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會議

為了挽救革命,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支持和幫助下,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1927年7月12日,根據共產國際改組中共中央領導的訓令,在鮑羅廷主持下,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會議,決定讓陳獨秀去共產國際討論中國革命問題,未讓他參加會議。會議通過了共產黨退出武漢政府的聲明,並於次日在報紙上公布於眾。會議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成立了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代行中央政治局職權,成員有張國燾、周恩來、李維漢、李立三、張太雷。實際上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在全黨的統治。

會議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成立了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代行中央政治局職權,成員有張國燾、周恩來、李維漢、李立三、張太雷。實際上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在全黨的統治。7月13日,黨中央發表《對政局宣言》。宣言揭露了蔣介石為代表的新右派集團篡奪革命領導權的陰謀活動和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屠殺人民的罪行;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工農民眾的英勇鬥爭;宣布中國共產黨的鬥爭任務,並命令參加武漢國民政府的共產黨員退出政府;號召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而鬥爭。宣言實際上展示了新的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開始改變了一味向國民黨妥協退讓的政策。五人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從7月13日至26日,連續召開會議。其間,汪精衛於15日公開“分共”,正式宣布與共產黨決裂,叛變革命。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初步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討論通過了挽救革命的三項重大決策。一、決定武裝反抗國民黨。根據周恩來對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的分析和李立三、鄧中夏等人在九江舉行會議後的建議,通過了在張發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中發動軍事暴動的決議和計畫。7月27日正式組成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央前敵委員會,成員有李立三、惲代英、彭湃,負責領導武裝暴動。當時在第二方面軍中,中國共產黨掌握著以葉挺為副軍長的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和以賀龍為軍長的第二十軍,以及第四軍第二十五師。這些部隊以“東征討蔣”為名,駐紮在九江、南昌地區。二、決定獨立領導農民進行土地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力量較強,工農運動基礎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四省舉行秋收暴動,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推動革命深入發展。為此,派遣中央委員和黨的負責幹部到上述四省去指導秋收暴動。三、決定召開一次中央緊急會議,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確定黨在新的歷史時期領導革命運動的方針和政策。這些正確的決策和措施,在大革命失敗的緊急關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奠定了開創中國革命新時期的良好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