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通寶

中外通寶

中外通寶:又名中外通寶關平銀壹兩。重37.7克。中外通寶一兩銀幣,正面內圈橫書右左讀“關平”、直書“銀一兩”,外圈有直讀“中外通寶”四字;背面內圈為太極八卦陰陽圖,外圈是首尾相接的兩條龍紋。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外通寶 中外通寶:又名中外通寶關平銀壹兩。重37.7克。
中外通寶一兩銀幣,正面內圈橫書右左讀“關平”、直書“銀一兩”,外圈有直讀“中外通寶”四字;背面內圈為太極八卦陰陽圖,外圈是首尾相接的兩條龍紋。
有關中外通寶銀幣的鑄造情況,錢幣學界目前存在著三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中外通寶銀幣系鹹豐四年(1854)上海江海關成立,當局委託外國先進造幣廠鑄造;另一種說法認為,中外通寶銀幣是英國造幣廠代上海所鑄之專作納稅用之銀元,鹹豐八年(1858)就有發現;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中外通寶銀幣是朝鮮高麗高宗21年(1884)典圓局所鑄,但不知所據。

鑄造

現在最通行的說法是:
鑄期:清鹹豐七年至八年(公元1857年-1858年)
鑄地:經上海官方委託英國皇家造幣廠代鑄
“清廷不同意使用中外通寶的原因,主要是清朝通用銀兩需上稅,不願破除慣例。如果使用中外通寶,
各海關關平不一,也易造成雙方爭執。同時也考慮到該幣由英國皇家造幣廠代鑄,不易控制,損害
了清朝的貨幣鑄造發行權。”《金銀貨幣的鑑定
“遂委託英國造幣廠代鑄中外通寶銀幣,計壹兩、五錢、三錢、二錢、一錢五種先行試用,以資劃一。
但在當時鑄造通貨,必須戶部奏請核准,方能實行,鏇清廷以幣上只有通寶,並無年號,於制不合,
著江海關停鑄銷毀,侯頒樣更鑄。但以紅羊事起,東南淪陷,事遂中止”(見《中國近代鑄幣匯考》)
該幣真品屬一級,保守價格值人民幣45萬元,升值空間很大。
因為該幣稀少價值非凡,近年造假也很多。基本辨別方法:
1、背面太極八卦陰陽圖中有一邊是凸起網狀紋,且紋路清晰,如刀刻所成。假幣其紋路線較細較輕,工藝粗糙。
2、外圈雙龍是成逆時針方向鏇轉,首尾相連,且龍身紋路精美,雕刻技巧高超。
3、雙龍相連處有一個“A”。
4、正面“關平”二字筆跡清秀,假幣字型較大。
暫時沒找到真幣圖片,附圖是枚假幣,僅作參考。圖中:雙龍的方向是順時針,真幣是逆時針;缺“A”;太極八卦圖中的網紋不突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