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PTL02式輪式突擊炮

中國PTL02式輪式突擊炮

PTL02式100毫米輪式自行突擊炮是一種具有多種作戰功能、技術先進、綜合性能優越、易於掌握使用的新型大威力輪式自行突擊炮。該炮的研製成功,填補了中國大威力輪式自行炮的空白,解決了部隊的作戰急需,帶動了相關係列裝備的發展,使中國在該領域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02式突擊炮已經大量服役,已經進駐中國南北至少四個軍區。

基本信息

研製背景

圖片圖片
突擊炮是上世紀30年代德軍發明的一種自行火炮。由於當時德國國力有限,坦克部隊只能集中到裝甲師,而成本較低的突擊炮則以營為單位專門配備給步兵師,歸炮兵管轄,作為步兵師最主要的裝甲突擊力量及反坦克火力。二戰結束後,由於步兵火力不斷增強、步兵戰車的出現、對反坦克飛彈的迷信等原因,突擊炮逐漸變成歷史名詞,在戰場上消失。
20世紀末,冷戰結束,大國之間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大減,而各地區中、小型武裝衝突問題凸顯出來,在講究快速部署的新戰略環境當中,五六十噸的主戰坦克成了笨重的冷戰遺物,取而代之的是車體輕、速度快、後勤簡便的輪型裝甲車。在這方面法國人可謂先知先覺,其輪裝部隊早在七八十年代已經形成,直到近年美軍數個“斯瑞克旅”相繼成軍後,又把輪裝車的潮流推到一個高峰,各國爭相研發。
中國在輪裝車的研發方面並不落後,其中以上世紀80年代研製的WZ-551系列的輪裝車最為成功,先後推出92式步兵戰車、紅箭9飛彈發射車、120毫米自行迫擊炮等多個車型,深受部隊歡迎。與此同時,由於輕裝部隊缺乏直接支援火力,陸軍開始小量試裝以WZ-551為基礎,加裝100毫米滑膛炮的87式輪裝突擊炮,不過由於一些技術問題,加上當時資源有限,一直沒有大量裝備陸軍。
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輪裝車的熱潮席捲全球,陸軍對輪型突擊炮又重新產生興趣,2000年之後,多種新型的輪裝車底盤先後被公開,包括兩種8輪底盤和一種6輪底盤,加上原有的WZ-551式6輪底盤一共四種車體。這四種底盤可以分為兩個大系列:一為把發動機置於車體中部的“中動”方案,WZ-551系列即為此種布局,而軍工單位再在其6×6底盤上發展出一種8×8的放大型,官方並沒有公開它的型號,但官方資料稱這兩種車之間有百分之六十的通用化率,似乎已經間接證實了這種推測;另一個系列則是把發動機後置的“後動”方案,6×6底盤稱為BK1970,8×8底盤稱為BK1990,這個BK系列無論型號還是外型都相當有新意,明顯是全新研發的系列,與WZ-551相似,BK系列的6×6與8×8車體是有相當共通性的。
由於ZSL92式步兵戰車的廣泛使用,就後勤與成本而言,直接使用WZ-551底盤改裝成突擊炮比較方便,但6×6的車體太小,要裝上高膛壓炮必須把后座力降低,而6×6也沒有足夠空間裝置重型火炮,故發展8×8輪裝車已經是世界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中動”方案作為突擊炮會產生一個戰術問題,由於發動機在炮塔前方,發動機的高度往往會限制火炮的俯角,“後動”方案炮塔靠前,比較有利於吸收開炮時產生的后座力,車體穩定性較好。
突擊炮的主炮口徑問題,一直受外界關注,中國現役的坦克炮有125、120、105、100毫米四個口徑,由於125毫米炮裝填系統相當龐大複雜,似乎陸軍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把它放上輪裝車;而國產的89式120毫米滑膛炮性能堪與德國萊茵RH-120匹敵,足以對抗現役任何國家的坦克,但其體積與后座力之大,只有8×8輪裝車能夠匹配;105毫米線膛炮與100毫米滑膛炮的裝置彈性則較大,其中能與大量的現役59A、88A/B坦克共通彈藥是105毫米炮的一大優勢,而100毫米滑膛炮性能雖與105毫米炮相當,但只能與86式牽引反坦克炮共通彈藥。
1996年12月,原兵種部炮兵局和247廠提出,以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為總體設計單位,研製一輛“100毫米輪式自行突擊跑”演示樣炮,驗證100毫米滑膛炮配裝6×6輪式裝甲車的可行性。1997年3月,總參謀部批准立項,同年4月,試驗表明100毫米滑膛炮配裝6×6輪式裝甲車越野行駛穩定性和縱、橫向射擊穩定性都滿足要求。1997年11月,初樣炮通過工程設計評審,次年12月,開始對底盤分系統進行鑑定試驗,同時完成火控、炮控系統的可靠性行駛試驗等多項試驗。樣炮和底盤分別於2000年6月和1999年7月完成定型試驗。至2001年6月,整車完成定型試驗。2001年10月17日,PTL97式100毫米輪式自行突擊炮通過了總裝的設計定型審查,定型後更名為PTL02式100毫米輪式自行突擊炮武器系統。

總體性能

PTL02式突擊炮採用了86式反坦克炮作為主炮,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是73式100毫米反坦克炮的改良型,是目前解放軍主要的牽引式反坦克炮。為了上車做了3項改進:使用高效制退器(效率59.6%),延長后座行程,保證在平地上3/6點鐘方向射擊不會翻車;外包輕質鋁合金護套,避免陽光下身管熱不均衡彎曲影響精度;增加抽菸器,避免炮尾開閂後大量火藥硝煙湧入炮塔。該炮身管制造時採用了電渣重熔、身管自緊等技術,最大膛壓450兆帕,鎢合金、鈾合金脫殼彈兩種穿甲彈炮口初速1610米/秒,直射距離大於1800米,在1800米處穿透450~500毫米均質裝甲鋼板,1000米立靶密集度為0.3米×0.3米,其性能足以對抗第二代主戰坦克。若使用最大仰角38度進行間接射擊,射程可達13705米,射速可達8~10發/分鐘,可使用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鈾合金彈丸質量比鎢合金脫殼穿甲彈稍重,威力更大。目前中國穿甲彈威力在世界上屬於比較前列,超過俄國。兩種穿甲彈均能擊穿俄國T72、中國台灣M60等坦克正面裝甲。尾翼穩定破甲彈破甲威力為120毫米/25°(命中角)。尾翼穩定榴彈有效殺傷半徑為28.3米。最大射速8發/分鐘,高低射界﹣5°~+18°。炮車攜帶6枚炮射飛彈。炮射飛彈為串聯、破甲戰鬥部,主戰鬥部可穿透帶有雙層反應裝甲的600毫米/0°或300毫米/60°的均質鋼裝甲。飛彈的靜破甲機率為60%,動破甲機率為50%。炮射飛彈有效射程100~5000米,在4000米距離擊中機率80%。
PTL02突擊炮的火控系統早期採用了與96式主戰坦克一致的帶“下反式”穩像觀瞄鏡的火控系統,主要由觀瞄分系統、計算機及感測器分系統、炮控分系統等部分組成。後期採用了37B電同步微擾動火控,即中國研製的第一種瞄導合一上反穩像式火控系統。這種瞄導合一自動跟蹤式火控系統是將光、機、電等技術集於一體的高科技火炮火控系統,與早期的穩像式火控系統系統對比來說,主要是換用了瞄導合一的觀瞄鏡系統並增加了一套目標自動跟蹤系統,火控計算機相應升級。也可以選用熱像儀或二代微光夜視儀作為夜視觀察設備,具備全天候穩像觀察、短停炮擊、行進間發射飛彈能力。其火控系統水平略高於88式坦克,但由於PTL02的車重較輕,射擊時車身震動甚大,故射擊精度不如88式坦克,另外,車身輕也使PTL02實施行進間射擊時,其射擊方向角受到一定限制。PTL02設有炮射飛彈導引裝置,可帶6枚炮射反坦克飛彈,使PTL02成為有效打擊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武器。
副武器方面,炮塔右側還配備了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炮塔頂設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兩側配備有84式76.2毫米煙幕/榴彈發射器8個。

推進系統

PTL02與舊有的PTL87不同,PTL02採用了WZ-551A底盤的技術,其發動機是德國BF8L413F型、四衝程,V型8缸、增壓中冷、風冷柴油機。功率為343匹馬力,轉速為2500轉/分鐘,時速可達80公里/小時以上,比PTL87發動機的253匹馬力,整整提升了百分之四十。另外,PTL02配備有14.00R-20低壓子午線輪胎,並採用中央調壓系統,可根據路況調整壓力。防彈輪胎被擊穿後,車輛仍可以3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走100公里。PTL02取消了WZ-551的水中推進器,而在同一位置加裝了兩個浮箱,主要是考慮到輕型底盤上加設了反坦克炮重量大增,加上車輛重心後移了不少,為了保證PTL02在水中的穩定性、安全性,故有此一舉,與此同時,PTL02的水中機動能力就比WZ-551系的車輛下降不少。

防護系統

由於PTL02的底盤本為步兵戰車而設,而且突擊炮畢竟不是坦克,在得到優異的機動性與火力之外,防護能力薄弱,只能防禦7.62穿甲彈。有8具煙幕彈發射器,沒有雷射告警器。

編制與戰術

PTL02的服役不會擴大部隊編制,師級單位將會換髮1~2個營的PTL02,以替換86式牽引反坦克炮,原本一營18門牽引反坦克炮換作18輛突擊炮,成本雖然有所增加,機動性和防護力卻大大提升,同時可以減少操作人員,操作一門反坦克炮需要8人,但PTL02隻需要5名乘員。

作戰用途

PTL02式一般裝備解放軍機械化師下屬的炮團的突擊炮營,給機械化師提供伴隨火力。主要作戰任務是反裝甲,抗擊敵裝甲部隊衝擊;打擊敵人的碉堡、工事、火力點,掩護步兵突擊。“突擊炮”倒名副其實。戰鬥全重18噸,能用登入艇和伊爾76飛機運輸,適合對台軍事鬥爭準備。

特點

越野性好

在絕大部分地形,包括灘頭、田間、村道,02式炮車可以給輪胎放氣,以低壓輪胎行駛,通過。從實踐來看,由於有中央充放氣車輪和6×6驅動,02式能夠抵達大部分履帶車能抵達的地域,且行進速度更快。在鄉村土路,由於輪式車固有的優勢,跑得比履帶車快。

機動性好

02式炮車最高公路時速達到85千米,可以長時間自力行軍,而履帶式車輛一般不能長時間自力行軍消耗寶貴的摩托小時。一般履帶車輛長途開進都要依靠坦克拖車馱運,或者上鐵道依靠軍列運輸,機動性遠遠不如輪式炮車。現在中國大陸已經建設密集的高等級公路,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工程,中國台灣島上由於公路建設更好,鄉村公路極其發達,02式炮車在台灣西部稻田地帶都能沿農耕道路快速通行。

舒適性好

輪式車噪聲小,發動機發熱量小,乘員感覺比較履帶車舒適。長途行軍不容易疲勞。02式有一個比較大的後門,邊門位置低,都容易上,尤其後門上下車很方便。

經濟性好

輪式車的採購、運行、油耗、維修、保養花費都大大低於履帶車。特別是履帶車摩托小時寶貴,平時訓練受到比較大的制約,在中國這樣的開發中國家,嚴重影響了訓練。隨著中國日漸走入汽車時代,輪式炮的底盤維修、備件等經濟性更加明顯。卡車駕駛員經過培訓就能改駕駛02式突擊炮,這實際上就為02式準備了大量經濟又便宜的預備役駕駛員。

火力夠用

02式主炮口徑雖然只有100毫米,但已經能打穿台灣的M60A3(254毫米)和俄國T72B(豐滿型、460毫米)最厚的炮塔正面防護部位。作為一種以掩護步兵為主的突擊炮,威力已經足夠。在大部分作戰任務內,02式更多使用榴彈來打擊土木工事和火力點。100毫米炮射飛彈的有效射程可達5000米,但實戰中未必有這么遠的交戰距離,飛彈速度慢、飛行時間長,炮車必須始終指示目標不能發射後隱蔽,炮射飛彈是否有實戰性頗有爭議。對於一些沒有安裝雷射報警器的老式坦克、裝甲車,炮射飛彈讓02式可以隱蔽在安全距離外進行攻擊。

缺點

底盤落後

WZ-551系列底盤的技術源自德國賓士民用越野車,未曾充分考慮軍用需求,在轉向、變速箱技術上和軍用要求還有差距。該底盤未考慮過防地雷要求,如果遭遇地雷,乘員損失很大。TPL02式落後的最大問題就是先進的火炮沒有先進的底盤配套。WZ-551系列底盤與“鋸脂鯉”、“半人馬座”等底盤相比,就是業餘運動員和職業運動員的對比。PTL02式的火控、威力算世界先進,但這底盤實在落後世界先進水平太遠。PLZ02式人機工程較差,車內噪聲大,超過50千米/小時,車內成員談話就有些困難了。還沒有空調,在南方作戰成員舒適性很差。

防護不足

作為輕型輪式突擊炮,裝甲薄弱是現有人類技術的必然,任何輪式反坦克炮車/突擊車更多時候都得依靠高機動性快速逃離危險地帶。必要時候只得加掛附加裝甲、柵欄。02式炮車未加裝雷射告警器,在遭到敵雷射瞄準時候無法告知,這是設計上一個很大的不足。輪式車本來紅外特徵較履帶車小,然而02式的排氣管安排在車體左後側,紅外特徵明顯,也是一個設計上的缺陷。

缺乏信息能力

PTL02式是突擊炮,在副駕駛位置上有一個空位可以安排指揮員、步兵協調員、空地聯絡員、偵察員等人員就座,有很好乘員擴充能力,完全可以安排新增人員完成信息化。但是由於沒有安裝數據鏈,全車缺乏信息化傳送、接收、共享能力,僅僅是單炮,不能形成系統戰鬥力。

缺乏變通思維

02式最初構想樣車(非正式編號87式)曾經遇到解放軍軍費不足,對輪式車好處估計不夠等因素夭折。同期,PLZ45自行火炮遇到同樣的問題,卻依靠“以外貿促進內需”的方針,在沒有軍隊訂單的困難下頑強活下來,並成功出口科威特、沙特。倘若87式當年能夠走通外貿道路,有可能在海灣戰爭後憑藉輪式戰鬥車的春風成功出口,我軍裝備輪式突擊炮的時間也會大大提前,或者我軍現在裝備的輪式突擊炮車就是已經升級的版本。

改型

PTL02式100毫米突擊炮還有6×6底盤105毫米、8×8底盤120毫米兩種出口外銷型衍生產品。炮塔參考了PLT02式的射擊,WZ-551底盤換成新BK系列底盤,並命名為BK1970、BK1990。
PTL02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價格便宜、機動靈活、維護簡單,尤其適合維和、巡邏、偵察、警戒、穿插、登入、突擊、反坦克多種任務,確實解決了陸軍的急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輪裝部隊日趨成熟,更大、更新的8×8輪型裝甲車將會進入陸軍,使陸軍的輕裝部隊在未來的軍事衝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