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葛摩國家館

展館充分模擬葛摩地形特色,分為“城市”、 “火山”、 “海洋”三個展區。前部展示著名的老范德雷迪清真寺,後部展示卡爾塔拉火山區,中間展示海水、海岸和島嶼。從中可以近距離了解這個非洲島國的神奇物種、奇特的地理風貌和人類文明的成就,體會葛摩人民追求與自然和諧共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心愿。

基本信息

國名:葛摩
英文:Union of Comoros
人口:78萬
首都:莫羅尼
場館主題:城市和生態旅遊的共存
國家館日:7月6日
展館位置:C片區非洲聯合館

展示內容

葛摩館充分模擬本國地形特色,將展區分為城市、火山、海洋三個區域,形成立體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空間。展館充分模擬葛摩地形特色,分為“城市”、 “火山”、 “海洋”三個展區。前部展示著名的老范德雷迪清真寺,後部展示卡爾塔拉火山區,中間展示海水、海岸和島嶼。從中可以近距離了解這個非洲島國的神奇物種、奇特的地理風貌和人類文明的成就,體會葛摩人民追求與自然和諧共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心愿。

國家館日

7月6日科摩羅國家館日官方儀式在世博中心隆重舉行。葛摩副總統兼農業、漁業、環境、能源、工業和手工業部部長伊迪・納杜瓦姆(IDI HADHOIM),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出席儀式並致辭。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副總代表沈江寬出席儀式。
伊迪・納杜瓦姆在致辭中表示,今天是葛摩獨立35周年紀念日,很榮幸能在美麗的世博園慶祝科摩羅國慶日。1975年葛摩宣布獨立後,中國是第一個承認並與葛摩建交的國家。今天,上海世博會選擇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綠色主題,葛摩則將向世博遊客展示生態旅遊,展現葛摩巨大的旅游潛力、豐富的自然資源、特色的本土文化、安全的社會環境和葛摩人民的熱情好客。
張桃林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參展上海世博會是葛摩首次參加世博會,葛摩館以“城市和生態旅遊的共存”為主題,通過城市、火山、海洋三個展區,充分展示奇特的地理風貌、神奇的物種和古老的文明,讓觀眾在短時間裡充分領略葛摩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相信葛摩館將讓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葛摩。
儀式上,身著非洲特色服飾的葛摩藝術家們表演了具有民族風采的節目,博得全場來賓的陣陣掌聲。
今天下午,葛摩“腔棘魚化石標本”正式在葛摩館內揭幕。腔棘魚出現於3.5億年以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種。在1938年以前,多數科學家都認為腔棘魚早在8000萬年前便已經滅絕了。直到1938年,在葛摩群島發現了活著的腔棘魚,從此,腔棘魚便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為使許多尚未有機會登上非洲大陸的觀眾能親眼目睹和感受這條“最有故事的魚”,葛摩政府此次特別給上海世博會帶來了珍貴的腔棘魚化石標本。這具“恐龍時代的活化石”將在世博會接下來的100多天會期中在葛摩館迎接八方來客。
葛摩館位於世博園C片區的非洲聯合館內,展館充分模擬葛摩地形特色,分為“城市”、 “火山”、 “海洋”三個展區。前部展示著名的老范德雷迪清真寺,後部展示卡爾塔拉火山區,中間展示海水、海岸和島嶼。參觀者可以近距離了解這個非洲島國的神奇物種、奇特的地理風貌和人類文明的成就,體會葛摩人民追求與自然和諧共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心愿。

展示亮點

老范德雷迪清真寺

該展區位於展館前部。傳統建築元素的使用以及聲音和光線的不同組合,使遊客有身臨其境之感:阿拉伯風格的窗戶向世界打開,熱情的人們載歌載舞帶您走進傳統婚禮慶典。而另一頭,腔棘魚模型時時不忘提醒您自然和人類的共存。葛摩館的辦公區域和商業區域也設於此。

卡爾塔拉火山

展館後部是卡爾塔拉火山區。葛摩因火山而誕生,即將噴薄而出的火山述說著文明的起源。在這裡,您也將看到葛摩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以及奇特地形特徵。

海洋

范德雷迪清真寺和火山之間的空間將設計為畫有海水和海岸的地面。在這片“海洋”中,將展示大葛摩島、莫埃利島、昂儒昂島和馬約特島的信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