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山東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山東館

山東館的主題為“齊魯青未了”,其外形充分體現了“山的厚重和水的靈動”。 而山東館的館徽也是一個立體呈現的“魯班鎖”。 山東宣傳周期間,觀眾還只能看到網上世博山東館的“冰山一角”。

基本信息
場館主題:齊魯青未了[1] 活動周:7月8日-12日 展館位置:A片區
概況
展館外觀以雄峙天東的泰山為主視角,側面是抽象的大海浪涌形象,形成“青山連綿不絕,綠水長流不斷”的文化意境,勾勒出“海岱文化”的山東地理形態。入口設計成敞開式,表達“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熱情與好客。館內有“智慧長廊”、“城市視窗”和 “齊魯家園”三大展區,展示文化山東、魅力山東、好客山東以及山東人未來的城市生活,進而表達“和而不同,我們的家園”的城市內涵。
展館解讀
建築外觀
山東館的主題為“齊魯青未了”,其外形充分體現了“山的厚重和水的靈動”。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由黃河浪花拱起的展館入口處,一個巨大的“魯班鎖”必將勾起大部分人的興趣。另外遊客不容錯過的就是藉助現場造霧機和大螢幕所營造的泰山風光。
展示內容
山東館內部山東展館以最有代表性的山東元素,展示了古代聖賢智慧的金色之光、當代城市發展的綠色之道和未來美好家園的藍色願景。具體內容分為三個版塊:過去——明禮儀的齊魯,現在——科學發展的山東,未來——和諧美好的家園。第一版塊為“智慧長廊”,承擔展館的序廳功能。這一部分重點展示山東古代城市文明,展示山東人對城市文明進步所貢獻的智慧。第二版塊為“城市視窗”,承擔展館的主展廳功能,將給觀眾展現一個繼承了傳統的齊風魯韻,開放進取、科學發展的山東。第三版塊為“齊魯家園”,承擔展館的尾廳功能。這一部分重點展示對未來城市發展的展望,和對未來生活、未來家庭的追求,讓參觀者了解未來的山東是一個9400萬人民共同擁有的美好家園。
山東活動周(7.8-7.12 )
主題:齊風魯韻山東館概述:遴選最具山東特色的地方戲曲、歌舞、曲藝、鼓樂和傳統蹴鞠表演,以及具有濃郁地域風情的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絕技絕活展示,打造出藝術水平高超、地域特色鮮明的舞台藝術盛宴,突出山東歷史文化特色,彰顯齊魯風土人情,展現山東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成果,營造山東文化演藝活動熱烈氛圍,擴大山東影響。
[編輯本段]亮點
“海岱文化”特色
展館占地600平方米,最高處約9米,以藍色為主色調,突破了以往展館四牆合圍的方正常規,外觀將大海的浪涌和雄峙的泰山融為一體,流暢的曲線勾勒出山東“海岱交融”的地理形勝,表達出“青山連綿不絕,綠水長流不斷”的文化意境。
“魯班鎖”
正門口一個以現代光電技術製作的巨大“魯班鎖”奪人眼球,據介紹,“ 魯班鎖”是山東館的一大特色,“魯班鎖”是春秋時期魯國工匠魯班發明的一種木製卯榫結構,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構件——斗拱的基礎,將其作為城市營造智慧的典型符號,頗具齊魯風味,同時緊扣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和而不同,我們的家園”
在主展廳,120度弧幕上循環播映以“和而不同,我們的家園”為主題的影片,重點展示山東城市生機勃勃、 充滿活力的景象,尾廳“城市暢想”則大量體現了未來城市發展的先進理念。此外,展館還對太陽能、心臟支架、離子膜、 積體電路等山東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科技創新成果進行了集中展示。
解讀山東館標誌符號 魯班鎖中的城市智慧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多姿多彩的世博會國家省市區館世博主題演繹中,山東館的標誌符號巨型LED雕塑“魯班鎖”分外引人注目。而山東館的館徽也是一個立體呈現的“魯班鎖”。在世博會高科技產品林立的展館內,為何兩千多年前的一項發明會占據這樣一個重要位置?記者採訪了山東館常務副館長,設計總監潘魯生,他向記者介紹了魯班鎖的設計構想。 潘魯生介紹,每屆世博會都會有一個主題,本屆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非常鮮明。“魯班鎖及其所代表的卯榫結構是形成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築和家具結構的基礎,中國古代的城市文明也正是在這種智慧的指引下營造和發展起來的。”因此,選用魯班鎖非常切合主題。 據潘魯生介紹,魯班鎖原型是一種木製卯榫結構。卯榫是兩個木構件之間採用一種凹凸處理的接合方式進行連線的結構,凹進部分叫卯,凸出部分叫榫。其特點是不需要使用釘子,利用卯榫原理就可以將物件牢固的結合在一起,顯示了古人巧奪天工的創造成就。 如果說魯班鎖顯示了古人的智慧,則LED雕塑“魯班鎖”則體現了今人高科技的奇思妙想。LED“魯班鎖”以面構形,使用2100多塊LED管束矩陣模組組裝、拼接、連線、集成總控而成,藉助結構力學把各種不規則的立方體相互連線、咬合在一起。魯班鎖高寬長各4米左右,覆蓋螢幕上不斷演示著魯班鎖由六塊木構件組合成斗拱、房屋、直至“城市家園”的千變萬化結構形態,這個過程正反映了傳統木構建築城市的建造智慧。天空、大海、河流、樹木也在LED“魯班鎖”上不斷流動變化,體現了天人合一,孕育萬物。魯班鎖以製作工藝複雜的異型LED融入雕塑語言,高科技所打造的絢麗造型背後閃爍著我國古代工匠獨具匠心的營造智慧,成為世博會山東館的一大亮點。山東館工作人員介紹說:“在山東館裡,孔子像和魯班鎖是最受關注的,遊客參觀時紛紛合影,反響很好。” 潘魯生認為,山東館將魯班鎖原型作為標誌符號,是山東城市營造智慧的凝縮,融合傳統文化、現代科技與當代藝術語言,也顯示了現代文明的成果,不僅寓意“以魯班鎖的營造智慧開啟美好家園”,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醒人們在城市化迅猛發展的今天,不要人為切斷傳統營造智慧,讓城市能可持續、健康地發展。 潘魯生表示:“我覺得要從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下觀照世博會。世博會是人類在工業文明之後,對社會的認識、發現進行展示的一個平台。世博會從開始時“萬國博覽會”展示物品後來展示科技,再到今天的展示理念,展示人類文明進步標誌性的東西,有了一個飛躍。今年世博會將“城市”作為主題,這尤為重要。據了解,現在中國的城市化比率已經達到47%,雖然和已開發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但也很高了。主題的提出,表明了對一些現實問題的關註:如城市品位、文化提升、城鄉一體化等。說到城市化進程,在向西方學習的同時,也不能盲目照搬。現代化不光是高科技化,而是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融入。現在很多城市的文化歷史遺存已經蕩然無存,這不是現代化的進步,而是失誤。我們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此次參加世博會山東館的項目,就是要宣傳世博理念,對社會、城市發展做一個概括性展示。”
山東館山東館
網上世博會山東館
網上山東掀開一角  在省科技館的上海世博展區里,工作人員輕點手中的感應筆,能夠提前一窺網上世博山東館“冰山一角”的60英寸液晶觸控螢幕上,便呈現出碧海飛鳥、泰山日出的壯景,隨著杜甫《望岳》詩動畫的漸次鋪開,以“齊魯青未了”為主題的“網上山東館”展現眼前。 山東宣傳周期間,觀眾還只能看到網上世博山東館的“冰山一角”。 “本次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們的網上山東館也是以城市為核心”,本次網上世博山東館創意團隊負責人陳萬順告訴記者,“全部內容不僅有現實中山東17市的展示,還復原了歷史中山東的繁華都市,而且還有未來山東城市生活的展望。” 據科明數碼董事長陳清奎透露,在網上世博山東館的歷史部分,觀眾可以通過網路三維虛擬現實技術觀看到孔子、管子、孟子等山東歷史名人的容貌動作和活動場所,還有利用三維互動漫遊技術展示的“中國最早的城邦——城子崖”,“禮樂之城”魯國故城和“繁華之都”齊國臨淄等山東歷史上的“名城”。 而在展望山東未來部分,觀眾同樣能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與視頻,勾畫出山東未來結合高速公路、空中輕軌、捷運和港口的“一小時生活圈”,以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成後的圖景。 在這一部分網上虛擬展示中,觀眾除了直觀地看到如今只在圖紙規劃中的山東發展,還能通過多款富有趣味性的互動小遊戲,深切感受山東的魅力。 “我們設計了一個"黃金海岸游"遊戲,幫助觀眾了解山東的沿海城市,通過帆板衝浪、積分尋寶等遊戲內容,展示煙臺、威海、青島等城市的特產和風貌。除此之外,還有蹴鞠遊戲、魯班石鎖等多款富有山東特色的遊戲,增加網上山東館的趣味性。” 據科明數碼董事長陳清奎透露,在網上世博山東館的歷史部分,觀眾可以通過網路三維虛擬現實技術觀看到孔子、管子、孟子等山東歷史名人的容貌動作和活動場所,還有利用三維互動漫遊技術展示的“中國最早的城邦——城子崖”,“禮樂之城”魯國故城和“繁華之都”齊國臨淄等山東歷史上的“名城”。 而在展望山東未來部分,觀眾同樣能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與視頻,勾畫出山東未來結合高速公路、空中輕軌、捷運和港口的“一小時生活圈”,以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成後的圖景。 在這一部分網上虛擬展示中,觀眾除了直觀地看到如今只在圖紙規劃中的山東發展,還能通過多款富有趣味性的互動小遊戲,深切感受山東的魅力。 “我們設計了一個"黃金海岸游"遊戲,幫助觀眾了解山東的沿海城市,通過帆板衝浪、積分尋寶等遊戲內容,展示煙臺、威海、青島等城市的特產和風貌。除此之外,還有蹴鞠遊戲、魯班石鎖等多款富有山東特色的遊戲,增加網上山東館的趣味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