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073型登入艦

中國073型登入艦

中國073型登入艦是中國船舶工業於20世紀6、70年代為海軍研製的一種中型登入艦。其主要任務是在海上運送登入部隊及其裝備、物資在敵岸登入,輔助任務是協同布雷艦在近海範圍內布設水雷和擔任平時運輸任務。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海軍在發展兩棲戰裝備的過程中,除了發展大型登入艦外,也十分注意中型登入艦的研製和裝備。073型登入艦,就是中國船舶工業於20世紀6、70年代為海軍研製的一種中型登入艦。20世紀60年代前期,為了準備解放台灣的任務,人民海軍急需大中型登入艦。1963年5、6月間,總後和海軍裝備部分別提出了150噸裝載量中型登入艦戰術技術任務書(草案),工業部門將研製任務下達給了七O八所。經過研究所對任務書草案的修改,1965年5
中國海軍073型中型登入艦中國海軍073型中型登入艦
月,總參批准了這一任務書,設計代號為073。其主要任務是在海上運送登入部隊及其裝備、物資在敵岸登入,輔助任務是協同布雷艦在近海範圍內布設水雷和擔任平時運輸任務。由於此前研製過若干小型登入艇,有一定的技術儲備,技術人員於1965年9月就完成了技術設計,並於1966年10月在大連造船廠完成了施工設計。1966年11月,073型首艦在大連造船廠開工建造,1967年7月上船台,1969年8月下水,1969年11月至12月進行了包括登、退灘在內的擴大試驗,並於12月交船。1970年,該艦進行了遠航試驗,從大連啟航,最遠到達重慶,往返7千餘千米。這一方面說明該型艦使用範圍可以十分廣泛,另一方面也說明地處內河的中小造船廠也可以製造這型艦。073型系首開門短首樓、遮蔽式高坦克甲板、柴油機雙螺旋槳推進的中型坦克登入艦。該型艦的主要任務是在渡海登入作戰中輸送登入部隊在灘頭直接登入,協助布雷艦在近海範圍內布設防禦水雷,並能擔任運輸任務。073型艦長約69米,型寬約10.5米,型深約7.3米,正常排水量約840噸。該型艦採用兩台D39型主機,單台功率1617.6千瓦,最大航速15節,續航力達到2000千米。全艦人員編制75人。在執行任務時,該型艦可裝載重型坦克3輛;或輕型坦克6輛;或85加農炮6門,或一個步兵加強連。該型艦的武備為2座6l式雙37炮和2座61式雙25炮。073Ⅱ型艦總長約79米,型寬約10.5米,型深約7.3米,吃水超過2.5米,正常排水量約1040噸,滿載排水量約1100噸。073Ⅱ型艦採用2台DZ39型柴油機,單台功率1985千瓦,雙軸推進,最大航速超過16節,續航力超過1000千米,自持力達到7天,全艦人員編制為106人。在執行任務時,該型艦可裝載中型坦克4輛和一個步兵加強排;或裝載水陸坦克6輛和1個步兵加強排;或裝載大型水雷數十枚。坦克大艙面積超過250平方米,可裝載貨物達到300噸。該型艦的武備為4座61式雙37毫米炮。

研製和早期型號的建造

20世紀60年代前期,為了準備解放台灣的任務,人民海軍急需大中型登入艦

1976年4月,六機部召開會議,通過了073Ⅱ型艦的技術設計,並下達了3艘生產計畫。
073Ⅱ型艦由地處安徽某縣的一家三線工廠建造,這是在當時戰備氣氛下決定的特殊情況。該工廠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剛剛建成,實際上尚未完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

中國海軍073型中型登入艦中國海軍073型中型登入艦

1976年9月,該工廠開工建造073Ⅱ型艦,1978年6月,首艦下水,並於1978~1979年間進行了內河和海上試航,後交付部隊使用。但是,在後來的遠航試驗和擴大試驗中,使用方發現該艦的動力部分存在較為嚴重的缺陷,主機和推進系統先後出現問題。經過研究認為,如果以首艦的情況看,這型艦是不適合大量生產裝備部隊的。
073Ⅱ型艦開工時,共下達了3艘建造任務,在首制艦出現問題後,後兩艘艦顯然不適合繼續建造為登入艦使用。但是,兩艦均已動工訂貨,如果撤銷訂貨,會給工廠和部隊均帶來巨大損失。為此,1984年,兩艘尚未完工的073Ⅱ型艦被改裝為載重量600噸的軍用登入運輸船,將主機降低功率使用,增加起重設備,作為輔助船隻使用,型號名為073Ⅱy。
073型艦的長處,應當在於建造相對簡單,對工廠技術條件要求不高,戰時可由後方小船廠大量建造。但是,作為在研產品,其首艦的技術水平和建造要求相對於同期各工廠而言無疑又是較高的。因此,以剛剛建立的工廠建造全新研製的一型艦,可能也是073Ⅱ型艦遇到挫折的重要原因。
從根本上說,073型艦當時存在的問題,源於我國當時工業基礎相當薄弱,既無可靠的大功率定型柴油機可供挑選,已有的柴油機質量也不完全過關。在此情況下,任務書又提出了較高的指標,最後的產品就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技術概況

073型系首開門短首樓、遮蔽式高坦克甲板、柴油機雙螺旋槳推進的中型坦克登入艦。該型艦的主要任務是在渡海登入作戰中輸送登入部隊在灘頭直接登入,協助布雷艦在近海範圍內布設防禦水雷,並能擔任運輸任務。
在技術方面,073型艦主要有以下創新:
一、首次使用了高效節能的雙體導管推進裝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航速,並能保護螺旋槳,使其在登、退灘作業中免受損壞;
二、首次使用液壓鉸鏈作首大門的傳動裝置;
三、採用暗式錨坑,解決了肥胖線型錨的收藏問題;
四、大面積採用玻璃鋼大艙蓋,減輕了艦的重量。僅從設計而言,073型艦的定位是十分清晰的。該型艦被用來填補大型登入艦和我軍已有的大量小型登入艦艇之間的空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平時,海軍有大量繁雜的勤務工作,有些工作使用小型登入艦艇無法完成,使用大型登入艦又顯得浪費;戰時,大登的數量少、目標大,中型登入艦卻可以由內河船廠大量建造,而且運載能力與大登相比並沒有數量級的差距,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如果不是動力系統和結構出現問題,073型艦原本應該是一型成本低、數量大的主力艦艇。事實上,後來建造的073Ⅲ型艦的使用就相當成功,也得到了使用方的好評。

改進及量產

中國海軍073型中型登入艦中國海軍073型中型登入艦

就在073Ⅱ型艦暴露出種種問題時,海軍和六機部於1981年召開聯合會議,對使用部隊圍繞073Ⅱ型艦提出的數十個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在073Ⅱ型艦首艦改進完畢後,海軍於1982年提出了073Ⅲ型登入艦的戰術技術任務書草案,並於次年得到了批准。但是,由於形勢的變化,軍品訂貨大幅度減少,很多型號在這一時期相繼下馬,073Ⅲ型艦也並沒有立即投入建造。這期間,七0八所對"中型登入艦"這一課題組織了全面的攻關,所研製出的新船型,比原型船有明顯的提高。073Ⅲ型艦總長約86米,型寬約12米,排水量超過1400噸,在尺度加大、噸位大為增加的情況下,該型艦使用兩台單機功率不足2000千瓦的主機,實現了比073Ⅱ和073型艦更高的航速。

1989年,073Ⅲ型中登首艦在中華造船廠開工建造,並於90年代進入量產。此後,船舶工業為海軍捉供了大批中型登入艦,073系列登入艦及其改進型號也成為人民海軍兩棲艦艇中的主力,在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鬥爭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失敗是工業部門工作中的常見現象。軍工部門作為特殊的工業部門,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關鍵在於如何對待它。起初,073型中型登入艦的設計和建造並不完全成功,甚至可以說在相當程度上是失敗的。但是,工業部門以科學認真的態度找到了失敗的原因,並對其加以改進。最終,一型先天並不優秀的艦,成了海軍的"頂用"裝備,這其中的經驗是值得總結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