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

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

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CABC)是中國與東協五大對話合作機制之一,為中國與東協代表商界的合作對話機制,由中國貿促會、東協工商會以及東協各國全國性工商會領導人和本國國內知名企業家、專家組成。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的東協合作方為東協工商會。東協工商會由東協十國最具代表性的商會組成:汶萊國家工商會、高棉金邊總商會、印尼工商會、寮國全國工商會、馬來西亞國家工商會、緬甸工商聯合會、菲律賓工商會、新加坡工商聯合會、泰國工業聯合會、越南工商會。

簡介

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
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CABC)是中國東協五大對話合作機制之一,為中國與東協代表商界的合作對話機制,由中國貿促會、東協工商會以及東協各國全國性工商會領導人和本國國內知名企業家、專家組成。

豐富的東協商務渠道

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的東協合作方為東協工商會。東協工商會由東協十國最具代表性的商會組成:汶萊國家工商會、高棉金邊總商會、印尼工商會、寮國全國工商會、馬來西亞國家工商會、緬甸工商聯合會、菲律賓工商會、新加坡工商聯合會、泰國工業聯合會、越南工商會。商會具有工作的靈活性和橋樑性,會員的代表性和廣泛性。企業可藉助商會資源,廣開通商之路,可通過雙方的商會快捷、有效地開發對方市場或開展投資合作。

成立及作用

1997年4月,中國貿促會與東協工商會在上海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籌備成立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2001年11月6日,在第五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中國與東協就組建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達成共識。11月8日,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成立大會及第一次會議在印尼雅加達召開,我國國務院時任總理朱鎔基和印尼時任總統梅加瓦蒂出席了理事會成立大會儀式,並宣告理事會正式成立。同時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雅加達成功召開。

2003年12月,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雲南昆明召開。

2004年6月,第三次會議在緬甸首都仰光召開。
為促進中國與東協企業發展更加廣闊和深入的經貿合作,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發揮著積極作用。

目標和行動

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的目標是:
1、促進中國、東協之間的企業對話與合作;
2、保持並加強中國與東協之間的貿易與投資聯繫;
3、促進各自國家的經濟發展;
4、支持東協地區的一體化進程。
為實現以上目標,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計畫採取如下行動:
1、向理事會成員和成員國提供貿易與投資的信息服務;
2、定期舉辦商務論壇,交流貿易與投資方面的經驗,探討如何排除阻礙雙方進一步合作的障礙;
3、促進互辦展覽會,並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
4、促進雙方企業家代表團的互訪、人員培訓以及各種其它形式的人員交流
5、提供包括調解、仲裁在內的法律服務以使雙方的企業能在友好的氣氛中有效地解決貿易糾紛。

組織機構

目前,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中方主席由中國貿促會萬季飛會長擔任。

中方理事單位由中國知名企業組成,包括中信集團、中國鋼鐵工貿集團公司、海爾集團中國建設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中實集團新希望集團中國東方電器集團公司、北京東協之友商務顧問中心、中首國際貿易工程公司、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江蘇正昌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技術投資貿易(香港)有限公司等。
為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更好地為理事單位提供服務,中國貿促會授權北京東協之友商務顧問中心具體承擔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中方秘書處的工作。

東協新商機

中國與東協國家,山水相連,雙方資源稟賦各具優勢,產業結構各有特點,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近幾年來,中國與東協貿易額大幅增長,雙向投資迅速增加,中國在東協國家的工程承包越來越多。在東協的對外貿易中,中國排第四位;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東協處第五位。東協已成為中國吸引外資的重要來源地,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首選地之一。東協是我國海外重要的承包工程市場和勞務市場。目前,中國與東協的經貿關係已步入了黃金時期,中國—東協自貿區已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中國與東協國家已開始相互開放市場,呈現出勃勃商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