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紀念峰會

中國東協紀念峰會

中國東協紀念峰會。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2006年10月30日,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在廣西壯族自區首府南寧市的荔園山莊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

2006年10月30日,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的荔園山莊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中國東協紀念峰會中國東協紀念峰會
中國東協紀念峰會中國東協紀念峰會

溫家寶與阿羅約共同主持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汶萊蘇丹博爾基亞高棉首相洪森、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寮國總理布阿索內、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緬甸總理梭溫、菲律賓總統阿羅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泰國總理素拉育和越南總理阮晉勇共同出席會議。會議由溫家寶和東協輪值主席國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共同主持。會後,各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東協紀念峰會聯合聲明》

被邀東協領導人

會議進程

阿羅約
菲律賓總統阿羅約30日在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上致開幕詞時表示,此次峰會非常重要,它是中國-東協關係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阿羅約說,東協各國和中國領導人今天的會晤,為討論經濟和安全問題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使東協和中國進一步密切聯繫,並在危機時刻加強團結。她表示,東協為其與中國的關係感到非常自豪和滿意,因為通過東協和中國之間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合作,中國成為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

“東協和中國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這樣重要的發展只能對這個地區和世界帶來幫助,”——阿羅約

她還表示,東協希望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的雙邊經貿關係。建立中國-東協自貿區是基於相互尊重和務實的原則,將使我們各國經濟繼續得到發展,並加強這一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中國東協紀念峰會中國東協紀念峰會

溫家寶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出席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時,為未來中國-東協關係的發展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加強戰略協作。保持雙方高層的密切交往,加強雙方政府、議會、政黨之間的交流,增進相互信任。加深雙方在重大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協調與配合,維護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核心地位,維護東協與中日韓(10+3)在東亞合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和作用,共同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二)豐富合作內涵。在《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的基礎上,探討簽署擴大和深化雙方經貿合作的檔案,建立經濟合作的制度性安排。全面落實《貨物貿易協定》,積極開展服務貿易與投資談判,加快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推動泛亞鐵路、亞洲公路網等交通路網建設,開展能源合作,推進十大重點領域的務實合作。
(三)維護共同安全。促進軍事對話與交流,開展機制化的防務合作,繼續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推進南海共同開發。中國支持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願儘早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加強雙方在反恐、打擊跨國犯罪、海上安全、搶險救災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跨國問題。
(四)密切人文交流。加強雙方在科技、文教、體育等領域的協作,促進雙方社會團體、媒體、教育與學術機構之間的聯繫,定期舉辦文化、藝術和體育活動。擴大地方交流與合作。青年代表著國家未來和希望,應鼓勵雙方青年到對方國家開展志願者工作,加深青年之間的了解和情誼,使雙方友好事業世代相傳。

溫家寶表示,鞏固和發展中國與東協友好合作關係是雙方的共同願望。雙方應緊緊把握機遇,加強合作,不斷豐富合作內涵、創新合作方式,推動雙方關係邁上新台階。

雙方承諾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東協10國領導人在中國-東協紀念峰會後共同簽署聯合聲明。

聲明表示,中國和東協將加強在非傳統安全問題上的合作與信息交流,促進包括反腐敗在內的刑事司法和執法合作,鼓勵??的海上安全。

目前,非傳統安全領域中的合作已成為中國和東協廣泛合作的重要一環,並得到雙方領導人的廣泛支持。

東南亞國家聯盟

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協。(主條目:東南亞國家聯盟)

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協)的成立。成立幾十年來,東協已日益成為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並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機制。

參考條目:南寧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