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峰會

東協峰會

1987年12月14日至15日 2001年11月5日至6日 2002年11月4日至5日

(圖)東協峰會東協峰會

東協峰會是東協最高決策機構,每年舉行一次,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 東協還設有常務委員會,負責討論東協外交政策及落實具體合作項目。

歷次東協峰會一覽

東南亞國家聯盟(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自1967年成立以來已先後舉行了14次首腦會議,重點討論了成員國間在政治、經濟等領域發展合作關係的問題,並取得積極的成果。
第一次
1976年2月23日至24日
印尼巴厘島
東協五國首腦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協調一致宣言》
第二次
1977年8月4日至5日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
會議確定東協將擴大區域經濟合作,加強同美、日、澳等國和歐共體的對話和經濟聯繫
第三次
1987年12月14日至15日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會議通過了《馬尼拉宣言》
第四次
1992年1月27日至28日
新加坡
東協六國首腦簽署了《1992年新加坡宣言》和《東協加強經濟合作框架協定》
第五次
1995年12月14日至15日
泰國首都曼谷
會議通過了《曼谷宣言》,簽署了38項旨在促進相互間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加強合作的檔案。會議還決定在兩次正式首腦會議之間每年召開一次非正式首腦會議。東協七國首腦及與會的寮國、緬甸、高棉(當時三國尚未入盟)三國領導人分別簽署了《東南亞無核區條約》

(圖)東協峰會東協峰會

第六次
1998年12月15日至16日
越南首都河內
會議通過了《河內宣言》、《河內行動綱領》、《“大膽措施”聲明》等一系列旨在促進東協加強經濟、政治與安全合作的檔案
第七次
2001年11月5日至6日
汶萊首都斯里巴加灣
東協10國領導人審議通過了《河內行動計畫》的中期報告,並確定了加速東協區域一體化、發展信息和通信技術以及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優先合作項目
第八次
2002年11月4日至5日
高棉首都金邊
10國領導人就實現東協一體化、打擊恐怖主義等共同關心的地區性和國際性問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討論,並簽署了《東協旅遊協定》
第九次
2003年10月7日至8日
印尼巴厘島
會上通過了一份旨在2020年成立類似於歐盟的“東協共同體”宣言,確定了東協將向關係更加密切的共同體邁進
第十次
2004年11月29日至30日
寮國首都萬象
會議簽署了《萬象行動綱領》和《東協關於一體化優先領域的框架協定》兩份檔案,並通過了《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行動綱領》和《東協安全共同體行動綱領》兩個檔案
第11次
2005年12月12日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
會議通過了關於制訂東協憲章的《吉隆坡宣言》,以加快實現東協共同體的建設
第12次
2007年1月13日
菲律賓中部城市宿務
東協國家領導人通過了關於制定東協憲章的宣言,並決定成立高級別特別小組,負責起草東協憲章。會議簽署了有關在2015年前建成東協共同體、保護和促進海外勞工權益等宣言,還簽署了本地區第一份反恐公約
第13次
2007年11月19日至22日
新加坡
東協領導人在會上籤署了《東協憲章》和《東協經濟共同體藍圖宣言》等重要檔案
第14次 2009年2月28日—3月1日
泰國華欣和差安
《2009年—2015年關於東協共同體路線圖的差安華欣宣言》
《東協政治與安全共同體藍圖》
《東協社會與文化共同體藍圖》
《東協一體化工作計畫第二份倡議》
《關於東協內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共同宣言》
《東協地區食品安全聲明》
《關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危機的媒體聲明》

東協簡介

東協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越南、緬甸、寮國、高棉10國.總面積有45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 3億(1998年統計數字)。東協10個對話夥伴國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日本、紐西蘭、俄羅斯、韓國和美國。
東協得名於一九六七年八月八日的《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是年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五國外長發表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簡稱“東協”。
一九八四年一月汶萊獨立後隨即加入東協。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東協又有新夥伴。一九九五年越南加入東協;時隔兩年,寮國和緬甸又成為東協成員;一九九九年十月,高棉成為“十國大東協”的一員。東協現有人口近五億人,物產豐富,地理位置重要,是世界交通樞紐之一,同時又是國際資本的重要投資市場、商品市場和原料來源地。

第14屆東協峰會

2009年2月28日至3月1日,第14屆東協峰會在泰國佩徹布里(Phetchaburi)差安(Cha-am)的華欣酒店舉行。與會人員包括東協十國的國家或者政府首腦、外長、經濟部長、東協秘書長等。此次峰會也是去年12月《東協憲章》正式生效後的首次東協峰會,因此會議主旨定為落實《東協憲章》。

(圖)第14屆東協峰會第14屆東協峰會

時間:2009年2月28日—3月1日
地點:泰國華欣和差安
主題:東協人民的東協憲章
主要成果:
《2009年—2015年關於東協共同體路線圖的差安華欣宣言》
《東協政治與安全共同體藍圖》
《東協社會與文化共同體藍圖》
《東協一體化工作計畫第二份倡議》
《關於東協內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共同宣言》
《東協地區食品安全聲明》
《關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危機的媒體聲明》

多個“第一”

☆東協盟歌第一次正式亮相東協峰會
☆東協系列峰會首次分為兩個階段舉行
☆東協第一次於一年之內在同一個國家連辦兩屆峰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