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臨床檢測中心

臨床檢測中心承擔著全院門急診、臨床科室各種樣本的檢測任務,參與所院的醫療、科研和教學工作,具有多種血液病專科檢驗的特色服務,同時對外提供高質量的檢測服務。服務宗旨為:結果準確,報告及時,服務熱情。

臨床檢測中心

臨床檢測中心承擔著全院門急診、臨床科室各種樣本的檢測任務,參與所院的醫療、科研和教學工作,具有多種血液病專科檢驗的特色服務,同時對外提供高質量的檢測服務。服務宗旨為:結果準確,報告及時,服務熱情。

隨著醫院的發展,臨床檢測中心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擁有臨床檢驗、臨床生化、臨床免疫、臨床微生物、止血與血栓、溶血、細胞形態、細胞化學、細胞遺傳、細胞培養、流式細胞術、臨床基因擴增、核醫學13個專業實驗室,開展400餘項檢驗項目,涵蓋各種血液病臨床診斷所需的基本檢測,所有檢測結果通過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系統)聯接,方便臨床醫生快速查尋。

臨床檢測中心擁有一支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共有醫技人員80餘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6人,中級職稱42人,初級職稱31人;本科以上學歷45人,其中,博士畢業生1人,碩士畢業生7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人,在讀碩士研究生5人。

臨床檢測中心有多種大型儀器設備,包括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尿液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血氣分析儀、紫外分光光度計、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全自動血培養儀、全自動凝血儀、血小板聚集儀、血小板粘附儀、血細胞骨髓形態圖文分析系統、染色體核型分析儀、染色體螢光原位雜交分析系統、流式細胞儀、酶標儀、特種蛋白分析儀、全自動電泳儀、基因擴增儀、全自動γ計數器、螢光顯微鏡、倒置顯微鏡、多種類型的光學顯微鏡及多種類型的離心機等。

臨床檢測中心嚴格按照衛生部《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的規範要求,建立了一套嚴謹的科學管理體系、完整的規章制度和質量保證措施。從2001年開始參加衛生部室間質評,2007年已達到19個計畫,114個項目,歷年參加天津市室間質評的4個專業12類項目均取得良好效果。臨床檢測中心接受來自全國各地患者的檢測樣本,出具高質量的檢測結果和優質服務,並每年接收來自全國各地醫院的進修生50餘名。

臨床檢測中心充分利用所院的技術力量,密切保持與臨床醫生和基礎研究室的聯繫,加強與臨床的結合和研究室的結合,保證檢測項目的質量要求,逐年增加新的臨床檢測項目,滿足臨床需要,提高臨床的診斷水平。

服務宗旨:結果準確報告及時服務熱情

檢測中心下設十三個專業實驗室,分別為臨床檢驗、臨床生化、臨床免疫、臨床微生物、臨床基因擴增、細胞形態、細胞化學、細胞分子遺傳、細胞培養、止血血栓、溶血、流式細胞、核醫學。

臨床檢驗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日本SYSMEX XE-2100型血細胞分析儀2.日本SYSMEX XE-9000型血細胞分析儀3.德國BAYER CTK-100型尿分析儀

項目:1.血細胞分析實驗2.血細胞分析實驗+網織紅細胞計數3.尿常規檢查實驗4.便常規檢查實驗5.腦脊液常規檢查實驗6.漿膜腔積液常規檢查實驗7.尿含鐵血黃素定性實驗8.紅細胞沉降率測定實驗9.糞便潛血實驗10.血細胞分類計數實驗11.腎上腺素實驗

臨床生化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日本東芝TBA40-FR型全自動生化儀2.德國拜耳M744型電解質分析儀3.丹麥雷度ABL-5型血氣分析儀4.荷蘭威圖MERCK型半自動生化儀

項目:1.血清總蛋白(TP)2.血清白蛋白(ALB)3.血清球蛋白(GLO)4.白蛋白/球蛋白(A/G)5.血清總膽紅素(TBIL)6.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7.血清鹼性磷酸酶(ALP)8.血清尿素氮(BUN)9.血清尿酸(UA)10.血清肌酐(CRE)11.尿液肌酐(U-CRE)12.血清糖(GLU)13.血清總膽固醇(TC)14.血清甘油三酯(TG)15.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16.血清肌酸激酶(CK)17.血清乳酸脫氫酶(LDH)18.血清鈣(Ca)19.血清磷(P)20.血清鉀(K+)21.血清鈉(Na+)22.血清氯(Cl-)23.血清γ-谷氨醯基轉肽酶(GGT)24.血清載脂蛋白A1(APOA1)25.血清載脂蛋白B(APOB)26.載脂蛋白A1/載脂蛋白B(APOA1/B)27.血清總膽汁酸(TBA)28.血清直接膽紅素(DBIL)29.血清間接膽紅素(IBIL)30.血清α-羥丁酸脫氫酶(HBDH)31.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2.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33.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34.血清澱粉酶(AMY)35.3尿液澱粉酶(U-AMY)36.二氧化碳結合力(CO2)37.麝香草酚濁度試驗(TTT)38.血清鐵(IRON)39.總鐵結合力(TIBC)40.未飽和鐵(UIBC)41.鐵飽和度(ISAT)42.心肌三項聯合試驗金標法43.尿鉀(K)44.尿鈉(Na)45.尿氯(Cl)46.全血粘度47.血漿粘度48.全血高切還原粘度49.全血低切還原粘度50.紅細胞剛性指數51.紅細胞聚集指數52.血沉方程K值53.全血高切相對粘度54.全血低切相對粘度55.紅細胞變形指數56.腦脊液糖(GLU)57.腦脊液蛋白(PRO)58.腦脊液氯化物(Cl)59.胸(腹)水糖(GLU)60.胸(腹)水蛋白(PRO)61.胸(腹)水氯化物(Cl)62.尿微量蛋白( MPR)63.血氣分析-血液酸鹼度(pH)64.血氣分析-二氧化碳分壓(PCO2)65.血氣分析-氧分壓(PO2)66.血氣分析-血氧飽和度(SO2)67血氣分析-碳酸氫根(HCO3-)68.血氣分析-實際鹼剩餘(ABE)69.血氣分析-標準鹼剩餘(SBE)70.血氣分析-標準碳酸氫鹽(SBC)71.血氣分析-肺泡動脈氧分壓差(AaDpO2)72.紅細胞沉降率(ESR)73.紅細胞壓積(HCT)74.纖維蛋白原(Fg)

臨床免疫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德國得靈BNⅡ型特定蛋白分析儀2. 美國貝克曼Access2型化學發光分析儀3. 義大利InterLab696PC型全自動電泳系統 4. 奧地利TECANSunrise型酶標分析儀5. 美國BioTekELx50型洗板機兩台6. 德國OPTONAxioskop型螢光顯微鏡

項目:1.血小板相關抗體2.血清蛋白電泳3.血清免疫固定電泳4.尿免疫固定電泳5.血清轉鐵蛋白6.可溶性轉鐵蛋白受體7.免疫球蛋白A 8.免疫球蛋白G9.免疫球蛋白M10.補體C3 11.補體C4 12.抗鏈O 13.類風濕因子14.C反應蛋白15.β2微球蛋白(血清) 16. β2微球蛋白(尿) 17. β2微球蛋白(腦脊液) 18.血輕鏈κ 19.血輕鏈λ 20.尿輕鏈κ 21.尿輕鏈λ 22.抗核抗體23.抗鹽水可提取抗原24.抗組蛋白25.抗雙鏈DNA 26.A肝抗體27.B肝表面抗原28.B肝表面抗體29.B肝e抗原30.B肝e抗體31.B肝核心總抗體32.B肝外膜蛋白前S1抗原33.C肝抗體34.人類免疫缺陷病毒35.梅毒螺鏇體特異性抗體36.巨細胞病毒抗體37.單純皰疹病毒1 38.單純皰疹病毒2 39.EB病毒抗體40.腺病毒抗體41.成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抗體42.TTV抗體43.循環免疫複合物44.血清促甲狀腺激素45.血清甲狀腺素T4 46.三碘甲狀腺原氨酸47.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 48.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化學發光法49.雌二醇50.雌三醇51.睪酮52.血漿皮質醇53.總IgE測定

臨床微生物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2、全自動血培養儀

項目:1、超廣譜β-內醯胺酶2、細菌革蘭氏染色3、厭氧菌培養鑑定4、細菌腦脊液、骨髓培養5、細菌血培養6、β-內醯胺酶7、普通細菌培養8、真菌培養9、抗生素最低抑菌濃度10、結核菌塗片:抗酸染色11、細菌自動鑑定12、結核抗體

臨床基因擴增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美國伯樂PTC-220型PCR儀兩台2.德國sigma 1-15K型高速低溫離心機3.德國Heraeus高速低溫離心機4.深圳Vcm620型生物安全櫃5.中國GIS-2016型凝膠成像系統

項目:1.組織相溶性抗原(HLA)基因分型I類—AB抗原分型2. HLA-DR抗原基因分型3. HLA-DR抗原高分辨基因分型4.白血病費城染色體融合基因BCR/ABL p210檢測5.白血病費城染色體融合基因BCR/ABL p190檢測6.白血病融合基因PML/RARα檢測7.白血病融合基因AML1/ETO檢測8.白血病融合基因CBFβ/MYH11檢測9.白血病融合基因TEL/AML1檢測10.白血病融合基因Mdr1檢測11.白血病融合基因FIP1L1/PDGFRA檢測12.白血病融合基因MLL/AF4檢測13.白血病融合基因FLT3/ITD的檢測14.白血病融合基因FLT3/Tkd的檢測15.白血病融合基因JAK2/V617F的檢測16.腫瘤基因重排TCR/IgH檢測17.腫瘤基因重排TCR/IgK檢測

細胞形態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日本0LYMPUS CX31型普通雙目光學顯微鏡2台2.日本0LYMPUS CX21FS1-3型普通雙目光學顯微鏡2台3.血細胞分類計數儀4.日本0LYMPUS BH-2型血細胞骨髓形態圖文分析系統(包括電腦,顯微鏡,成像系統)1台5.日本0LYMPUS BX41型血細胞骨髓形態圖文分析系統(包括電腦,顯微鏡,成像系統)1台

項目:骨髓及外周血塗片瑞氏染色血細胞學檢查及圖文分析

細胞化學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無

項目:1.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染色(N-ALP)2.鐵染色3.有核紅細胞糖原染色(PAS)4.幼稚細胞糖原染色(PAS)5.過氧化物酶染色(pox)6.蘇丹黑B染色(SB)7.特異性酯酶染色(CE)8.非特異性酯酶染色(NAE)9.非特異性酯酶+氟化鈉抑制染色(NaF)10. α-丁酸酯酶染色(NBE)11.酸性磷酸酶染色(ACP)1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13.巨核細胞酶標染色14.過氧化酶和糖原染色雙染15.蘇丹黑B染色和糖原染色雙染16.酸性非特異性酯酶染色(ANAE)

細胞分子遺傳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 AI染色體核型工作站包括染色體核型分析儀2套2. FISH及M-FISH分析系統3.日本OLYMPUS CX31顯微鏡9台4.德國leica 500型LEICA染色體核型分析儀一台。

項目:1.染色體核型檢測2.螢光原位雜交(FISH)已開展的檢測項目有BCR/ABL融合基因,AML1/ETO融合基因,PML/RARa融合基因,TEL/ AML1融合基因,IgH基因,MLL基因,CBFB基因,RB1基因, X/Y染色體;費城染色體檢測;姐妹染色單體分染檢測。

細胞培養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奧地利TECAN SUNRISE型酶標儀2.日本TMS-F/MFAA204型NIKON倒置顯微鏡

項目:1.粒-單系祖細胞培養CFU-GM2.紅系祖細胞培養CFU-E3.紅系爆氏集落培養BFU-E4.混合祖細胞集落培養CFU-MIX5.急性白血病綜合藥敏試驗6.耐藥免疫表型檢測7. 直接抗人球蛋白(骨髓)亞型試驗BM-COOMBS

止血血栓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日本東亞SYSMEX CA-7000型全自動凝血儀2.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產血小板黏附儀

項目:1.全血凝固時間(試管法) CT 2.凝血酶時間TT 3.凝血酶原時間PT 4.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5.纖維蛋白原測定Fbg 6.魚精蛋白副凝集實驗3P 7.D-二聚體D-Dimer 8.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 9.抗凝血酶III活性測定AT3 10.凝血因子VIII活性測定FVIII:C 11.凝血因子IX活性測定F IX:C 12.凝血因子XI活性測定F XI:C 13.凝血因子II活性測定FII:C14.凝血因子V活性測定FV:C15 . 凝血因子VII活性測定FVII:C16.凝血因子X活性測定FX:C 17.凝血因子XII活性測定FXII:C18. vW因子相關抗原VWF:Ag 19.抗體篩選實驗20. FVIII抗體滴度測定21. FXIII篩選實驗22.狼瘡樣抗凝物檢測LA 23.血小板黏附實驗PAdT 24.血小板聚集(ADP)實驗PAgT 25.血小板聚集(AA)實驗PagT(AA) 26.血小板聚集(Col)實驗PagT(Col) 27.血小板聚集(Risto)實驗RIPA 28.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測定PF3 29.蛋白C活性測定PC 30.蛋白S活性測定PS

溶血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上海尤尼柯uv2802s型紫外分光光度計

項目:1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測定(FHB)2血漿結合住蛋白測定(Hp)3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EOF)4酸化血清溶血試驗(Hams’)5蛇毒因子溶血試驗(COF)5酸化甘油溶解試驗(AGLT50)7紅細胞膜蛋白電泳8微量補體溶血敏感試驗(Mclst)9蔗糖溶血試驗10熱抵抗試驗11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活性檢查(G6PD)12紅細胞丙酮酸激酶活性檢查(PK)13紅細胞葡萄糖磷酸異構酶活性測定(GPI)14紅細胞嘧啶5′-核苷酸酶測定(P5′N)15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MHb-R)16血紅蛋白電泳分析17血紅蛋白A2定量(HbA2)18抗鹼血紅蛋白測定(HbF)19異丙醇試驗(IPT)20變性珠蛋白小體檢查(Heniz)21庫姆試驗(Coombs′)22冷凝集素試驗(CAT)23熱不穩定試驗24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亞型)25蔗糖高滲冷溶血試驗26間接庫姆試驗27紅細胞孵育脆性試驗

流式細胞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美國BD公司FACSCalibur型流式細胞儀2美國BD公司FACSVantage型流式細胞儀

項目:1.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B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NK/T細胞淋巴瘤,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2. GPI錨蛋白測定3. T細胞亞群4.淋巴細胞亞群5.大顆粒淋巴細胞檢測6.NK細胞檢測7.B淋巴細胞κ/λ輕鏈檢測8.周血粒細胞分化抗原檢測9.白血病胞漿抗原檢測

核醫學室的設備與項目:

設備:1.上海原子能所日環儀器廠SN-695B型γ計數器2.上海中科生物DL-46RC型大容量高速低溫冷凍離心機

項目:1.葉酸(FA)2.維生素B12(VB12)3.血清鐵蛋白(SF)4.促紅細胞生成素(EPO)5.甲胎蛋白(AFP)6.癌胚抗原(CEA)7.前列腺特異抗原(PSA)8.糖類抗原CA-1259.糖類抗原—5010.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11.甲狀腺微粒體抗體(TM)12.白細胞介素-1B(IL-1B)13.白細胞介素-2(IL-2)14.白細胞介素-4(IL-4)15.白細胞介素-6(IL-6)16.腫瘤壞死因子(TNF)

檢測中心特色服務舉措

專業

特色服務

臨床檢驗

結合我院專科特點,我室在血細胞分析檢測過程中,為提高血液病的診出率,對初診患者均進行人工分類。同時,開展了有核紅細胞檢測,使白細胞計數更加準確。

臨床生化

我室在診斷鐵代謝引起的貧血方面可提供全面的鐵四項服務:血清鐵、總鐵結合力、未飽和鐵、鐵飽和度。在本市其他醫院一般不提供鐵的全面檢查。

臨床免疫

我室除從事臨床免疫學常規檢驗項目外,結合我院血液病專科特點,開展一些血液病特色實驗項目以下檢測項目均為天津市唯一檢測項目:

  • 血小板相關抗體檢測
  • 血清免疫球蛋白IgD、IgE定量 輕鏈κ、λ定量 血清、尿免疫固定電泳 血清蛋白電泳 腦脊液β2微球蛋白 血清轉鐵蛋白及受體 血清HTLV(1+2)抗體 血清TTV抗體

    其中血小板相關抗體檢測、血清轉鐵蛋白及受體、血清HTLV(1+2)抗體、血清TTV抗體在全國也為領先

    臨床微生物

    1.危重感染實行三級報告制:血液、腦脊液、膽汁
    一級報告:
    報告細菌生長或和塗片報告革蘭染色結果並做初步藥敏試驗
    二級報告:
    報告初步藥敏試驗結果並做正式藥敏試驗及菌株的鑑定
    三級報告:
    正式藥敏結果及菌株鑑定結果
    2.及時、準確的病原學診斷
    鑑定範圍: 革蘭陰性菌、革蘭陰性非發酵菌、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陽性桿菌、厭氧菌、酵母菌、嗜血菌、奈瑟菌

    苛養菌鑑定: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及其他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腦膜炎奈瑟菌、人心桿菌、 陰道加德納菌
    3.醫院感染的監控
    控制感染,揭示醫院感染的發生、發展規律,為控制醫院感染提供依據,提示控制感染的方向與途徑。
    4.細菌耐藥性的監控
    尋找細菌耐藥規律提供經驗用藥的依據
    發現新的耐藥機制為製藥業提供研究新藥的依據
    延長抗生素使用壽命,策略換藥的依據

    臨床基因擴增

    在國內同行中,本室開展的檢驗項目比較全。面對檢驗項目多、標本量大的狀況,努力做到每周的檢驗工作程式化、規範化進行。積極與臨床溝通,積極開展有需求的新項目。本室所開展的檢測項目對血液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後判斷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細胞形態

    會診全國各地骨髓標本,報告審閱為主治大夫以上職稱的血液病專科醫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有較好的形態水平,形態與臨床緊密結合,骨髓報告的正確診斷率遠遠高於技術員。尤其是疑難、少見血液病有主任醫師或有正高職稱組成的會診中心把關,都能給出權威性意見。

    細胞化學

    本實驗室開展的細胞化學染色項目全,實驗方法為國內領先,與國際接軌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實驗的重複性及準確率高。標本量大,經驗豐富,對各類貧血、血小板減少、骨髓增殖性疾病、MDS等血液病提供具有診斷價值實驗數據,特別是通過對多種試驗結果分析,在診斷及鑑別診斷各種類型白血病準確率可達90%以上。

    細胞分子遺傳

    血液病染色體核型檢測:每年接收染色體核型標本5000多例。臨床意義:檢查血液病的細胞遺傳學特徵,克隆性染色體異常的檢出有助於急性白血病的診斷和分型,染色體易位也為分子學研究提供重要線索,促進白血病發病機制的研究。
    螢光原位雜交檢測(FISH):每年接收FISH標本1000多例。已開展的FISH檢測項目有BCR/ABL融合基因,AML1/ETO融合基因,PML/RARa融合基因,TEL/ AML1融合基因,IgH基因,MLL基因,CBFB基因,RB1基因, X/Y染色體。臨床意義:檢測基因缺失或重排,檢測早期復發和MRD,檢測間期細胞的狀況。

    細胞培養

    幹細胞培養
    造血乾祖細胞的數量和質量對於維持機體正常的造血功能至關重要,通過對造血乾祖細胞的檢測可準確地評估機能造血功能狀態,為血液病臨床診斷、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重要的參考。甲基纖維素半固體培養方法穩定、結果可靠,為幹細胞培養提供了有效的檢測手段。
    急性白血病綜合藥敏
    化療是急性白血病最重要的治療手段,導致化療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細胞耐藥,特別是獲得性耐藥。減少獲得性耐藥的最佳方法是儘早選擇敏感性藥物,爭取早期緩解,長期生存。體外藥敏試驗同時篩選一系列藥物,結果與臨床療效有較好的相關性。噻唑藍(MTT)法化療藥敏測定,簡單、快速、經濟、穩定,能直接、客觀地確定臨床所用化療方案的體外敏感性,預示臨床化療的療效,有很好的臨床預示和實用價值。

    止血血栓

  • 本室可及時準確檢測凝血因子II 、V 、VII 、VIII 、IX 、X 、XI 、XII的活性。
  • 可對先天性、獲得性血友病以及血管性血友病等疾病作進一步診斷試驗。 在血栓性疾病的診斷中,本室開展了蛋白C、蛋白S檢測項目。

    4.針對血小板功能障礙性疾病,本室開展了血小板黏附、聚集(多種誘導劑)試驗。

    溶血

    溶血室在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膜缺陷、異常血紅蛋白及抗體或補體所致溶血性貧血的化驗檢查方面檢測水平較高,其檢測項目齊全,能夠為不同原因所致溶血性貧血的診斷與鑑別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對紅細胞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症、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地中海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疾病的檢測有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

    流式細胞

    1.試劑種類多,抗體檢測全面
    用於白血病免疫分型診斷的抗體達70餘種,包括CD系列多種膜表面抗原,胞漿內抗原(MPO,TdT,CD3,CD79a,κ/λ輕鏈等)以及某些用於淋巴瘤鑑別診斷和預後相關的特殊抗原(Bcl-2,Cyclin-D1,ZAP-70,GranzymeB,TIA-1等)。
    2.檢測形式多樣化,具體結果具體分析
    針對不同的白血病類型和亞類,制定了多種抗體組合方案,以使診斷和分型更加準確和細化,例如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組合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B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NK/T細胞淋巴瘤,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3.與國際動態相結合,是檢測水平不斷深化和提高
    某些診斷明確病例增加預後指標,如CLL患者加測:CD38,ZAP-70等。

    核醫學

    1.細胞因子全項
    我實驗室目前開展的細胞因子全項包括白細胞介素-Ⅰ、白細胞介素-Ⅱ、白細胞介素-Ⅳ、白細胞介素-Ⅵ、腫瘤壞死因子(TNF)等,比其他醫院項目全。該方法採用放射免疫技術,方法簡便,具有快速、靈敏、準確等特點。諸多細胞因子的聯合測定對免疫應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應以及移植病人的GVHD發生具有一定的臨床診斷意義。
    2.促紅細胞生成素(EPO)
    促紅細胞生成素是一種能刺激紅細胞增殖、分化及成熟的造血因子。測定患者體內的EPO水平,特別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真/繼紅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等以及各種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病人的診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3.葉酸、維生素B12
    採用美國DiaSorin公司提供的葉酸/維生素B12雙標記的放射免疫試劑盒。它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標記曲線範圍寬,方法準確、簡便、快速等特點,該檢測手段對巨幼細胞性貧血、營養不良或消化道疾病的診斷是臨床上不可缺少的指標。聯合血清鐵蛋白的檢測對臨床醫生的鑑別診斷、指導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檢驗室面向醫院各臨床科室,服務於門診及住院病人和臨床醫生。配備有3台全自動5分類血細胞分析儀和優利特-300尿乾化學分析儀等。其中血細胞分析儀為流水線作業,已基本實現全部自動化。檢驗項目包括全血細胞分析(包括外周血塗片人工分類)、網織紅細胞計數及有核紅細胞計數、紅細胞沉降率、尿便、腦脊液和胸腹水等的體液檢驗。該室的技術人員上崗前都接受專門的細胞形態培訓,並且都通過了相關技術的嚴格考核。該室最大的特色是初診患者100%均進行人工外周血圖片分類,這樣能確保在(門)急診初篩檢查中及時發現問題,為臨床醫生提供重要的診斷參考信息。同時,定期對血液病患者的血象進行監測,對臨床的治療和預後判斷提供關鍵線索。在歷年的市臨檢中心和衛生部臨檢中心的室內質控評估(EQA)中都獲得優異的成績。該室每年還承接新工作人員的代教任務。臨檢室站在血液學檢驗的前沿,及時了解信息,保質保量地為患者提供更多檢測指標,發揮該科室特長,站穩腳跟,以圖長遠發展。

    負責人介紹

    姓名:曹增

    職稱:主管技師

    職務:臨床檢驗室組長

    社會兼職:無

    畢業院校: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從事專業方向:臨床檢驗

    研究成果:無

    發表文章:

    1. 曹增等. SV40滅活疫苗的製備及小鼠免疫研究.中國病毒學,2005,2:159-163

    2. 曹增等. SV40病毒的培養、增值及鑑定.生物技術,2005,5:46-49

    帶學生情況:無

    所獲榮譽稱號:無

    臨床生化室主要從事臨床生化檢驗工作,工作內容涉及各種體液內蛋白的檢測、酶的檢測、電解質及微量元素等的檢測。該室配備東芝TBA-40F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威圖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拜耳744電解質分析儀,雷度ABL5血氣分析儀等先進檢測儀器,能及時、準確地對門診和住院病人的肝功能、腎功能、心肌酶、電解質、血脂、血糖以及各種無機離子等作出定量檢測,同時可作腦脊液和各種漿膜腔積液等的生化檢測。該室開展的血清鐵(包括血清鐵、總鐵結合力、未飽和鐵結合力、鐵飽和度)檢測,對臨床診斷及治療貧血性疾病有重要意義。生化室除擔負大量臨床常規工作外,還積極配合臨床,參與了多項科研工作,如新藥的臨床試驗,實驗動物體液的生化檢測等,同時每年還承接新工作人員及實習生的代教任務。

    負責人介紹

    姓名:王贇

    職稱:技師

    職務:臨床生化室組長

    社會兼職:無

    畢業院校:天津醫科大學

    從事專業方向:臨床生化

    研究成果:無

    發表文章:王贇等.轉鐵蛋白在鐵代謝障礙疾病中的套用.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2007, 6(6):21-22

    帶教學生情況:帶進修生5人。

    所獲榮譽稱號:2004年獲“誠信個人”稱號

    臨床免疫室主要從事臨床免疫檢驗工作,涉及酶聯免疫實驗、免疫散射濁度實驗、螢光免疫實驗、化學發光實驗、酶免疫斑點及免疫電泳技術等多種免疫實驗技術。擁有較先進的全自動分析儀如德靈BNⅡ特種蛋白分析儀,InterLab全自動電泳儀,貝克曼ACCESSⅡ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光分析儀,OPTON螢光顯微鏡及半自動酶標儀及洗板機等檢測儀器。為國家驗收HIV初篩實驗室。除承擔常規免疫檢驗項目外,結合血液病專科特點,開展了大量血液病特色實驗項目—血小板相關抗體檢測, PAIgG、PAIgA、PAIgM;白血病相關病毒檢測,HTLV(1+2)抗體、CMV抗體、TTV抗體、HSV1、HSV2。多發性骨髓瘤特異檢測,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IgE,血清及尿輕鏈κ、λ定量,血清、尿免疫固定電泳、血清蛋白電泳;血清、尿、腦脊液β2微球蛋白。以上血液病特色檢驗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本室除完成本院檢測需要,還承擔了本市及周邊地區的大量會診業務。繼續教育方面接受進修人員,帶教本科內新工作人員及實習生。

    負責人介紹

    姓名:姚宏靜

    職稱:副主任技師

    職務:臨床免疫室組長

    社會兼職:無

    畢業院校:天津醫科大學

    從事專業方向:臨床免疫學

    研究成果:無

    帶學生情況:有

    所獲榮譽稱號:誠信個人

    發表文章、專著:

    論文:

    1.姚宏靜等. 39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實驗結果分析.中國醫學檢驗,2004,5(5):472-473

    2.姚宏靜等. 253例血液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狀況調查.中國輸血雜誌,2000,14(1):51

    3.姚宏靜等.血液病患者超廣譜β內醯胺酶大腸艾希菌耐藥性分析.陝西醫學檢驗,2000,16(1):41

    4.姚宏靜等.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免疫電泳分析.上海醫學檢驗雜誌,2000,15(5):316

    5.姚宏靜等.血小板相關抗體檢測在血液病中套用的評價.天津醫大學報,2000,7(2):291-292

    6.姚宏靜等.新生兒菌血症B族鏈球菌抗原的快速診斷.國外醫學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1996,17(4):189

    7.姚宏靜等. 227例不同血液病患者C肝病毒感染.陝西醫學檢驗雜誌,1994,9(2):113

    8.姚宏靜等.不同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體檢測.國外醫學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1997,18

    專著:康熙雄主編≪臨床電泳≫第五章臨床免疫固定電泳,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臨床微生物室日常工作包括有各種標本的一般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自動化血培養,抗酸桿菌塗片等檢驗項目。配備全自動細菌鑑定儀及藥敏分析系統和全自動血培養儀等先進檢測設備。實驗室中不僅有具有豐富臨床工作經驗的資深副主任技師還有一批思維活躍,工作踏實的年輕技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直秉著“高質量、高效率”的原則為臨床提供快速、準確的病原學診斷,指導合理套用抗生素及承擔院內感染的監控工作。並且在歷年的市臨檢中心和衛生部臨檢中心的室內質控評估(EQA)中都獲得優異的成績。同時該室還承擔外院進修人員的帶教任務以及共同參與科室臨床微生物科研工作和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工作。實驗室每年都提供員工機會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研習班和研討會等,以帶動臨床微生物技術及觀念的革新。此外實驗室還就各種檢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將分析結果套用於檢驗技術及工作流程之改善,並且積極主動與臨床醫師溝通使臨床微生物學達到套用性。

    負責人介紹

    姓名:蘇東

    職稱:副主任檢驗師

    職務:臨床微生物室組長

    社會兼職:天津市臨床醫學實驗室微生物學檢驗專業質量管理與質量監督組成員

    畢業院校:天津醫科大學

    從事專業方向:血液病人臨床分離細菌、真菌耐藥動態研究

    研究成果:

    1.《陰溝腸桿菌的質粒分析在燒傷感染中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課題負責人1999年天津市衛生局科技進步(成果)三等獎

    2、《陰溝腸桿菌的質粒分析在燒傷感染中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課題負責人1999年天津市科學技術成果

    3、《質粒消除及細菌接合實驗在檢測燒傷感染陰溝腸桿菌的耐藥性傳遞能力中的作用》

    第一完成人1999年度填補天津市醫藥衛生空白項目。

    發表文章:

    1.蘇東等.燒傷創面感染菌群分布及體外藥敏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1997,7(4):196-198

    同時此文章被中國醫學文摘英文版外科卷錄用

    2.蘇東等.燒傷感染的細菌學特點及抗菌藥物選擇.中華傳染病學雜誌, 1999,17(3):184-187

    3.蘇東等.燒傷感染銅綠假單胞菌對16種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分析.中華流行病學雜誌,1999,20(4):247

    4.蘇東等.燒傷感染銅綠假單胞菌對β-內醯胺類藥物的耐藥分析.河北醫藥,2000,22(9):657-659

    5.蘇東等.三種不同分型方法套用於燒傷感染陰溝腸桿菌的分型研究.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誌,2001,17(5):557-558

    帶教學生情況:

    通過帶教使進修生、本室新工作人員:1、了解微生物室操作流程;熟練掌握微生物實驗分離鑑定基本操作技術;各種常見標本的處理程式;了解正常人體各部位菌群分布,初步認識識別各種常見菌在各種培養基上的菌落形態、染色菌體形態;了解各種常用培養基特點、用途。2、了解掌握各種常見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及真菌的主要分類特性;主要鑑定思路;了解掌握常見菌手工傳統鑑定方法;了解掌握微生物分析儀、血培養儀的原理及使用,能夠處理常見問題;。3、了解各種常見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及真菌的主要藥敏實驗原理、方法;熟練掌握K-B法,微量肉湯MIC法的操作技術;了解各種常見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及真菌藥敏實驗中抗菌藥物的選擇原則;主要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主要常見菌的耐藥機制;了解主要菌常見耐藥機制的識別、嚴重錯誤藥敏表型的識別及正確修正。

    所獲榮譽稱號:1、天津市衛生局青年崗位能手

    2、天津市青年崗位能手

    3、全國衛生系統青年崗位能手

    臨床基因擴增室主要是將PCR(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套用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的監測。該室成立於1998年,10年來經過實踐中的不斷探索加之得天獨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基礎作為後盾,使我院成為全國僅有的幾家開展血液病相關基因檢測項目較全的醫院之一。每年除接受大量的本院標本外還接受來源於本市及外地醫院的檢測標本。該室還承擔來自國內各大醫院進修生教學任務。目前已開展的項目有HLA基因分型、多藥耐藥基因(Mdr1)以及血液病相關基因檢測近10餘項,其中的血液病相關基因檢測包括:1.腫瘤基因重排:TCR(γ)/IGH、TCR(γ)/IGκ;2.融合基因檢測: BCR/ABLp210、BCR/ABL p190、PML/RARα、AML/ETO 、CBFβ/MYH11、TEL/AML1、MLL/ AF4、FIP1L1/PDGFRA、E2A/PBx1、SIL/AML1;3.血液病其他相關基因檢測:FLT3/TKD、FLT3/TKD、JAK2/V617F。

    負責人介紹

    姓名:李慶華

    職稱:副研究員

    職務:臨床基因擴增室組長

    社會兼職:無

    畢業院校:日本國關西醫科大學

    從事的專業方向:分子生物學

    研究成果:首次克隆了禽類Sam68的cDNA並將其登錄到NCBI基因庫(登錄號LOCUS:AY057837)。2003年12月獲日本関西醫科大學留學研究獎。

    發表文章:

    1. Qing-hua Li, et al. Effect of proline rich domain of an RNA- binding protein Sam68 in cell growth process, death and B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Chin Med J,2006,119(18):1536-1542.

    2. 李慶華等.敲除Sam68基因導致白血病細胞系細胞生長遲緩和G2/M期延長。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5,32(8):781-787.

    3. 李慶華等.在血清飢餓條件下CHP2調節NHE1活性減少細胞死亡.細胞生物學雜誌, 2005,27(5):573-577.

    4. 李慶華等. CHP調節NHE1活性影響細胞生長和死亡.中國生物工程雜誌,2005,25(10):63-67.

    5. Qing-Hua Li, et al. Retardation of the G2-M phase progression on gene disruption of RNA binding protein Sam68 in the DT40 cell line. FEBS Letters, 2002 August 14; 525(1-3): 145-150.

    帶學生情況:代教本科生臨床實習人數約80餘人,在日留學期間代教研究生實驗課人數約10餘人。

    所獲榮譽稱號:無

    臨床細胞生物室主要開展血液病細胞生物學特性、血液病發生髮展病理以及腫瘤藥物篩選等臨床檢測及研究工作。主要項目包括:1、幹細胞培養,採用甲基纖維素半固體培養,方法穩定、結果可靠,為幹細胞培養提供了有效的檢測手段。2、急性白血病綜合藥敏,噻唑藍(MTT)法化療藥敏測定,簡單、快速、經濟、穩定,能直接、客觀地確定臨床所用化療方案的體外敏感性,預示臨床化療的療效,有很好的臨床預示和實用價值。3、耐藥免疫表型,腫瘤細胞膜P-170糖蛋白多藥耐藥(MDR)檢測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耐藥進行監測和判斷,為臨床預後、採用逆轉耐藥的藥物及設計新化療方案提供依據。4、直接抗人球蛋白(骨髓)亞型試驗,套用經典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試驗)的原理和方法,以骨髓單個核細胞(BMMNC)懸液取代紅細胞懸液作Coombs分型試驗(BMMNC-Coombs) ,可彌補常規Coombs分型試驗僅檢測成熟紅細胞的自身抗體的不足,為血細胞減少患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提供實驗依據,對減少誤診,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有重要意義。

    負責人介紹

    姓名:馮敏

    職稱:主管技師

    職務:細胞培養室組長

    社會兼職:無

    畢業院校:天津市職工醫學院

    從事的專業方向:細胞生物學

    研究成果:

    1、參加完成的“MDR-1與白血病耐藥及臨床意義的研究”被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確認為天津市科學技術成果;該項目同時被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合醫科大學授予院校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2、參加完成的“簡易CO2培養盒的研製”獲所院技術進步獎。

    發表的文章:

    1、馮敏等.急性髓系白血病體外細胞耐藥與P170表達及染色體核型關係的研究.白血病﹒淋巴瘤,2004,13(6):323-325

    2、馮敏等.八種化療藥物對MUTZ-1和KG1a細胞系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白血病﹒淋巴瘤, 2006,15(6):416-418

    帶學生情況:無

    所獲榮譽稱號: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誠信個人”

    細胞形態室主要從事血液和骨髓標本瑞氏染色後的形態學檢查,通過分析血液和骨髓中有核細胞數量、相對構成比、形態改變,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狀態和異常形態學改變。為血液病提供確診依據或提供重要線索,是各種血液病形態學檢查的基礎。該室配有先進的血細胞骨髓形態圖文分析系統,每年標本量4800-7200份,為國內數量之最。此外該室還承接會診全國各地骨髓標本,報告審閱為主治大夫以上職稱的血液病專科醫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有較好的形態水平,形態與臨床緊密結合,骨髓報告的正確診斷率明顯提高。尤其是疑難、少見血液病有主任醫師或有正高職稱組成的會診中心把關,使結果更具權威性。該室還負責血內各科骨髓標本歸檔,方便科研,院內外借閱。每年舉辦三期形態班教學輔導,對進修人員、低年資住院醫師、研究生等進行細胞形態培訓,並參與每年基礎研究生形態學基礎部分教學。

    負責人介紹

    姓名:於明華

    職稱:主治醫師

    職務:細胞形態室組長

    社會兼職:無

    畢業院校:山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

    從事專業方向:血細胞形態學

    研究成果:無

    發表文章:

    1.於明華等.原發性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的染色體核型與IPSS危度分組:FAB分型與WHO分型的比較.中華血液學雜誌,2004,25(8):448-452.

    2.於明華等.瘤細胞形態特殊的多發性骨髓瘤4例報告.白血病.淋巴瘤,2004,13(4):

    帶學生情況:1.每年三期形態班輔導,形態學基礎部分教學。

    2.基礎研究生形態學基礎部分教學

    3.協和成教形態學基礎部分教學

    所獲榮譽稱號:無

    細胞化學室包括細胞化學染色和免疫細胞化學染色。細胞化學染色是細胞學和化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科學。它以細胞形態學為基礎,結合運用化學反應的原理對血細胞內的各種化學物質(酶類、脂類、糖類、鐵、蛋白質、核酸等)作定性、定位、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是利用相應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顯示抗原存在與否,達到對細胞結構中化學成分定位分析的目的。該室檢測項目包括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染色(N-ALP)、鐵染色(Fe)、有核紅細胞糖原染色(PAS)、幼稚細胞糖原染色(PAS)、髓過氧化物酶染色(MPO)、蘇丹黑B染色(SBB)、特異性酯酶染色(CE)、非特異性酯酶染色(NAE)、非特異性酯酶+氟化鈉抑制染色(NAE +NaF)、α-丁酸酯酶染色(NBE)、酸性磷酸酶染色(A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巨核酶標染色、酸性非特異性酯酶染色(ANAE)等。對各種血液病診斷及鑑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白血病MIC分型中為最基本的、套用最廣,對急性白血病(AL)的診斷、治療和預後起著不可替代的決定性作用。巨核酶標染色對M7和MDS的診斷、治療起著重要作用。通過不斷研究探討,反覆實驗,使本組實驗方法及實驗報告以國際血液學標準化為準,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基本滿足臨床需要,提高血液病實驗診斷水平。每年承擔百例本市及外地會診標本,並承接數十名國內進修人員的培訓工作。

    負責人介紹

    姓名:崔雯

    職稱:副主任技師

    職務:細胞化學室組長

    社會兼職:醫院總支委員 十一支部書記所院工會職代會委員

    畢業院校:天津師範大學

    從事專業方向:主要從事血液學實驗診斷及鑑別診斷,特別是對形態學、細胞化學及免疫細胞化學鑑別診斷白血病和各類貧血有較深入研究及較高的診斷率。

    研究成果:無

    發表文章:

    1.崔雯等.特異性酯酶在急性白血病的診斷價值.實用內科雜誌,1993,4(13):228.

    2.崔雯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的診斷意義.中華血液學雜誌,1995,16(5):256.

    3.崔雯等.細胞化學染色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型意義的探討.中華血液學雜誌,1998,19(7):376.

    4.崔雯等.過碘酸-鹼性復紅染色對急性髓系白血病亞型鑑別意義的探討.白血病雜誌,1999,8(5):265.

    5.崔雯等.惡性淋巴瘤骨髓累及的細胞化學特點.白血病雜誌,2000,9(6):328.

    6.崔雯等.六例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化學特點分析.中華血液學雜誌,2002.1(23):44-45.

    7.崔雯等.髓系過氧化酶和蘇丹黑B染色缺乏的急性變異型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2例報導.臨床血液學雜誌,2002,5(69):201-203.

    8.崔雯等.MPO和SBB染色缺乏的急性變異型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一例.中華血液學雜誌,2002,7(23):348.

    9.崔雯等.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細胞化學特點分析。白血病.淋巴瘤,2003,12(6):323-325.

    10.崔雯等.氯乙酸萘酚AS-D酯酶染色陽性的多發性骨髓瘤一例.中華血液學雜誌,2004,4(25),256.

    11.WENCUI,et al.Negative stain for myeloid peroxidase and Sudan black B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LP]cells:Report of two patients with ALP variant. Haematologica.

    12崔雯等.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化學染色的特點分析,白血病·淋巴瘤,2006,10(15)341-343。

    13崔雯等.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化學特點分析,中華血液學雜誌,2005. 26(11)702-703。

    14.王鳳計和王鴻利主編《血液細胞基礎學》一書,編寫“血液細胞化學染色技術在血液病診斷中的套用” 528-553並提供圖片共66副。

    帶教學生情況:

    1.每年帶進修生約40人.

    2.承擔《現代實驗血液學研究方法與技術教學》授課任務中《細胞化學染色》.

    3.承擔天津形態班培訓授課任務《細胞化學染色》.

    4.承擔了《現代實驗血液學研究方法與技術教學》中“免疫組織化學”的授課任務.

    5.承擔了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細胞化學及其它血細胞檢驗技術》的授課任務.

    6承擔《血液病骨髓病理診斷技術進展繼續教育學習班》中“細胞化學在血液腫瘤中的套用”授課任務.

    所獲榮譽稱號:

    1.被評為高校2003年度優秀工會積極分子 天津市教育工會2004.3

    2.在所院開展“共鑄誠信”活動中,獲誠信個人稱號

    中共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委員會2005.2.18

    3.1997-1998度工作成績顯著,被評為所院精神文明先進個人

    中共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委員會

    4.在工作中成績突出,被授予所院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中共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委員會 2006.6

    5.被評為教衛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

    天津市委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 2006.6

    細胞分子遺傳室主要從事血液病的細胞遺傳學及分子遺傳學檢測,同時參與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該室配有先進的AI染色體核型工作站包括染色體核型分析系統,和FISH及M-FISH分析系統。每年承接門診、臨床、外院會診以及各類課題研究標本6000多例。開展的檢測項目有:染色體核型檢測;螢光原位雜交(FISH)已開展的檢測項目有BCR/ABL融合基因,AML1/ETO融合基因,PML/RARa融合基因,TEL/ AML1融合基因,IgH基因,MLL基因,CBFB基因,RB1基因,myc基因,X/Y染色體;費城染色體檢測;姐妹染色單體分染檢測等。其開展的血液病相關染色體螢光原位雜交檢測在國內已處領先地位。該室每年還承接研究生及國內各地的進修人員的代教工作,在國內及國外發表多篇論著。

    負責人介紹

    姓名:劉旭平

    職稱:主管技師

    職務:細胞分子遺傳室組長

    社會兼職:無

    畢業院校: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實驗技術專業

    從事專業方向:細胞分子遺傳學

    研究成果:無

    發表文章:

    1. 劉旭平等.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189例伴有t(8;21)的遺傳學特點及預後分析.中華內科雜誌,2006,45(11):918-920.

    2. 劉旭平等.常規細胞遺傳學和螢光原位雜交方法檢測11q23/MLL基因重排.中國實驗血液學雜誌,2005,13(5):798-803.

    3. 劉旭平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ph染色體變異易位的細胞遺傳學特徵與螢光原位雜交研究.中國實驗血液學雜誌,2004,12(3):298-303.

    4. 劉旭平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變伴t(3;21)(q26;q22)染色體易位受累基因的研究.中華血液學雜誌,2006,27(5):310-313.

    5. 參加王繼先等編著的專著《放射生物劑量學》的編寫(第八章)原子能出版社出版

    帶學生情況:帶教進修生44名

    所獲榮譽稱號:誠信個人

    止血血栓室是一個針對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出血性和血栓性疾病進行診斷及鑑別診斷的具有高專業水準的實驗室。該室配有先進的SysmexCA-7000全自動血凝儀,目前在凝血,抗凝,纖溶三方面開展了十多項常規檢驗項目,此外實驗室還開展了血友病的診斷及治療監測(如凝血因子VIII、IX活性定量等);血管性假性血友病與血友病甲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如VWF:Ag,RISTO黴素誘導血小板聚集實驗等);獲得性血友病的診斷及治療監測(如凝血因子抑制物定性、定量);生理及病理性抗凝物檢測(如抗凝血酶-III、PC、PS活性、狼瘡樣抗凝物、類肝素樣抗凝物);血小板功能的檢測(如血小板粘附、多種誘導劑的聚集實驗);各種凝血因子的檢測(FII、FV、FVII、FX、FXI、FXII、FXIII)。該實驗室除滿足本院臨床的需要外還承擔了本市及周邊地區會診工作。每年接收大量全國各地醫院進修人員。另外還承擔研究生的相關課題以及國際血友病基金會的研究課題。

    負責人介紹

    姓名:田萌

    職稱:主管技師

    職務:止血血栓室組長

    社會兼職:無

    畢業院校:天津師範大學

    從事專業:止血血栓

    研究成果:無

    發表文章:1.田萌蘇等.幾種凝血活酶試劑的比較.中華血液學雜誌,89,10(12):652

    2.田萌蘇等.獲得性血友病的實驗室檢測及臨床分析.現代檢驗學雜誌,2005,20(4):4

    3.田萌蘇等.小兒血小板無力症45例臨床及實驗室資料分析.中國實用兒科,2005,20:91-92

    4.田萌蘇等.51例血小板無力症臨床分析.天津醫藥,2003,31(12):782

    帶學生情況:每年帶進修學員30餘人

    所獲榮譽稱號:2004年獲“誠信個人”稱號

    溶血室從事各種原因所致溶血性貧血的基礎檢查,在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膜缺陷、異常血紅蛋白及抗體或補體所致溶血性貧血的化驗檢查方面檢測水平較高,其檢測項目齊全,能夠為不同原因所致溶血性貧血的診斷與鑑別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對紅細胞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症、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症、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RBC鹽水滲透脆性試驗;酸化甘油溶解試驗等)、地中海貧血(抗鹼Hb檢測;HbA2檢測;血紅蛋白電泳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庫姆試驗;單抗庫姆亞型;冷凝素試驗)等疾病的檢測有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本實驗室除滿足本院臨床的需要外還承擔本市及周邊地區的會診工作,且每年還承擔各地醫院進修人員的教學任務。

    負責人介紹

    姓名:趙玉平

    職稱:助理研究員

    職務:溶血室組長

    社會兼職:無

    畢業院校:天津師範大學

    從事的專業方向:各種原因所致溶血性貧血的檢查

    研究成果:無

    發表文章、專著:

    1:趙玉平等. Ham’s試驗陽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實驗指標分析.罕少疾病雜誌,2004,11(5):1-3

    2:趙玉平等.血漿結合珠蛋白檢測在溶血性貧血診斷中的再評價.現代檢驗醫學雜誌,2004,19(6):36-37

    3:趙玉平等.酸化甘油溶解試驗陽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實驗指標分析.現代檢驗醫學雜誌, 2004,19(5):50-51

    4:趙玉平等.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實驗室診斷.檢驗醫學, 2005,20(1):84-85

    5:趙玉平等.冷凝集素試驗陽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實驗室資料分析.現代檢驗醫學雜誌,2005,20(1):48-49

    6: 趙玉平等. 81例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實驗室資料分析.現代檢驗醫學雜誌,2005,20(9):54-55

    7.趙玉平等.遺傳性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症研究進展.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2007,30(3):275-277

    8.趙玉平等.血紅蛋白電泳.臨床電泳.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92-311

    帶教學生情況:溶血室每年要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人員約20人。

    所獲榮譽稱號:無

    流式細胞室的工作主要是通過採用流式細胞檢測技術對細胞或其他生物微粒進行快速定量分析與分選。我院自1997年即開展了流式細胞檢測技術,目前擁有科研及臨床型流式細胞分析及分選儀共3台(FACSAriaⅡ BD,FACSCalibur BD,CytomicsTM FC500 Beckman coulter),配有碩士研究生2名,專業包括臨床醫師、檢驗醫師和檢驗技術人員,承擔了院內科研和臨床檢測的雙重任務。目前該室開展的流式細胞檢測項目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殘量白血病細胞檢測、腫瘤的細胞周期和倍體分析、GPI錨蛋白檢測、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大顆粒淋巴細胞檢測等,涉及檢測的抗體六十餘種,尤其是用於白血病及淋巴瘤檢測的相關抗體品種齊全,能夠充分滿足臨床需要。由於具有臨床和檢驗雙重背景,使得我室的檢驗工作能夠充分做到與臨床緊密結合,既在檢驗項目上不斷滿足臨床,又在診斷上結合臨床。豐富的標本來源和多年的經驗積累,使得目前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的診斷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在繼續教育方面,該室承擔了院內研究生和院外進修人員的培訓,並對院外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同時本室人員還定期參加相關知識的培訓與對外經驗交流,不斷完善專業知識積累,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並參與了相關專業的著作編寫。

    負責人介紹

    姓名:王慧君

    職稱:主治醫師

    職務:流式細胞室組長

    社會兼職:無

    畢業院校:山東醫科大學

    從事的專業方向:流式細胞術,臨床血液病學

    研究成果:無

    發表的文章及專著:

    1.王慧君等.正常核型AML患者與後因素的研究進展.中華血液學雜誌, 2007,(06)

    2.王慧君等.急性雜合型白血病的超微結構和電鏡診斷.白血病.淋巴瘤, 2007,(2)

    3.流式細胞術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套用.白細胞疾病基礎理論與臨床/郝玉書等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帶教學生情況:每年帶教臨床實習醫師、進修醫師及研究生數十名;流式細胞術進修生數名

    所獲榮譽稱號: 2004年醫科院血液病醫院誠信個人

    核醫學室主要採用放射免疫技術,為臨床醫生對各種血液病的診斷提供十六項實驗指標。該實驗室開展的細胞因子全項檢測包括白細胞介素-Ⅰ、白細胞介素-Ⅱ、白細胞介素-Ⅳ、白細胞介素-Ⅵ、腫瘤壞死因子(TNF)等,項目齊全。諸多細胞因子的聯合測定對免疫應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應以及移植病人的GVHD發生具有一定的臨床診斷意義。該室開展的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檢測,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真/繼紅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腎性貧血等以及各種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病人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在國內同領域處領先地位。葉酸/維生素B12檢測採用美國DiaSorin公司提供的葉酸/維生素B12雙標記的放射免疫試劑盒,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對巨幼細胞性貧血、營養不良或消化道疾病的診斷提供可靠的臨床指標。腫瘤標誌物六項防癌聯合指標檢測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清鐵蛋白(SF)、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卵巢粘蛋白抗原CA-125、糖類抗原CA—50、糖類抗原CA-19-9,對癌症的早期發現及轉移瘤的診斷、腫瘤復發等為臨床醫生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該室每年還承擔大量外院、外地的會診標本,是其它醫院值得信賴的最終診斷依據。

    負責人介紹

    姓名:趙艷津

    職稱:主管技師

    職務:核醫學室組長

    社會兼職:醫院第十一黨支部組織委員,醫院分會文體委員

    畢業院校:天津師範大學生物系

    從事專業方向:臨床核醫學實驗室診斷技術

    研究成果:無

    發表文章:

    1.趙艷津等.血液病患者血清EPO水平測定及臨床意義.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5,12:63

    2.趙艷津等.抗磷脂抗體性流產婦女Th1/Th2型細胞因子水平初探.天津醫藥,2002 ,30(9):563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