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古暨三代經濟史

中國遠古及夏、商、西周三代社會的經濟發展,是遠古氏族先民和三代勞動者在生產實踐中艱苦奮鬥所取得的。這悠久漫長的歷程,為後來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也為古代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東方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遠古暨三代經濟史中國遠古暨三代經濟史

中國遠古西周三代社會的經濟發展,是遠古氏族先民和三代勞動者在生產實踐中艱苦奮鬥所取得的。這悠久漫長的歷程,為後來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也為古代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東方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受到自然條件的束縛和人類自身發展的限制,遠古社會的經濟進步非常緩慢。中國的舊石器時代經歷了上百萬年的過程,人類在山林洞穴中生活,群居雜處,以簡單粗糙的打制石器及棍棒為工具,從事採集和狩獵相結合的經濟活動,並逐漸掌握了用火的經驗,艱難開拓,休養生息,當時的生產力是極其低下的。目前,從中國北方邊陲黑龍江內蒙古到南方的雲貴高原廣東廣西福建,24 個省、市和自治區都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遺址和遺物。其中重要的遺址有:雲南元謀上那蚌北京房山周口店山西芮城西侯度匼河襄汾丁村陝西藍田公王嶺遼寧營口金牛山湖北大冶石龍頭安徽和縣龍潭洞貴州黔西觀音洞陝西大荔甜水溝山西陽高許家窯廣東曲江馬壩遼寧喀左鴿子洞寧夏靈武水洞溝等等。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產工具共同特徵是:石片石器始終占主要成分,其次是礫石石器和石核石器;以石錘直接打擊,單向反面加工石器的方法為主;刮削器、尖狀器兩類工具最為普遍,構成了中國舊石器製作技術的傳統。隨著採集和漁獵經濟的發展,刮削器和尖狀器又加工成更為複雜多樣的形制;砍砸器也是基本的工具之一,各遺址普遍有所發現;雕刻器出現較早,但數量和形制都不多;狩獵用的石球從早到a href="/wiki/%E6%AD%90%E6%B4%B2%E5%A4%A7%E9%99%B8">歐洲大陸那樣發達,許多遺址的發現表明,當地人們是用砍砸器來代替手斧進行生產勞動的。到了舊石器晚期,狩獵經濟已占據主導地位,人們製造石器的技術有所發展,開始使用間接打制方法,最終出現了典型的細石器,並發明了刮削和磨製骨質工具的技術,在一些骨器和牙、蚌製品上運用了鑽孔工藝,石鏃和骨鏃隨之出現了。弓箭的發明大大推動了漁獵經濟的發展,人們不僅能用採集的方法撈取水中的軟體動物,而且能捕獲較大的魚類,擴大了食物來源,同時也擴大了生產活動的空間範圍。正是在這種經濟發展出現重大變化的基礎上,中國大陸的許多地區先後進入了中石器時代

隨著末次冰川的消退和氣候、江河湖海水位的變化,大約在距今一萬二三千年到八九千年前後,中國遠古社會的

中國遠古暨三代經濟史狩獵
經濟發展到了中石器時代。這一階段氏族社會經濟形態主要是漁獵經濟,採集活動轉變成規模較大的強度採集(Intensive Collecting)並降到次要地位。打制石器由舊石器時代的粗大笨重改變成細小精緻,弓箭和骨柄石刀的發明及狗的馴養,是這一階段生產活動的巨大成就,遠距離跋涉以追逐獸群,則是中石器時代經濟活動的特點。這一階段的石器製造技術,稱為細石器工藝傳統。中石器時代獵人們在中國大陸留下的遺蹟,從東北、華北、西北到西南地區,大體上呈新月狀分布,在山東河南江蘇北部也有零星發現。

關於中國是否存在中石器時代,考古界尚有不同的看法。多數學者認為中國遠古社會也同歐美大陸非洲大洋洲一樣,經歷了中石器時代的發展階段,主要基於以下考慮:

①由歐洲學者根據舊大陸的考古發現而確定的“中石器時代”概念,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義。但由於時代的局限,不可能完全概括其它地區同一階段文化遺存的全部內涵和特點,因此這一概念所包含的內容需要根據考古新發現進行補充和完善;

②中國大陸已經發現更新世晚期以前的大量舊石器時代遺存,也先後發現了早於仰韶文化的許多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址,兩者之間明顯存在著一個過渡階段;

③在面積相當於整個歐洲、自然環境複雜、人類發展具有不同經濟區域特色的中國大陸,已經發現大批具備中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特點的遺蹟,但這並不等於說每一個地區都必然經歷過這樣一個發展階段;

④需要對以往的考古發現重新加以綜合研究,參照歐洲中石器時代的研究成果,對中國中石器時代文化的內涵及特點進行必要的限定,以便確立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展序列;

⑤中國是世界上原始農業最早出現的地區之一,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經濟初期階段還不十分明了,其淵源應該在中石器時代這一過渡階段中去探尋。

中國遠古暨三代經濟史原始農業
為此,大多數學者認為中國大陸許多地區存在過中石器時代。同世界上一切中石器時代發展狀況一樣,中國的中石器時代經濟活動發展方向也面臨著兩種不同的前途:其一,是獵人們在不斷遷徙、追逐獸群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河谷坡地比較優良的環境??度採集萌生了對某些植物的栽培,並開始馴化一些動物成為家畜,於是產生了相對穩定的定居生活和原始農業與畜牧業,成為最早出現在中國大地上的新石器時代居民;其二,是一些遊獵者始終在草原上、山林間過著遷徙不定的生活,不斷擴大著他們追捕野獸的範圍。雖然最終可能學會馴養某些動物,但一直沒有發明農業,也沒有穩定的定居生活。這樣,就使這些氏族部落延長了中石器時代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甚至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也沒有根本改變。

在上述背景下,中國的早期農業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首先發生了。大約在距今1 萬年左右,中國進入了新石器時代

自農業的產生至4000 多年前國家的出現,中國遠古社會的經濟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變化,經濟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新石器時代中國經濟是以農業為主的,漁獵經濟是農業的補充,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這一時代可以劃分成黃河流域的粟作農業和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兩大經濟系統,也就是“南北兩系”;根據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生產發展特點,又可以具體劃分出若干經濟區域。鑒於遠古的經濟狀況主要依靠地下埋藏的物質文化遺存來分析研究,根據考古發現,這些經濟區域主要有以下幾個:

①涇渭區 以涇水渭水流域為主,西抵黃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大夏河一帶,東至汾水下游及豫西地區。在這一區域內,農業經濟及畜牧業手工業的發展,經陝西白家文化甘肅大地灣文化,發展到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史家類型、西王村類型而至龍山文化,與周族的起源有密切關係;

②河洛區 以黃河中游及其支流伊河洛河流域為主,包括嵩山以東的鄭州開封許昌一帶。在這一區域內,農業經濟發展較快,從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裴李崗文化,到仰韶文化大河村類型、龍山文化的王灣類型,是一脈相承的,與商族的起源有一定關係;

③海岱區 以黃河下游及汶河、沂河、泗河、沭河流域為主,東及海、南至江蘇北部及淮北地區。中心在泰山、沂蒙山周圍。這一區域內從新石器時代較早階段的青蓮崗文化、大汶口文化到晚期的典型龍山文化,乃至進入青銅時代的岳石文化,經濟發展始終自成系統,獨具一格,史稱東夷,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也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④東北區 以遼河及其上游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教來河流域為主,兼及遼東山地和松花江、嫩江平原。這一廣袤的地域內經濟形態呈現出比較複雜的面貌,其中遼河流域農業經濟比較進步,但也活躍著一些以畜牧和狩獵為主的部落,偏遠的北方則農業經濟出現很晚,氏族聚落也不多。內蒙的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乃至青銅時代的夏家店文化,對當地的經濟開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⑤江漢區 以漢水中下游及長江中游一帶為中心,南及洞庭湖北岸,北到桐柏山、大別山地區。在這一區域內,從地處三峽的大溪文化和更早的一些遺存,到屈家嶺文化及龍山文化時期的各部落遺存,最終演變成青銅時代初期的石家河文化,對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並為中華民族重要組成部分的三苗、荊楚文明奠定了基礎;

⑥吳越區 包括長江下游的寧鎮地區、太湖周圍,南到杭州灣以南的寧紹平原,北抵江淮之間。在這一地域內,從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發展到新石器時代之末與青銅時代早期的良渚文化,自成系列,脈絡清楚,反映出江浙地區遠古社會經濟發展的日趨繁榮。在這個系統內,也有獨立色彩的寧鎮地區北陰陽營文化和巢湖一帶的薛家崗文化等,從而形成了後來共性明顯、特性各異的百越文化,也是環太平洋文化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⑦湘贛區 主要包括湘江流域至洞庭湖南岸、贛江流域至鄱陽湖南部一帶,西至沅江流域,東到懷玉山南麓,南抵粵北丘陵地區。這一地域內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也有較晚的山背文化、石峽文化,總的看來,由於自然環境多高山森林,地貌複雜,農業經濟不夠發達,漁獵經濟延續不斷,與其它經濟區相比,生產力比較低下;

⑧華北區 主要指太行山周圍地區,包括洋河、桑乾河、永定河、滹沱河、滏陽河流域,北至灤河一帶,南抵漳河兩岸。在這一區域內,有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和後來仰韶文化的後岡類型、大司空村類型、龍山文化時期的後岡類型等,而邯鄲澗溝遺址已表現出氏族制解體的面貌;

⑨川滇區 這一地區包括長江上游及其支流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流域,西到橫斷山脈的怒江、瀾滄江深山峽谷間,東到大巴山南麓。在這一區域內,崇山峻岭起伏不斷,峽谷幽深,水流湍急,許多氏族仍過著採集和漁獵的生活,只在成都平原等少數地區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生產;

⑩華南區 主要包括福建的閩江流域、廣東、廣西的西江流域、東江流域及南海沿岸地區。這一地域內遠古氏族文化遺存較少,農業不發達,有海洋經濟的特點。

在上述各個區域內,農業的產生和初期的發展狀況至今沒有考古資料可以確切地闡明,只是在一些地區有少量的

中國遠古暨三代經濟史狩獵和漁獵
發現,如華南的一些洞穴遺址。大約距今8000 年左右,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環渤海灣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部落開始出現,但是他們已從中石器時代走出了相當遠的一段路程。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中游的仰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展現了氏族社會的繁榮景象和人類經濟活動的生動畫卷;長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馬家浜文化則反映了與黃河流域經濟生產的不同色彩;北方的紅山文化更接近於黃河流域的特點,嶺南的石峽文化則與長江流域面貌相似。他們共同構成了中國大陸農業經濟的基本框架。

距今5000 年前後,中國的經濟發展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即龍山文化階段。這一時期,各地氏族部落集團紛紛向軍事民主聯盟的城邦制國家邁進,遠古社會到了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制陶術和玉器製作工藝成就特別突出,山東龍山文化的輪制黑陶和長江下游諸部落的玉器加工,都達到了純熟的地步。大多數經濟區域內,手工業已逐漸成為掌握不同技術的氏族成員專門從事的一些行業,從而促進了作為商品的物資交換的發展,使城市經濟的萌芽在集市貿易中出現了。社會的政治結構在經濟變化的基礎上劇烈動盪,各地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加快了速度,使文化面貌的同一性日趨明顯。在巨大變革中,黃河中下游的農業經濟處於領先地位,為青銅時代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約在公元前22 世紀,中國的歷史進入了夏代。由長期生活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的夏族創造的物質文化,考古界稱為夏文化。夏王朝建立後,夏代的歷史則不僅僅是夏族的歷史,而是中國各地不同部族的共同歷史。夏的統轄地域主要在黃河中游一帶,其周圍則林立著大大小小的城邦。夏代的經濟在龍山文化晚期的變革中發展較快,考古發現表明,夏代紀年內出現了一批規模較大的城址,不少聚落遺址和公共墓地出土的遺物都反映出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有了更大的發展,天文、曆法、銅器冶煉等科學技術的出現,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同時掠奪和兼併也使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戰俘和奴隸是物質財富的主要創造者,豐富的陶器、玉器、骨角器的造型藝術和裝飾藝術,則表現出設計者的聰明才智,體現出人類的進步與文明。

繼夏代之後,公元前17 世紀末中國歷史到了商代。商族把東方沿海地區的農業、手工業生產經驗與中原的科學技術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同時在更廣闊的空間範圍內發展了自己商品交易的特長,從而使社會經濟空前活躍起來。由於商代統治的地域更加擴大和生產規模更大,出現了比較固定的採礦、冶煉和鑄造青銅器的生產基地。造型多樣、圖案莊嚴神秘的大批青銅器皿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耕作新技術的推廣,不僅增加了糧食產量,而且使桑蠶業和紡織業、畜牧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造車和造船業的發展,促進了水陸交通的發展,同時也有助於物資的交換、生產技術的傳播和商品的交流;商代的玉器、竹木器、漆器、骨角器等手工業的全面發展,使社會經濟呈現出興旺發達的局面;在經濟發展和建築技術不斷提高的基礎上,黃河兩岸、大江南北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雄偉城市。雖然由於自然條件的制約,邊鄙地區還存在生產力低下、只知漁獵不知稼穡的氏族部落,但總的看來,商王朝統治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東方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11 世紀建立的西周,經濟的發展為更大範圍內的民族融合創造了條件。西周的經濟制度比較完善了,使全國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納入統治者巨觀調控的軌道向前發展。井田制的推行使農業生產成為規模較大、組織嚴密的集體勞動,把奴隸和自由民都束縛在土地上,農業仍然是人們的主要經濟活動;畜牧業和各種手工業的生產規模在商代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產品更加豐富;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不但擴展到長江流域,而且產品已分布到東北、西南各地的方國之中;西周的商業經濟更加發達,貨幣已在交換中越來越廣泛地流通,並成為財富的象徵,市場管理已形成制度,一部分統治集團的人物參與了市場經營和貿易活動,工商業者已成為一種有一定影響的社會力量。在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生產日益發展的形勢下,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日益激烈,公元前770 年,周室東遷,中國歷史進入了春秋戰國群雄爭霸的時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