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家龍門派內丹功

韓大夫欣然應允,賜我法名明一,並告訴我,半身不遂之病,練習靜功一定可以治癒,只要有恆心去坐,必然會生效驗的。 兩眼歸中守一,養於祖竅之內,勿勤勿怠,謂之安神祖竅,為煉性之所,立命之根。 鼻孔一呼氣,意引頭轉眼遂,從百會穴向右側身外邊走空間下降到會陰穴一停,眼往下看。

自 序

我叫張蘇辰,法名明一子,生於公曆1903年8月9日。自幼多病,身體消瘦,到十五六歲時病象更多,怔忡、心悸,記得十七歲那年的春天,每年午後身體發熱,到第二天早晨熱退。常請醫生吃藥治療,然一點效驗也沒有。偶購一本《因是子靜坐法》,照書中所講方法進行靜坐,果然有效,身體逐漸康健,只是沒有恆心,練習不太認真,病一好就不練了。三十歲成家娶妻,靜坐功夫斷斷續續沒有堅持下去,到四十六歲時,又患半身不遂症,不能行動,吃中藥無效。後有人告訴我,說中醫韓大夫教人靜坐法,能治各種病症,在無奈的情況下登門拜訪,叩頭認師,求他教我靜坐法,醫療難治之症。韓大夫欣然應允,賜我法名明一,並告訴我,半身不遂之病,練習靜功一定可以治癒,只要有恆心去坐,必然會生效驗的。從那天起我開始練內丹功,到如今已經九十多歲了,積累了不少經驗,提高了身體素質。為將此功法造福蒼生,撰成《明一子內丹功經驗談》(現改名為《中國道家龍門派內丹功》)公世,供醫療疾病參考用。這篇文章從築基功、煉元精化元炁功、煉元炁化神功、養胎神功等各階段方法、火候、經驗方面加以說明,請體弱多病的人療病驗證之。

一、築基功

吾師開始面授練內丹功的方法是:雙目中心安祖竅,煉祖炁歸根。兩眼歸中守一,養於祖竅之內,勿勤勿怠,謂之安神祖竅,為煉性之所,立命之根。每於靜坐之前,務要掃除一切雜念,寬衣松帶,身體不受束縛。及入坐時,身如槁木,心似寒灰,盤膝穩坐。左腿在外,右腿在內為陽抱陰。左手大指掐定中指頂上午位,右手大指進入左手內掐子位,右手在外,左手在內為陰抱陽,此名為子午八卦連環印。兩目半睜半閉,心意放在兩眼中間祖竅穴里,把心意放在使雙目向正中看,觀到祖竅穴內發脹,發緊,達到閉目的標準時,就閉目轉雙眼珠,在眼眶左邊升,右邊降,轉雙目眶的周圍4個9周,每1個9周一停,開眼一睜一閉,一瞬之間攝外光從祖竅入腦,為采陽光補充祖炁一次,4個9周計采陽入腦4次。再睜開雙目,轉雙眼珠,在雙目眶周圍,左邊降,右邊升,轉4個6周,每1個6周一停,閉目內視祖竅穴內元形一次,4個6周計閉目內視祖竅穴里元形4次。轉完眼珠,閉目內視祖竅穴里元形祖炁,涵養元形愈久愈好,何時感覺祖竅穴內會有元形之珠,再用意引無形祖炁向臍下照視,觀虛空不散,靜到無我無相時,就產生元陽真氣。這是修煉內丹的起步功夫。

我從此下最大的決心隔絕妻室。獨自一人,別居靜室,謝絕世事,行持靜坐功夫,規定每天子午卯酉4次,每次30分鐘,如是將近3個月,坐的時間逐步增加到1小時。以後每次入座後小腹漸漸發熱,然夢中泄精,小腹熱力消失。於是韓老師又傳我固精關門法。其練法是:手掐龍虎訣,左手中指點住右掌勞宮穴,右手中指點住左掌勞宮穴,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兩掌合扣一起,除左右手中指點住外,其餘各指都伸直。兩掌放在肚臍下,自然盤膝坐在床上,閉口舌頂上齶,鼻孔一吸氣,用真意將生殖器往回一縮,意引頭轉眼遂,從會陰穴向左側身外邊走空間,上升到頭頂百會穴一停,眼往上看。鼻孔一呼氣,意引頭轉眼遂,從百會穴向右側身外邊走空間下降到會陰穴一停,眼往下看。左邊升,右邊降為1圓周,一吸升一呼降為1次,如此4個9周,每二個9周一停,用心意將生殖器向上提縮,連提6 下,共提4個6下。再靜坐意守丹田 10分鐘,然後用右手掌捂在肚臍上,左手放在小腹底曲指記周數,右手圍繞肚臍劃圓,左邊升,右邊降,鏇摩腹表4個9周,再從右邊升左邊降,鏇摩腹表4個6 周,再用左右手捂在背後腰眼上,搓熱後把雙手帶脈左右一齊向前攏到肚臍一碰手。這叫關門上鎖再加封,每天晚睡時練此功一次,能防夢中遺精。我用此法果然有效,夢中不遺精了,可是又發現夜半子時以後生殖器發軟,於是又請教老師,韓老師又傳給我精氣回收法。這步功法叫安爐立鼎,其口訣是:前對臍輪後對腎,中間有個真金爐,十字街前安玉鼎,神炁之宅呼吸根。按道家傳統說法,鼎是雙目中心祖竅穴,爐是臍下真氣穴,實際鼎原無鼎,爐原無爐,是道家煉內丹假設的無形器具。鼎是煉先天真性之處,爐是煉精養氣之所。所謂精氣收回法,其實是煉精養氣之法,也叫煉精化氣法。具體方法是:靜坐時心無邪念而外陽勃舉,不等邪念發起、外陽勃舉發軟時,先提根,即用意力一提會陰穴,鼻孔吸氣,眼往上看,以神領氣,心意遂之,從會陰穴向後走尾間、夾脊、玉枕至頭頂百會穴一停,再一呼氣,眼遂著往下看,以神領氣心意遂之,從百會穴下來,走祖竅、絳宮、炁穴直達會陰穴。後升前降一圈,如此轉7周,外陽即可縮回,這叫采小藥。就這樣轉** 法**輪,日積月累,感覺身體比以前好多了,半身麻木症能舉動了,而陽物舉的次數越勤了。於是又請教韓老師怎么辦?老師又傳給我降龍法制之。具體方法是:用轉**法**輪7次外陽不倒時,原坐不動,立即凝神於會陰穴中,會陰一提,鼻子吸氣,意想從會陰穴提到丹田氣穴中,再用絳宮之氣下沉丹田中,這樣一提一降為一次,做7次,外陽立縮。經過練此3個月後,外陽又不縮回了,又請教老師,老師又傳伏虎法制之。具體方法是:此法萬勿輕用,達不到陽精破關射出之象,不能下手采煉。因精不發動,無精可采,必須有精動撞關現象,火候不老不嫩之時,才能用此法煉精化氣,上升補腦。在靜坐中發現此景,急速下手,用右手中指點住會陰穴,身軀向左側一歪,左腿半曲,右腿伸直成半躺半坐式,用鼻連吸三吸,頭轉眼遂,從會陰穴起,走左側身外空間,向上鏇升,升到頭頂百會穴一停,用鼻呼氣,連呼三呼,從百會穴下來,眼遂頭轉,向自身右側身外走空間,下降到會陰穴一停。再用鼻連吸三吸,由會陰穴向後走督脈三關,升到頭頂百會穴一停,用鼻連呼三呼,從百會穴向前走任脈三田,降到會陰穴。左升右降,後升前降為一次,這樣連轉7次,待精不動時,外陽縮小,即精已化炁,藥已歸爐。此時仍不徹手,身軀由半躺半坐而坐正,再用封固口訣,照前收回精氣法,連收3次,然後撤手撒指,下邊乾乾淨淨,將有形之精化為無形之氣,這就是煉精化炁法。

煉精化炁歸爐之後,還有煉外藥之法。煉外藥法是:入坐之後,用祖炁光向下照視氣穴15分鐘。鼻內一吸氣,神照意引,從會陰穴向後走,沿督脈上升到夾脊關一停(1秒種),再升到頭頂百會穴一停,眼向上看,為進陽氣。鼻內一呼氣,從頭頂向前降,到絳宮一停(1秒鐘),又降到會陰穴,眼向下看,為退陰符。一吸一呼為一周天,閉目轉4個9周,計36周,不許少於這個度數。

我經過練內丹功,3年將身體補足,全身疾病一朝痊癒,而且步履輕健,一舉足能走數十里路,也不覺疲乏。

功夫到此階段,築基功已完成,體質已完全恢復健康,我問老師為什麼先煉祖氣歸根呢?吾師說:二目中心內即是祖竅穴,為人身天地正中,是藏元始祖炁之竅。用功之時,兩眼歸中守一,養於祖竅之內,謂之安神祖竅。這是煉性之所,立命之根,舌尖頂在上齶,真氣聚於祖竅。眼觀此竅,耳聽此竅,念念不離此竅,忽然心清氣爽,浩氣暢於全身,一點真陽從中現出,此為玄關現矣。煉此性功,口中生出津液,待至不能容時,引頸吞人臍下氣穴中,用性光照視氣穴,這是性光之火,就能化生精液,精液積滿,外陽必舉,再用采精化氣補在身中,休質就能逐漸恢復健康。因此,煉祖炁歸根,是每天練功的主要課目,從築基功到高級功,都要煉祖炁歸根法。我又問老師,築基功有火候套用否?吾師說:築基功是有為的火候,如採藥時吸氣後升,用急促有聲的吸氣,用意念之力如舉重物,是武火武風;呼氣前降,用無聲的呼氣,用微意前降,是文火之風。用祖炁照視氣穴,意柔息微,自然噓氣,是文火溫養。

二、煉元精化元炁

築基功完成後,緊接著要修持煉元精化元炁功,這是因為元精藏於五臟六腑血液之內,是無形的精,只有在煉祖炁歸根照視氣穴中,靜極竅開時,會感到會陰穴有跳動,這是元精的產出之象,必須采精歸爐。具體采法是:急用真意提攝動處,一縮小腹,提引動處之氣,沿督脈上升於腦,急開目一睜一閉,用祖竅穴聚攝天光入腦,閉目聚視上下二氣合成一片,再用意引入口中,會同口液,用舌向後一吸。咽至臍下氣穴中,收存封固。這步採取法有嫩老之采,會陰穴跳動之采嫩,若會陰穴跳動時,及時採取,又覺及他事,心不急采,是為藥老。如果採藥正確,以口中有甘液落入氣穴中,是元精化生歸爐的驗證。如在功中有數次元精之動,要有數次採取,轉卯酉周天一遍,固丹封存,收功下坐。卯酉周天的轉法是:閉目意引從會陰穴向左側身外邊走空間上升於頭,從頭頂百會穴向右側身外邊走空間下降於會陰穴,為1周,轉4個9周,計36周,為進陽氣。再睜著眼轉周天,開目用意引從頭頂百會穴向身左邊下降走空間到會陰穴,身右邊上升走空間到頭頂百會穴,為1 周,轉4個6周,計24周,為退陰氣。左升右降36周,左降右升24周為一遍。

我在四十九歲時,如是練功近3個月,時刻警惕陽精走失,每晚睡時,煉固精關門法1次,以防夢中泄精。一日入靜後,忽然眼前陽光一閃,小腹內漸漸發熱,熱力一次一次地增加,小腹中似有沸湯,又過一段時間,小腹中突然震動,這股熱力,沖開背後脊骨末端,急縮肛門,熱力過了尾閭關,一度一度地上升,熱力升到夾脊關,停住不動,用意凝神聚熱,化關中陰氣,熱力撞過夾脊關上升,升到玉枕關又停止不動,用真意凝神聚熱,化關中陰氣,後腦骨震動3天,覺全頭脹大,後腦骨豁然而開,真氣盤鏇於頭頂,很用力地進入腦中,真性氣與真命氣合一在泥丸宮,口中化出金液,用舌向後一咽,金液從喉頭沿任脈下入氣穴中,轉卯酉周天一遍,收功下坐。經過近半年的靜坐,熱力依循上述路線不斷循環往復,一日夜半子時,小腹熱力又復震動,右手自動捂住睪丸,中指點在會陰穴上,這股熱力從丹四降入會陰穴,吸抽中指,向後進入尾間關內,在脊骨髓內,節節上升入腦,口中又化出金液,用舌向後一咽,咽過重樓,嘓嘓有聲地落入下丹田,這就是丹書上說的五龍捧聖髓通小周天運行景象。從此以後終年不生疾病。此後每次入坐,用祖炁照視氣穴入靜時,就出現真炁自轉**法**輪。一周一周運動不停,轉到口中上齶降下顆顆金液,如淋水之狀,就停止不轉了,味似甘露,徐徐咽下重樓,以祖炁光送入丹爐中,暢於四肢,美快無比。此是小坎離交姤運化元精之驗。

我練此功1年,生理上有些變化,身體上出現了輕、暖、冷、重、動、癢、澀、滑等現象,佛家稱為八觸,在我的體驗中,這八種感覺不是同時而發的,而是有先有後,如坐久覺身輕如羽,小腹發熱,就生動力跳動,俯仰,擺動,頭部擴大,身高丈余等。

三、煉炁化神

隨著二步功的深入,元精已煉盡,接著要修持煉炁化神功,達到氣與神合煉,使氣歸神。具體煉法是:入座後,用祖炁光在祖竅穴內懸照,照定在氣穴虛空境界中,輕輕寂照,綿綿看守,自然呼吸。使其不寒不熱,從容涵育,任其自運自化,口中生津,用乾坤相交咽下,如雨澤物。經過7日溫養,等待靜定,呼吸一停,大藥產生,呼吸不停,大藥不顯,煉到虛極靜篤,身如太虛,忽覺內氣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氤氳蓬勃之狀,與平常凡氣不同,這是經過神光照視,大藥產生之景。此景一顯,又覺內氣向丹田外圍擴展,充滿全身,又向丹田中心聚斂成珠,一散一斂,內氣成形,如火珠之形,含在丹田中,這是積久純陽之氣,自然養成大藥。忽覺眼前現出白光,這是第三次現光,是大藥養足景象,大藥出爐的時候到了。又覺大藥上衝下奔,丹田火熾,兩腎熱如湯煎,眼現金光,身涌鼻搐,口齒叩動。耳內有鳴,顯此景象是六根震動,急用心意守尾閭關,向後一引,大藥衝過尾閭直升泥丸。陽氣升到腦中,覺頭脹大,有蟻行之狀,全身有酥麻之感,急開目一睜一閉,攝天光從祖竅穴入腦,用神光凝聚腦中片刻。即行卯酉周天,閉目按眼眶周圍轉眼珠,從左邊升,右邊降,轉9周一停,開目攝天光入祖竅穴凝聚1次,如此轉4個9 周,共開目攝天光凝聚4次,為進陽氣。再睜著眼,按眼眶周圍轉眼珠,從左邊降,右邊升,轉6周一停,閉目凝聚祖竅1次,如此轉4個6周,閉目凝聚4次,為退陰氣。這樣轉眼珠,把大藥聚成一團,稱為先天真種子。此時大藥從腦中降入口中,一個圓陀之液,急用舌尖頂住上齶,緊閉口唇,以防滲漏,急用神光向下照視,凝神下照不動,以待真種自動下降,忽覺有鷲鳴之聲,降入中丹田,真種不動,有神光照視中丹田,含育15分鐘,再徐徐運行卯酉周天1遍,封爐下坐,這是采大藥過關服食煉法。這步功法的火候怎么掌握呢?用神光照視中下丹田,先存後忘,神息自定。

過關服食大藥後,怎樣繼續練功呢?吾師告知:入座之後,用神光照視中丹田為主,輕輕寂照,綿綿看守,不即不離,用文火溫養大丹,呼吸合,神氣交,伏氣於中丹田,守中致虛,一念不生,先存後忘,神氣合一,達到無極虛空之象。靜極生動,元氣如活龍遊動,從後升於腦,又從前降入下丹田,神光射入丹田,包含元氣,形成胎息,此時元氣與元神合一,大藥之炁化為元神。一點靈光升入祖竅穴中,照耀太虛之上。忽覺有兩股元氣從兩腳心沿雙腿外側升至尾閭關合成一團,沿背後升到夾脊關又分開兩股氣,沿雙上肢外側達到雙手指,又從雙指內側回到玉枕關合成一團,入於腦中,從腦降入口中,沿任脈落於中丹田,從中丹田下行到會陰穴,又分開兩股氣,沿雙腿內側降到雙腳心。如是一周一周的升降轉全身,口中生滿津液,咽入中宮,暢於四肢,美快無比。這種景象保持3月之久,達到有動有靜,靜則忘我忘形,進入入定狀態;動則真氣運行於全身內外,如在雲霧中一樣,一日有無數次的變化,真息循環不已,此為煉炁化神功夫。這步功夫,由有為過渡到無為,化氣為神,久而久之,本身內氣由微動到不動,身如虛穴,昏睡全無,元神煉成純陽功夫。

這步功夫的火候如何運用呢?吾師說:真意於如有如無之火候中,方是大周天的真火候,如有是神氣之定,如無是神氣在定。若是用意守,便著於有,著於有即起有之妄念。任其不照,則神氣離,就不是定了。但微有似存,若二氣存,神存二氣存,俱在定中,便是虛無的無上妙境,神氣合一,都定入一塊,就沒有火候了,真火候定而空,定空久定神通慧。

修持到這一步,體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做功中覺元氣從中丹田向兩腰間鏇動,橫行帶脈,左右轉各36次,又從身前後上下繞圈,約轉4個9周,最後從上丹田降下一個氣團,隆隆有聲地落入中丹田,全身內氣向中丹田聚斂,如磁石吸鐵,聚成元形之物。真氣離體轉,左鏇右轉,細雨如珠,真氣遍體,如痴如醉。恍惚杳冥之中,不知有人我之相,天地之形色,人天合一境,一氣貫乾坤。

四、十月養胎

胎息經》云:“胎從伏氣中結”。即指結胎神必須常伏氣臍中,守其神於臍內,神氣相合而生胎神,胎神結成,乃生陽神,是道家內丹功的正途。具體煉法是:入座後,用祖炁靈光照視中丹田,心意系在氣穴虛空中,自然呼吸,口中上齶降下津液,咽入中丹田,以意暢送四肢。再從雙足向上提縮陽關,前後各升於腦,如此一回,即行卯酉周天一遍,收固丹形,速以凝靜入定,此是金液還丹之妙。如此練功3個月,自然出現神炁凝定,相合相化為一,而生胎氣,伏於中丹田,進入胎息。此是初級養胎功。

《胎息經》云:“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為之生,神氣離形為之死”。說明神氣合一,互相不離,那么怎樣使神氣不離散呢?具體煉法是:入座後,用神炁靈光照視中丹田虛境,守中致虛,一念不生,使靈光常覺常照,這是神炁不離散,保住養胎之景。養胎全憑寂照,如失去寂照,則二氣不暢旺,二氣不暢旺,則不能資養胎神,所以寂照為養胎之本。胎息常住於身中,每到杳冥混沌時,天機自動,丹田真氣上沖,飛上泥丸,腦中生陰,化為玉液,降入口中,如冰片之香,咽入中丹田,要勒陽關,從會陰穴提入丹田,以固丹形。如此每回皆運卯酉周天一遍,即凝神入定,守中抱一,這是養胎中級功。

高級養胎功4個月煉法:入座之後,用祖光照視中丹田虛空境界,把元神定在胎炁中,炁包住神,神炁相結,心意寂照不動,祖光照定胎中,要念念在胎中,非言語之念,而是息定之真念,胎中定力,在乎一念之誠,心無妄想,守中抱一,這樣自然陽氣日旺,溶化神之陰,陰神自然漸漸消滅,定功漸純,功夫到此,神歸小定,胎炁伏於中丹田,達到真養胎景象。

吾在修煉養胎功時,達到整夜不下座,因靜定之極,內氣不動,外氣不入,神氣合一,混沌無知。老師說:小靜一日不下座,中靜三日不下座,大靜七日不下座,不可疑為坐化,而是神氣歸根復命之時,結胎養陽神之象,若不能入定歸於虛無之中,永無結胎之理。

養胎的火候如何運用,神光懸於祖竅穴中,寂照中丹田虛無之後,若存若忘,以文火養之,全在有覺無念之間。有念則火爆,無覺則火寒,火寒則有鼻流濁涕之危。總以誠意不散,含光默默,神光照定胎中,是養胎真火候.若能凝神入定,靜養胎炁,深入混沌,而胎炁方能凝成胞胎,口中生出津液,緊閉口唇,以防滲漏,意送中宮,急凝神入定,以引結胎之火。若不凝神入定,則胎息無主而不靈,後雖入定行火,終不得號為靈胎。或入定而定中神馳,時離時合,難得養胎果滿,因此煉意還虛非常重要,把意煉成心死神活,到養胎之際,就無乍離乍合之患了。

五、神出竅

我的修持功夫尚未達到此境,不寫實踐情況,僅把老師口傳之訣公布於世,以供後人練功驗證。出神口訣是:念動向太空,日月廟門開,推情合性轉,二光相遇獻。把胎神遷到祖竅穴記憶體養,不用照視之功,只用虛心住於無,在祖竅穴內涵養胎神,這是止火養胎神,如不止神光之火,胎兒有火焚之危。必須一心主靜,萬緣俱息,外想不入,內想不出,終日混沌。如此涵養胎神,養到忽顯月光內有雪花紛飛,速念五炁朝元法:唵嘛呢叭彌,在肚臍周圍念之,將心脾肺肝腎之氣,轉動合一,由尾閭過夾脊、玉枕至泥丸,出祖竅,上沖百會空中是一吽字,往上一看,將二目一睜,隨吽字撞出頭頂。吽是心意動,不是口念出來的。五炁若足,自有金光由下而升上,遇性光合一,二光合一,即是天上真陽光遇地下真陰光合一,從中生出胎神,二目慢慢望下一閉,心意輕輕望下一跳,身外有身了。

因胎神氣體尚嫩,一出速要收回,將金光一轉一吸,收歸泥丸,金光與性光混合為一,胎神就回到腦中,靜定7日之後,再復出。這樣7天出1次,調出鏇入,習練半年之後,3日可出1次,1年之後,1日可出1次,只在身邊運動,不可離開色身;2年之後,室內室外,可以離開色身;3年之後,可以調神出門,由近及遠,演習純熟,神體老練,不至迷失。

六、煉神還虛

煉真空口訣:丹事雖完猶有工,冥心靜坐洞天中,忘形入定九年滿,打破虛空才算空。具體煉法:入座之後,閉目不用神光之火照視,只用心意涵養祖竅穴內虛空境界,用心意把陰神收入泥丸,不令其出宮,如雞抱卵,安眠不動,必須將知覺之心都泯去,百思無存,萬慮全消,使丹田裡交會的神鏁,任其自動、自調、自溫、自煉,我惟致虛守寂,純任自然,神入氣中而不知,氣走身外而不覺,如此烹煉,自有丹杳之氣上沖百脈,遍體薰蒸,這就是神生氣的境界。又覺轉神日長,智慧日開,清淨微妙,精瑩如玉,這是氣生神的境界,如此神氣交養,兩兩相生,靜養9年,陽神真光養足而陽神之光兀兀騰騰,從內竅透出身外,由大竅貫入小竅,無內無外,無大無小,透頂透底,竅之光明,天地萬物都照耀於神光之中了。

結 語

內丹功是道家的一套治病、保健、益壽的完整功法。性命雙修,修身修的是此鏁,參禪打坐煉的也是此鏁,成道也是此鏁。下手採藥,性命雙修煉出此鏁為玄關,又為真性,是這個○,煉出法身也是這個○,本來面目也是這個○,虛空也是這個○。這個○是什麼?是天地人身萬物真陰陽之鏁,煉至純陽真鏁,成為這個 ○,才是真我,才是真性命,才是不壞的真體,才是不生不滅的元神。因此先修兩隻眼睛,因目光是全身中的陽光,把雙目聚在祖竅穴內,就是陰陽神鏁相交,生出這個○是祖鏁之光,用它照視氣穴中,就化陰生陽,氣暢血融,各種疾病不藥而愈,人體恢復健康,所以修身先修祖鏁,煉丹也是煉祖鏁,成道也是祖鏁。

注釋:鏁(suǒ)古同“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