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歷史延革

點擊查看大圖
華南植物研究所前身為國立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學家陳煥鏞院士創建於1929年。1954年改隸中國科學院,同時易名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華南植物園由陳煥鏞院士等創建於1956年,同年還創建了鼎湖山樹木園(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創了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的先河。華南植物園和鼎湖山樹木園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2002年12月,中國科學院作出“兩所三園”戰略調整,撤銷華南植物研究所建制,改為華南植物園建制。2003年9月11日,經中編辦批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易名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華南植物園的發展方向是:在創建與國際接軌一流科學植物園的同時,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圍繞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環境與生態安全、物種的演化形成與維持、植物資源儲備與可持續利用,進行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研究,建設成為我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科學知識傳播的重要基地,並在恢復生態學與系統演化植物學領域發展成為具高水平的研究單位。
華南植物園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南亞熱帶植物園,擁有遷地保護園區和就地保護園區,其中位於廣州的遷地保護園區(即人們通常所稱的狹義的“華南植物園”)占地面積為333公頃,建有木蘭園、姜園、蘭園等30餘個專類園,保存活體植物11,000餘種;位於廣東肇慶的就地保護園區(即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占地面積1,133公頃,保護植物2,400餘種。園內還擁有館藏標本100萬餘份的標本館,有收藏專業書刊達16萬餘冊的圖書館,並擁有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氣象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總有機碳分析儀、螢光/磷光/發光分光光度計、光合作用儀等大型儀器設備以及計算機信息網路中心等支撐系統。
華南植物園現有鼎湖山和鶴山兩個國家級野外台站,即廣東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台站和廣東鶴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自1959年以來還持續建設小良熱帶海岸帶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定位研究站;2006年又與貴州科學院共建貴州省普定喀斯特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2004年成立“廣東省數字植物園重點實驗室”,2005年加入廣東省和廣州市聯動的“熱帶亞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庫建設”行列。
全園現有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植物學、生態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碩士學位授予點4個(植物學、生態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以及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每年為國家培養輸送大批高級科技人才。

代表作品

在生態學、系統演化植物學、植物資源與生物技術、園林園藝及科普教育等方面,華南植物園具有豐富的研究積累和人才優勢。1954年以來,編撰出版了《中國植物志》、《中國植被》、《熱帶亞熱帶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生態學研究》等專著300多卷(冊);發表論文4000多篇。1978—2006年間共發表CSCD論文2305篇,發表SCI論文479篇,包括在《Nature》和《Science》等國際著名雜誌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共取得353項研究成果,其中171項獲各類科技成果獎勵246次,包括193次省部級以上獎勵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申請各類專利50件,授權29件。
華南植物園與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大學、研究機構和民間組織保持良好的科技合作關係;主持召開了多次國際學術會議;與世界100多個植物園(或樹木園)有種子交換業務。
除開展科學研究外,華南植物園還開展植物保育、科學傳播和植物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工作。例如,為了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培養公眾的愛國情操,華南植物園建設了科普信息中心等多個科學傳播場所和愛國科學家雕塑徑等多個愛國主義教育設施,開展了一系列公眾教育理論、方法與實踐研究,每年舉辦多次科普培訓活動。這些舉措也使得華南植物園已經成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等各級政府和機構共建的知識傳播基地,也已成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示範點,並榮獲“全國科普活動日先進單位”等10多項榮譽。每年參與科技教育和愛國教育的遊客達50多萬人次。
中國科學院、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於2002年底開始了共建華南植物園工程。共建工程以“科學的內涵、藝術的外貌、文化的底蘊”為建設理念,以“人民滿意、專家滿意、政府滿意”為目標。通過三方共建,全園的基礎設施、園林景觀、科學內涵等各方面都得到顯著改善和提高,為華南植物園成為世界一流植物園、成為人與自然完美和諧的典範奠定了良好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