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獸醫史

從西周到春秋,中國獸醫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漢代以後,中國獸醫學在前階段發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體系。 宋、元時期,中國獸醫又有進一步的創新和提高。

中國獸醫史

正文

中國獸醫學在歷史上曾對保障畜牧業的發展做出過貢獻,對一些國家獸醫學的發展產生過影響。其發展過程大體可分以下幾個階段:
起源 中國獸醫學的起源可追溯到野生動物被馴化為家畜的時期。約在1萬年以前,人類在開始發展畜牧業的同時,便開始了對家畜疾病的鬥爭。火和石器、骨器被套用於戰勝人畜的疾病,導致了溫熱療法、針灸術以及其他外治法的起源。內蒙古多倫縣頭道窪新石器遺址中出土的砭石,經鑑定就具有切割膿瘍和針刺兩種性能。中國最早的藥物以植物為主。獸醫藥物一般認為是在人體用藥的基礎上,加上對動物的直接觀察而開始被套用的。中國在原始社會已出現家畜圈養。如陝西半坡和姜寨遺址(屬仰韶文化)都發現有用細木柱圍成的圈欄,其中堆積有很厚的畜糞。這不僅標誌著中國的畜牧業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且說明當時也已有了一定的關於家畜衛生防護的知識。
早期發展中國獸醫技術的早期發展與以及、羊等家畜的用途日受重視有關。殷商時因馬已用於拉車和騎射而開始注意馬病。如甲骨文中便有“貞多馬亞,其(有)”等字句,其中“亞”讀為“惡”,是馬有疫病的卜辭;同時還有人畜通用的病名,如(體內寄生蟲)、(齒病)等。當時豬圈、羊牢、馬廄的出現,反映了對家畜護養的進步。此外,甲骨文中還發現有“”等牡豬的象形字,其字形中象徵生殖器的筆畫是斷離的,許多學者釋為去勢的公豬,說明當時已有原始的閹割術。
從西周到春秋,中國獸醫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據《周禮·天官》記載,西周時已設有專職獸醫診治“獸病”和“獸瘍”,並已採用灌藥、手術及護養等綜合醫療措施。在家畜去勢術方面,有關文獻記載的有“豶”(指去勢的公豬)和“攻特”(即之,指馬去勢)等。在嚴重為害家畜的疾病方面,有“瘈狗”(指狂犬)、“蠡”(指家畜疥癬)、“玄黃”(指馬黃病極而變色)、“瘏”(指馬疲不能行進之病)等。《周禮》中還有“內饔……辨(肉)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等記載,可認為是肉品檢驗的開始。
奠基時期 從戰國到秦、漢,是中國獸醫學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戰國時期出現專門診治馬病的馬醫。有關家畜疾病的記載也更多,如“牛瘍”、“羸牛”(指瘦弱牛)、“馬肘潰”、“馬膝折”、“馬”等均有出現。《晏子春秋》中還有馬中暑的記述,說:“大暑而疾馳,甚(重)者馬死,薄(輕)者馬傷”。《莊子》所載“絡馬首、穿牛鼻”,說明當時已有穿牛鼻繩的技術。這一時期對獸醫學的發展具有奠基意義的是《黃帝內經》一書的問世,也為中國獸醫學提供了基本的理論指導原則。漢代出現的《神農本草經》,收載藥物365種(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又提供了中國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藥學專著,其中提到的“牛扁(藥名)殺牛虱小蟲,又療牛病”,“柳葉主馬疥痂瘡”、“梓葉擣(搗)傅(敷)豬瘡”、“桐花主傅(敷)豬瘡”等,都是關於獸用藥物功效的記述。此外,漢代名醫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等書,充實與發展了前人辨證施治的原則,也可為獸醫臨證所借鑑。所有這些中國醫學和藥物學上的重大進步,都有力地促進了漢代和以後中國獸醫學的迅速發展。如:漢簡中已記載有獸醫方劑,並開始把藥作成丸劑給馬內服。漢代將鐵制的九針、金針和銀針用於針灸,並有針藥配合治療獸病的記載。河南方城漢墓中出土有“拒龍閹牛圖”,說明中國在1800多年前已有牛的“走法”。漢代已知用革制的馬鞋(鞮)進行護蹄和為馬削蹄。《漢書·藝文志》載有《相六畜》三十八卷,同時還出現《馬經》和《牛經》;除《馬醫》外,還出現“牛醫”等。
學術體系形成時期 漢代以後,中國獸醫學在前階段發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體系。晉代名醫葛洪在其所著《肘後備急方》中提出治六畜諸病方,其中有關於馬驢十幾種病的療法,如用黃丹術治“脊瘡”,用灸熨術治“馬羯骨脹”,用“直腸入手”技術治“胞轉”,並指出疥癬有蟲等。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一書中的畜牧獸醫專卷,載有家畜26種疾病的48種療法,其中掏結術、削蹄法(治漏蹄)、豬羊的閹割術以及關於家畜群發病的防治隔離措施等,反映了當時的獸醫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此後,獸醫學專著大量湧現。先是有問世於梁代的《伯樂療馬經》。至隋代,關於畜病的診治、方藥及針灸等已均有專著。如《隋書·經籍志》就記載有《療馬方》一卷、《伯樂治馬雜病經》一卷、《俞極撰·治馬經》三卷、《治馬經圖》二卷、《馬經孔穴圖》一卷、《雜撰馬經》一卷以及《治馬牛駝騾等經》三卷及目一卷等。
中國的獸醫教育始於唐代。唐神龍年間太僕寺中設有“獸醫六百人,獸醫博士四人,學生一百人”。唐貞元時,日本獸醫平仲國等到中國留學。約在唐開成年間編著的《司牧安驥集》,對於中國獸醫學的理論及診療技術有比較系統的論述,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獸醫教科書。為保障畜牧業的發展,唐代還制定了有關畜牧獸醫的法規,如唐律規定“諸乘官畜產,而脊破領穿、瘡三寸,笞二十”,以及“……傷重五日內死者,從殺罪”等。唐高宗時頒布的《新修本草》,收載藥物844種,可稱是中國古代較完備的一部人畜通用藥典。唐代少數民族地區的獸醫學也有很大發展,如西藏有《論馬寶珠》和《醫馬論》等著作,新疆出現《牛醫方》等。
宋、元時期,中國獸醫又有進一步的創新和提高。宋代曾設定“收養上下監,以養療京城諸坊、監病馬”;並規定“凡收養病馬……,取病淺者送上監,深者送下監,分十槽醫療之”,這是中國獸醫院的開端。以後又規定將有“耗失”的病馬送“皮剝所”。“皮剝所”可說是中國最早的家畜屍體剖檢機構。宋代還出現了中國最早的獸醫藥房,如元《文獻通考》載有“宋之群牧司有藥蜜庫……,掌受糖蜜藥物,以供馬醫之用”。當時由於印刷術的改進和造紙業的發達,獸醫著作也更為繁榮。見載於《宋史·藝文志》的就有《伯樂經》、《安驥集》、《賈躭獸醫經》、《明堂灸馬經》、《相馬病經》、《療駝經》、《師曠禽經》等。此外,王愈撰《蕃牧纂驗方》,載方57個,並附針法。至元代,獸醫卞寶(卞管勾)著有《痊驥通玄論》,其中“三十九論”、“四十六說”,對於家畜臟腑病理及一些常見多發病(尤其是結症及跛行等)的診療,進行總結性的論述。
衰落時期 宋、元以後,中國獸醫學由盛極而趨衰落。但明代在獸醫教育和獸醫學著作方面還有所建樹。明政府曾幾次培訓基層獸醫,如英宗時(1438)規定“每群長(管馬25匹,以後增為50匹)下,選聰明子弟二、三人學習獸醫,看治馬病”。著名獸醫喻本元、喻本亨編著的《元亨療馬集》,理法方藥俱備,內容豐富多彩,是國內外流傳最廣的一部中獸醫學代表著作。此外,有關馬、疾病的醫書也出現過不少。明代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不但為人醫,也為獸醫提供了極其豐富的醫藥知識。至清代,獸醫學的發展就極為緩慢。雖有著述,但主要是對《元亨療馬集》一書進行的改編、選輯和充實,如1736年李玉書曾對《元亨療馬集》進行了增刪,1800年傅述風進一步補充了《元亨療馬集》所附《牛經》中的不足等。鴉片戰爭以後,民間對中國傳統獸醫技術仍有所整理和總結,如李南暉(號青峰)編著的《活獸慈舟》一書(1873)對黃牛水牛、豬、馬、羊、等家畜的 240種病症均有論述,並收載方劑(包括單方)700多個;《豬經大全》(1891)有48種豬病的療法,並附病狀圖,後成為傳統獸醫學中唯一被保存下來的豬病學專著等。但總的說來,隨著中國社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獸醫學的發展陷入了困境,傳統獸醫學尤其受到歧視而甚少進展。
20世紀以來 西獸醫學傳入中國的時間可追溯到20世紀以前;但有系統的傳入則以1904年在保定成立馬醫學堂為開端。從此中國便有了中、西獸醫學之分。從西獸醫學的發展看,繼馬醫學堂(1907年改為陸軍馬醫學堂,1912年又改稱陸軍獸醫學校)開始培養西獸醫人員之後,又陸續出現了一批獸醫科系和專門學校,其中有東南大學畜牧獸醫系(1912,南京農學院畜牧獸醫系的前身),北京農業專門學校畜牧獸醫科(1914,北京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的前身)、上海獸醫專科學校(1931)、江西獸醫專科學校(1936)、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畜牧獸醫系(1936,西北農學院畜牧獸醫系的前身)、廣西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1939)、英士大學畜牧獸醫系(1941)、中山大學和聖約翰大學畜牧獸醫系(1943),以及蘭州獸醫學院(1946)等。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共培養專業人員約3000餘人。這一時期出國學習獸醫者也日漸增多,1907年便有人赴日本學習獸醫;此後又有較多的人相繼赴歐美留學獸醫專業,但學有專長回國者不過幾十人,在當時條件下也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在獸醫生物藥品製造和獸疫防治方面,1924年北平中央防疫處首創馬鼻疽診斷液和犬用狂犬苗成功;此後,青島、上海、廣西、南京、四川、浙江和江西等地有關機構以及抗日戰爭期間設立的軍馬防治所等,也於30年代先後進行了血清和疫苗的研究、製造。40年代,抗日戰爭後方各地又有各種獸醫防疫機構的設立。在獸醫學術活動方面,1936年成立中國畜牧獸醫學會;1935年起先後有《中國畜牧獸醫季刊》、《獸醫月刊》的創辦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40年代也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取得了諸如製造牛瘟血清疫苗、分離豬瘟病毒等方面的成就;1947年在晉察冀魯豫邊區建立的北方大學農學院(1948年併入華北大學)中開設了畜牧獸醫系和專修科,並開展了對於中獸醫學術的總結整理和研究工作。但中國大部分地區在當時的條件下,傳統獸醫和西獸醫都未得到應有的發展。因而獸疫橫行,僅1942年冬青海牛瘟流行就使牛死亡數約達百萬頭之多。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獸醫學停滯落後的局面才得以根本改觀,從此逐漸進入了中西獸醫結合、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階段。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