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是中國民俗學會下屬的二級學術研究機構。中心秘書處設在陝西省西安市福客民俗文化投資有限公司。

中心簡介

 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全稱為:中國民俗學會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為了便於相對獨立地開展工作,簡稱“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中心依託中國民俗學會智力資源優勢,營造學術研究和交流的和諧環境。積極研究借鑑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經驗,開拓民俗文化產業省際、國際合作空間。促進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發展。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中國民俗學會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外文名:FolkcultureIndustriesReasearchCenterofChina
簡稱: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外文縮寫:FIRCC

 人員構成

中心主任:劉德龍。
中心副主任:劉曉春、張廷興、張朝敏、陸建芳、趙宇共、陳華文、唐仲山、梅聯華。
中心秘書長:張朝敏(兼)。

中國民俗學會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章程(草案)
組織目標依託中國民俗學會智力資源優勢,營造學術研究和交流的和諧環境。積極研究借鑑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經驗,開拓民俗文化產業省際、國際合作空間。促進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發展;
在政府和相關民俗文化產業、文化企事業單位相關聯繫人之間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加快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步伐,積極促進文化強國建設;
加強會員之間的聯繫、交流與合作,力促民俗文化產業資源整合最佳化的效益最大化,共同打造中國民俗文化產業鏈;
大力推進民俗文化產業的信息化、市場化、集成化、優質化和現代化,積極拓展國內外民俗文化市場,提高民俗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業務範圍挖掘和整合民俗文化產業資源、項目開發和市場前景的調研和預測;
舉辦專家論壇,召開學術會議,出版學術期刊,翻譯、評介國外民俗學著作為全國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舉辦培訓班及組織田野調查等方式培養民俗學人才。
組織結構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中心主任做為最高決策人,全面負責本中心工作。中心設立辦公室,協助中心主任開展日常工作。
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中心主任做為最高決策人,全面負責本中心工作。中心設立辦公室,協助中心主任開展日常工作。
中心設主任一名,全面負責中心工作。具體職責:主任是本中心最高決策人,由國內著名民俗專家擔任,對中心學術研究活動進行指導、評議和裁決。具體職責包括:1.審議中心的科研發展規劃、研究方向的凝鍊;開展重大項目的檢查驗收;2.組織中心學術成果的評價和獎勵;3.指導中心開展學術交流活動;4.審定中心隊伍建設和發展規劃,任免研究中心管理人員;5.開展學術道德教育活動,裁決學術糾紛。6.審查通過研究中心的各種規章制度;7.審核、批准中心研究人員的申請;8.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中心設立辦公室,負責中心日常工作,具體職責:中心辦公室是中心進行科學研究、對外合作和社會服務的綜合保障部門,下轄行政部、編輯部、培訓部、網路部等部門。具體職責包括:
主要事件2013年11月16日,中國民俗學會成立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暨2013年年會在西安召開,大會宣布中國民俗學會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成立。並公布組織人員名單等。
2013年11月16日上午,新成立的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舉行第一次工作會議。與會人員有: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山東省民俗學會會長、中心主任劉德龍、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葉濤、中國民俗學會理事中心秘書長張朝敏等。與會人員就中心如何開展工作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有益的討論。
2013年11月16日,13:00—14:15,中國民俗學會成立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暨2013年年會,第三分會場討論,以“民俗文化產業的理論與實踐”為題,由中心秘書長張朝敏主持並講評。參與討論者極其論題有:張祖群《當前文化產業比較初步研究:六種典型模式比較》、劉德龍《春節民俗:德育教化與產業開發的資源富礦》、段友文《論古村落傳統文化資源與創意產業的深度融合——以山西省萬榮縣閻景村為例》、韓平德《民俗文化“魂”與“體”相結合的辯證關係——簡述青島漁鹽古鎮韓家民俗村》、高健《民族旅遊中的神話——以中國佤族司崗里為例》。

中心章程

中國民俗學會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章程(草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中心名稱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全稱為:中國民俗學會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為了便於相對獨立地開展工作,簡稱“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英文譯名:FolkcultureIndustriesReasearchCenterofChina(英文縮寫:FIRCC)。
第二條中心性質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是隸屬於中國民俗學會的非獨立法人機構,接受中國民俗學會的領導。
第三條本中心宗旨中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宗旨如下:
1.依託中國民俗學會智力資源優勢,營造學術研究和交流的和諧環境。積極研究借鑑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經驗,開拓民俗文化產業省際、國際合作空間。促進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發展;
2.在政府和相關民俗文化產業、文化企事業單位相關聯繫人之間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加快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步伐,積極促進文化強國建設;
3.加強會員之間的聯繫、交流與合作,力促民俗文化產業資源整合最佳化的效益最大化,共同打造中國民俗文化產業鏈;
4.大力推進民俗文化產業的信息化、市場化、集成化、優質化和現代化,積極拓展國內外民俗文化市場,提高民俗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四條本中心辦公地址西安(XX省XX市XX路XX號,郵編:710061)。
第二章任務和職責
第五條任務職責本中心任務和職責如下:
(一)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
1.對民俗文化產業資源進行挖掘和整合、項目開發和市場前景的調研和預測;
2.舉辦專家論壇,召開學術會議,出版學術期刊,翻譯、評介國外民俗學著作為全國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3.舉辦培訓班及組織田野調查等方式培養民俗學人才。
(二)實務
1.開發民俗類文化產品,立足現有的民俗文化資源,包括中國民俗文獻資料與田野資料。對優秀的圖片、文字、視頻等進行策劃、編輯、出版、發行;
2.承接民俗文化產業投資管理、企業策劃、信息諮詢、智慧財產權及研究項目轉化等業務。
第三章組織機構與管理及其職能
第六條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中心主任做為最高決策人,全面負責本中心工作。中心設立辦公室,協助中心主任開展日常工作。
第七條中心設主任一名,全面負責中心工作。具體職責如下:
主任是本中心最高決策人,由國內著名民俗專家擔任,對中心學術研究活動進行指導、評議和裁決。具體職責包括:
1.審議中心的科研發展規劃、研究方向的凝鍊;開展重大項目的檢查驗收;
2.組織中心學術成果的評價和獎勵;
3.指導中心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4.審定中心隊伍建設和發展規劃,任免研究中心管理人員;
5.開展學術道德教育活動,裁決學術糾紛。
6.審查通過研究中心的各種規章制度;
7.審核、批准中心研究人員的申請;
8.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八條中心設立辦公室,負責中心日常工作,具體職責如下
中心辦公室是中心進行科學研究、對外合作和社會服務的綜合保障部門,下轄行政部、編輯部、培訓部、網路部等部門。具體職責包括:
1.統籌負責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履行綜合協調、公文管理、印章管理、會議管理、內務管理等職責;
2.統籌、策劃、編輯、出版民俗文化產業類出版物;
3.承接民俗文化產業等領域人才培訓等;
4.負責民俗文化產業網路建設與宣傳。
第四章研究人員構成及權利與義務
第九條研究人員
本中心的研究人員為研究員和高級研究員。中心的研究員由中心聘任,任期四年。凡具備以下條件者均可以成為中心研究人員。
(一)擁護本中心章程;
(二)有選聘本中心的意願;
(三)在民俗文化產業領域作出突出的成績並有一定的影響:
1.具有高級以上職稱,工作業績突出的各級民俗文化產業研究者。
2.從事民俗文化研究五年以上,在民俗學理論研究方面取得優異成績並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
從事民俗文化產業的從業者,在業界具有一定的示範帶頭作用。
4.其他從事和熱愛民俗文化產業研究的人員。
5.特別優秀者由中心聘為高級研究員。
第十條研究人員加入中心程式
研究人員加入中心程式如下:
(一)個人寫出受聘申請書;
(二)提供民俗文化產業相關作品或論文,以及所獲得的學術成果證明檔案;
(三)提供中心要求的學歷證書;
(四)經中心審查後,頒發研究員或高級研究員證書。
第十一條研究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一)研究員有如下權利:
有優先提供研究課題及接受研究任務的權利。
參加中心舉辦的學術及其他活動。
得到中心在學術研究和產業領域方面所給予的指導、幫助和資助。
4.對中心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5.受聘自願,解聘自由
()(二)研究人員有如下義務:
1.遵守中心章程。
2.執行中心作出的決議。
3.完成中心下達任務。
4.宣傳本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
第十二條研究人員的延續與解聘
研究員或高級研究員能夠履行相關義務即可延續成員資格。研究員或高級研究員觸犯法律、法規和嚴重違犯本本中心章程者,經中心主任工作會議審議決定,可在任期內解聘。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三條本章程解釋權歸本中心。
第十四條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大事記

2013年11月16日上午,新成立的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舉行第一次工作會議。與會人員有: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山東省民俗學會會長、中心主任劉德龍、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葉濤、中國民俗學會理事、中心秘書長張朝敏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民俗文化產業專家和民俗文化產業從業者等。與會人員就中心如何開展工作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有益的討論。2013年11月16日下午,中國民俗學會成立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暨2013年年會,第三分會場討論,以“民俗文化產業的理論與實踐”為題,研討會由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中心秘書長張朝敏主持並講評。參與討論者極其論題有:
張祖群《當前文化產業比較初步研究:六種典型模式比較》
劉德龍《春節民俗:德育教化與產業開發的資源富礦》
段友文《論古村落傳統文化資源與創意產業的深度融合——以山西省萬榮縣閻景村為例》
韓平德《民俗文化“魂”與“體”相結合的辯證關係——簡述青島漁鹽古鎮韓家民俗村》
高健《民族旅遊中的神話——以中國佤族司崗里為例》
2014年4月9日,中國民俗學會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網站試運行。網址為:http://fircc.folkw.com/。該網站設立中心簡介、中心動態、組織機構、組織職能、研究人員、科研成果、聯繫我們等多個板塊,系統介紹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的概況、職能以及動態等,致力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產業研究的學術交流網路平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