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毛蝦

中國毛蝦

中國毛蝦是屬於節肢動物門的一種中國動物,體形小,側扁,產地主要有遼寧、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毛蝦中國毛蝦
中國毛蝦屬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綱(Crustacea),十足目(Order decapod),櫻蝦科(Family Sergestidae),毛蝦屬(Genus Acetes)
【學名】Acetes chinensis
【地方名】雪雪蝦皮毛蝦紅毛蝦蝦皮、水蝦、小白蝦、苗蝦、小白蝦

形態特徵

體形小,側扁,體長2.5~4厘米。甲殼薄。額角短小,側面略呈三角形,下緣斜而微曲,上緣具兩齒。尾節很短,末端圓形無刺;側緣的後半部及末緣具羽毛狀。僅有3對步足並呈微小鉗狀。體無色透
中國毛蝦中國毛蝦
明,唯口器部分及觸鞭呈紅色,第六腹節的腹面微呈紅色。

生態習性

毛蝦是一種生長迅速、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強、世代更新快、游泳能力弱的小型蝦類,在生態習性上屬於浮遊動物類群,隨潮流推移而遊動於沿岸、河口和島嶼一帶。適溫範圍為11—25℃,適鹽範圍為30—32‰。具有晝夜垂直與季節水平移動的特性。

毛蝦具一對長眼柄,可在渾濁水體中辨清目標,所以常年多生活於水質較肥的水域,不作長距離洄游。渤海灣

中國毛蝦中國毛蝦
毛蝦一般於3月上、中旬進入河口淺海水域,4-5月份為盛漁期,5-7月份產卵,11月下旬移入渤海水深30米處越冬。毛蝦喜棲息於近岸泥沙底質淺海區,食物鏈短,生長成熟快,一年能繁殖二代,是海水魚、蟹類的主要天然餌料生物,由於海水魚蟹資源的衰減,毛蝦得以繁衍,資源漸加豐富,並成為近年某些漁民海水捕撈的主要對象。南方海域毛蝦一年有兩個世代繁殖期,每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雨水一清明),隨著沿岸水溫的回升,毛蝦性腺逐漸成熟,蝦群便從深水越冬區由南而北逐步向河口和內灣作產卵洄游,4—5月(清明一立夏)為毛蝦的產卵盛期,構成春汛毛蝦產卵旺季。此時,福建南起詔安,北至沙埕的沿岸、河口和內灣水深5一25米一帶海區,成為毛蝦的繁殖場所。受精卵孵化成為當年的第一世代群體。這一世代的幼蝦生長快,發育早,6—7月體長可達1一1.5厘米,民眾稱為“二蝦”、“蝦米仔”。8—9月第一世代個體性已成熟,開始交配繁殖,成為第二世代群體。每尾雌蝦懷卵量2000粒左右。

產地產季

毛蝦為我國特有種類,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尤以渤海沿岸產量最多。產地主要有遼寧、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福建沿海。漁汛期渤海為3~6月及9~12月;浙江為3~7月;福建為1~4月和11~12月。

經濟營養價值

因體小殼薄肉嫩,適於加工成蝦皮或蝦醬,是蝦皮、蝦醬的主要加工原料。市場上的蝦皮即為毛蝦加工而成。蝦皮的營養價值很高,在水產品中屬價格比較低廉的大眾化海味品。經化驗每100克蝦皮中含蛋白質39.3克,脂肪3克,糖類8.6克,鈣2000毫克,磷1005毫克,鐵5.5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7毫克,尼克酸2.5毫克。蝦皮中鈣和磷的含量在水產品中最為可觀,兒童適當地食用蝦皮,對其生長發育大為有益。家庭食用方法多而簡便,如蝦皮炒雞蛋、熬冬瓜、燒白菜或蘿蔔、炸丸子、作餡及湯料均很鮮美。
中國毛蝦各地所產形態略有差別,但以泥底海底出產的毛蝦品質最好,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但從外觀看,形態稍差。

小食譜

一、蝦皮炒韭菜:韭菜250克洗淨切段,蝦皮60克,食鹽、香油、醬油、味素各適量,用香油將蝦皮略炒,加韭菜、醬油、食鹽炒熟,再調入味素食用。有開胃健脾、補腎壯陽之功效,適用於食欲不振、陽痿早泄、精液稀薄等症。
中國毛蝦中國毛蝦

二、蝦皮拌香菜:香菜300克洗淨切段,蝦皮50克,加食鹽、香油、味素各適量拌勻食用。清香爽口,別具風味。有補腎壯陽、祛風解毒之功效,對遺精、陽痿、消化不良、麻疹透發不暢等有療效。
三、蝦皮拌青椒:青椒350克洗淨切絲,蝦皮60克,加食鹽、食醋、香油、味素各量拌勻食用。有開胃消食、補腎壯陽、祛風濕之功效,對消化不良、骨質疏鬆、軟骨症等有益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