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橄欖之鄉

中國橄欖之鄉

福建橄欖生產居全國首位,閩侯橄欖的種植面積、產量歷年來居福建之首。 2008年8月,中央電視台《每日農經》欄目走進閩侯,大力宣傳了閩侯橄欖產業,提升了閩侯橄欖品牌。 2007年9月14日,閩侯縣成立了橄欖行業協會,這標誌著閩侯縣橄欖產業化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國橄欖之鄉—福建閩侯
福建閩侯橄欖種植基地福建閩侯橄欖種植基地

福建橄欖生產居全國首位,閩侯橄欖的種植面積、產量歷年來居福建之首。1996年閩侯縣被國務院發展中心等單位評為“中國橄欖之鄉”。 
橄欖別名青果,因其始澀後甘,猶逆耳忠言,故又名諫果。橄欖營養豐富,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各種蜜餞、橄欖汁、橄欖酒、橄欖茶、清咽利喉藥片等產品。此外,以橄欖為主料製作成的菜餚,已日益成為人們喜愛的一道美味佳肴。目前,世界上橄欖產量最高的國家是中國,而福建橄欖生產居全國首位,閩侯橄欖又名列福建前茅,閩侯橄欖也逐漸名揚天下。閩侯優越的自然條件,形成了橄欖生長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使橄欖成為全縣果樹的主栽品種和傳統的特色名果,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之首,品種繁多,質量上乘。1996年閩侯縣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評為“中國橄欖之鄉”,2006年,閩侯縣通過國家農業部橄欖標準化示範區驗收。
閩侯縣種植橄欖歷史悠久,早在唐朝已很盛行。據《新唐書》及《八閩通志》記載,唐朝時福州府在土特產貢品中就列上橄欖。民國版《閩侯縣誌》載:橄欖“出福州甘蔗洲,芋原八十裡間,沿麓樹之。”
閩侯橄欖主要有檀香、惠園、長營等三大品系。但由於橄欖長期實生栽培產生的自然變異,形成了許多新的品種。近年來,我縣境內發現了甜欖等優良品種,其市場均價每50公斤都在1500元以上,甜欖已成為鮮食橄欖的主力,成為拓展橄欖市場新的增長點。橄欖既是佳果又為良藥
橄欖營養豐富,含有17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果肉富含鈣質與維生素C。據分析,鈣的含量在水果家族中名列前茅,每100克果肉含鈣204毫克以上,比香蕉、蘋果、柿子、桃等多20倍;維生素C的含量也是蘋果的10倍,是梨、桃的5倍。此外,橄欖還富含胡蘿蔔素等。在我國,隆冬臘月氣候乾燥,如常食橄欖,有潤喉之效。橄欖除供人鮮食外,還可加工製成各種蜜餞果品,如拷扁橄欖、順甜欖和香草橄欖等,頗受消費者的歡迎。值得一提的是,橄欖的核殼還可用來煉製活性炭,核仁可以榨油。
橄欖橄欖
橄欖既是佳果又為良藥,是傳統中藥材,中醫素來稱橄欖為“肺胃之果”。據諸多醫藥文獻資料記載,橄欖果實、白欖根、橄欖仁都能入藥。橄欖味甘澀酸、性平,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等功效,可治療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吐血、菌痢等症,可解河豚毒及酒毒。白欖根具有清咽、解毒之功,適宜治療咽喉腫痛、腳氣、筋骨疼痛等症。橄欖核適宜治療胃痛、疝氣、腸風下血等症。橄欖仁有潤燥、解酒毒之功。橄欖露是橄欖果實的蒸餾液,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等作用。中醫偏方“青龍白虎湯”,即是取橄欖5枚和白蘿蔔125克煮成的,飲服可治流感、白喉等症。日益壯大的閩侯橄欖產業
近年來,閩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橄欖產業的發展,把做大做強橄欖產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重要內容來抓。同時,縣領導多次對橄欖產業的發展和規划進行調研、聽取專題匯報,進行專題研究,並對橄欖產業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和措施作出了具體部署。加上橄欖生產技術的進步與普及、橄欖價格的提高,也極大地推動了閩侯橄欖生產的發展。
2009年,閩侯縣橄欖種植面積6萬多畝,產量2萬噸,全縣15個鄉鎮(街道)中有12個鄉鎮(街道)均有栽植,橄欖種植戶達1萬多戶,百畝以上連片的橄欖場有42家,500畝以上連片橄欖場有12家,其中福建綠百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海天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坑軍果場等3家橄欖園的橄欖種植面積均達到千畝。近年來,隨著價格的攀升,面積的擴大,單產的提高,果農的收益也在增加。橄欖已成為產區果農的主要收入來源。
目前,閩侯縣各類橄欖加工廠有30多家,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福州大世界橄欖有限公司、振園實業有限公司、香港三欖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福州延福橄欖有限公司等企業,產品達100多種,產品遠銷國內外,主要有橄欖鹽漬品、蜜餞、果汁、果醬、果酒、橄欖茶等加工品。其中,福州大世界橄欖有限公司還是國家農業部創名牌重點企業、農業部橄欖蜜餞製品行業標準起草單位。2010年5月,大世界橄欖有限公司生產的橄欖汁、甘草欖等橄欖製品入選上海世博會,其中橄欖汁還將作為上海世博會福建展館唯一指定果汁飲料,極大地提升了閩侯橄欖品牌。閩侯橄欖產業發展剪影
2006年9月9日,閩侯縣選送了具有福州特色的橄欖、福桔、茉莉花三種農作物的組織培養苗,搭乘“實踐八號”衛星成功上天,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品嘗到優質的太空橄欖。
2008年8月,中央電視台《每日農經》欄目走進閩侯,大力宣傳了閩侯橄欖產業,提升了閩侯橄欖品牌。2008年、2009年,閩侯橄欖兩次亮相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大大提高了閩侯橄欖知名度。
2009年10月13日,閩侯縣成立了橄欖交易中心。交易中心的建立,拓寬了橄欖銷售渠道,有效緩解了果農賣果難問題,標誌著閩侯橄欖產業發展又邁上了新台階。(通訊員 余述本報記者陳建鋆)大湖鄉:積極備戰“5.18” 本報訊近日,記者從大湖鄉了解到,今年“5.18”期間,大湖鄉將洽談簽約項目2個,落實簽約意向項目2個。
兩個簽約項目為福州雙順木業有限公司和箬洋村小廷坪菩提樹示範基地。
福州雙順木業有限公司在東姚村租賃集體用地,投資1000萬生產各款木門,目前已建成主體廠房2700平方米,生活設施用房和機器安裝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六月份可建成投產,預計年產值4000萬元以上,可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150多人;箬洋村小廷坪菩提樹示範基地將投資農業綜合項目開發,分三期建設,第一期建設3000畝菩提樹示範基地,二期、三期以點帶面在全鄉範圍內推廣十萬畝菩提樹種植,用於生產綠色洗滌用品,並結合雪峰寺與龍洋寺的佛教文化,與鄉村合作開發佛教生態旅遊項目。
兩個簽約意向項目為擬投資2000萬元開發旅遊觀光及農業綜合項目的福建鼎力投資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的潭溪生態休閒農場,目前兩項目正在洽談中。
2007年9月14日,閩侯縣成立了橄欖行業協會,這標誌著閩侯縣橄欖產業化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協會正致力推動閩侯橄欖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請工作。同時,為了提高橄欖產業組織化程度,有效避免果農產銷的盲目性,降低市場風險,2008-2009年,該協會引導成立了橄欖專業合作社。
閩輝橄欖半斤裝包裝袋閩輝橄欖半斤裝包裝袋
如“閩輝橄欖專業合作社”(發證機關----閩侯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專營鮮橄欖種植、採購、貯藏、銷售(批發、零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