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安徽實踐

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安徽實踐

從理論探索和實驗研究兩個方面,對區域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的規劃布局、支撐技術、評價標準、保障措施等,進行深入的系統研究;同時立足省情林情,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安徽林業生產力布局進行科學規劃,並在全省選擇10個試驗示範縣,本書是“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研究”的成果總結,是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的重要理論和技術支撐,對於我們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安徽林業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基本信息

·叢書: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工程建設研究系列著作
·書名: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安徽實踐

·作者:彭鎮華·作者:彭鎮華
·作者:彭鎮華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責任編輯:劉先銀
·頁碼:318 頁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書號:ISBN 7-5038-4910-X
·條形碼:9787503849107
·版本:第1版
·裝幀:精裝
·開本:大16開
·正文語種:中文
·定價:128.00元
“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書名: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安徽實踐
出版時間:2011-2015

“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工程建設系列著作,列為“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林業為主的我國生態環境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特別是2002年在國務院領導親自指導下,國家林業局組織專家開展了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從國家整體的角度和發展要求提出了生態安全、生態建設、生態文明的“三生態”指導思想, 中央並出台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9號檔案,林業發展受到國家和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重視,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中國人多地少、森林資源分布不均等國情和林情下,如何搞林業建設才能使其更好的發揮為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提供豐富林業產品和促進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多種功能,我們提出搞“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工程建設”的構想,並在國家科技部、國家林業局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全國25各省市的46個試驗點開展了試驗示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成為制定國家林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同時,經過十多年的實踐探索,提出了我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科學布局的框架、建設技術和綜合評價體系,積累了一些新的經驗。取得了研究成果。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博士生導師彭鎮華等著的“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工程建設研究系列著作” 2003年3月陸續出版。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工程建設研究系列著作內容包括: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理論,生態問題,中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森林在國土生態安全中的作用,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理論的形成,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實踐;各研究區域的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的理念、環境變遷、林業發展歷程、森林生態網路建設的意義、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思想、森林生態網路建設的目標、森林生態網路分區建設;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的背景、經濟社會條件與評價、氣候、土壤、植被條件、森林資源評價、生態安全問題;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總體規劃、林業主體工程規劃等等。

內容簡介

彭鎮華教授主持的“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研究”緊密聯繫安徽實際,是國內首次以省級區域為單位,從理論探索和實驗研究兩個方面,對區域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的規劃布局、支撐技術、評價標準、保障措施等,進行深入的系統研究;同時立足省情林情,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安徽林業生產力布局進行科學規劃,並在全省選擇10個試驗示範縣,歷時兩年多。本書是“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研究”的成果總結,是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的重要理論和技術支撐,對於我們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安徽林業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彭鎮華,男,1931年生,1964年7月在蘇聯列寧格勒林業技術大學獲生物學副博士學位。

現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博士生導師;安徽省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城市林業》《安徽農業大學學報》主編,《套用生態學報》《林業科學研究》的副主編等。2001年被授予九五國家重點攻關計畫突出貢獻者,2002年被授予全國傑出專業人才稱號。主要研究方向:林業生態工程、城市森林、林木遺傳育種等。主持完成長江中下游低丘灘地綜合治理與開發研究、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研究上海現代城市森林發展研究等國家和地方重大及各類科研項目30餘項。科研成果:1.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國家科技百步二等獎2項;3.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等。出版著作:有《中國新林種——抑螺防病林研究》《長江中下游灘地楊樹栽培與利用》《中國城鄉喬木》《大別山五針松及起源》《中國杉樹》《中國城市森林》等專著十多部。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理論
第一節 生態問題
第二節 中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第三節 森林在國土生態安全中的作用
第四節 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理論的形成
第五節 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實踐
第二章 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的理念
第一節 安徽省環境變遷
第二節 安徽省林業發展歷程
第三節 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建設的意義
第四節 安徽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思想
第五節 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建設的目標
第六節 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分區建設
第三章 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的背景
第一節 安徽省經濟社會條件與評價
第二節 安徽省氣候、土壤、植被條件
第三節 森林資源評價
第四節 安徽省生態安全問題
第四章 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總體規劃
第五章 安徽省林業主體工程規劃
……
第六章 長江經濟帶安徽城市森林建設模式
第七章 皖南山區和皖西大別山區生態林建設模式
第八章 安徽省道路林網(帶)建設模式
第九章 安徽省水系林網(帶)建設
第十章 安徽省農田林網建設模式
第十一章 安徽省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保障
參考文獻
附錄

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工程建設研究系列著作

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工程建設研究系列著作有:
1.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研究
2.中國城市森林
3.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安徽實踐
4.長江中下游灘地楊樹栽培與利用
5.上海現代城市森林發展
6.中國城市森林建設理論與實踐
7.綠竹神氣
8.綠色江蘇現代林業發展
9.中國城鄉喬木
10.中國城鄉喬木(英文版)(Urban and Rural Arbores in China) ;
11.北京林業發展戰略
12.海峽西岸現代林業發展戰略
…………
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