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

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

“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是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重大研究計畫項目成果的考察和展示,與主要依賴導航實現無人駕駛的車輛相比,參加“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的無人駕駛車輛更注重展示車輛感知自然環境並自動處理視聽覺信息的能力和效率。基金委從2009年起每年舉辦一屆,比賽全面展示了我國自主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的最新成果。

基本信息

歷屆賽事

第一屆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2009年6月4日—5日,西安滻灞生態區)

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義大利帕爾瑪大學等國內外7所大學的無人駕駛車輛同台競技,展示了當前我國智慧型車最前沿的科技魅力。湖南大學獲得冠軍。

第二屆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2010年10月16日至18日,西安)

第二屆2010廣汽豐田杯“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於2010年10月16日至18日在西安市長安大學舉行。本屆賽事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長安大學承辦,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贊助。研製具有自然環境感知與智慧型行為決策能力的無人駕駛車輛驗證平台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重大研究計畫的總體目標之一,本屆智慧型車比賽的目的是以比賽為載體,交流和驗證我國視聽覺信息認知和計算的研究工作成果。
此次的參賽隊伍有十支,分別是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軍事交通學院,裝甲兵工程學院,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武漢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在為期3天的比賽中,各隊展開了基本能力測試和複雜環境綜合測試的角逐。其中,基本能力測試包括交通標誌識別能力測試和基本駕駛能力測試,而且基本駕駛能力測試有曲線彎道行駛和定點泊車;複雜環境綜合主要測試無人駕駛車輛在運動過程中識別交通標誌、綜合控制機動車、正確使用燈光等裝置以及正確感知道路交通情況等各種能力。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智慧型先鋒”獲得冠軍;武漢大學車隊、南京理工大學車隊分獲亞軍和季軍。

第三屆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2010年10月20日至21日,鄂爾多斯市)

2011年10月20日至21日,第三屆廣汽豐田杯“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行。本次比賽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為促進重大研究計畫“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順利開展所採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其目的在於將視聽覺信息認知計算的主要研究成果體現在研製具有自然環境感知與智慧型行為決策能力的無人駕駛車輛驗證平台上,並以比賽的方式聚焦科學問題,檢驗相關研究的進展情況,推動該重大研究計畫產生具有原創性重大研究成果。
本屆比賽是繼在西安舉辦2009年和2010年“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之後的第三屆無人駕駛車輛比賽,也是首次從封閉道路環境走向真實道路環境的比賽。與國外研發的無人駕駛車輛主要依賴GPS信息和電子地圖不同,我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則要求參賽車輛依靠所搭載的攝像機等感測器完成自然環境感知,並檢驗計算機代替人處理視聽覺信息的能力及效率。國內智慧型車研究領域10餘個研究院所、高校參加了比賽。

第四屆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2012年10月31日—11月1日,赤峰)

第四屆“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於2012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舉行,本屆大賽從單一賽區改為雙賽區,設定了7公里的城市賽道和16公里的野外賽道,均為真實道路環境,與此同時,比賽還增加了對行駛的智慧型性和舒適性的要求。軍事交通大學的“猛獅3號”智慧型車獲得各單項和總成績的第一名。

第五屆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2013年11月2日—4日,常熟)

2013年11月2日到4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常熟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在江蘇常熟市進行。來自11家單位的18輛無人駕駛車(包括17輛國內賽車和1輛韓國賽車)參加角逐。本屆比賽歷時三天,分為正式比賽和表演賽。其中正式比賽在城郊道路(約18公里)和城區道路(約5公里)上舉行,著重考核無人駕駛車輛的4S(安全性、智慧型、平穩性和速度)性能。北京理工大學共有3輛賽車參加,分別是來自無人車輛研究所的“智慧型1號”、“智慧型2號”和智慧型控制與導航研究所的“特立獨行號”,每一輛賽車都極具特色,後續將對每一輛賽車做詳細的介紹。北京理工大學最終獲得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總冠軍。 

第六屆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2014年11月15日—16日,常熟)

第七屆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2015年11月15日,常熟)

2015年11月16日,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在常熟閉幕。軍事交通學院軍交猛獅車隊、國防科技大學紅旗二代車隊、國防科技大學開路雄獅車隊分別獲得本屆比賽綜合排名前三甲。
在比賽中,無人駕駛車由普通車輛改造而來,20支車隊的參賽車通過車身感測器感知道路環境,再由計算機進行駕駛處理判斷,實現自主駕駛,並完成選擇正確車道進入立交橋、校園穿行、繁華市區、避障、避讓行人、與其他車輛同行等各種複雜環境下的行駛任務測試。與往屆相比本屆挑戰賽還有很多新技術亮相,智慧型車路協同技術的套用成為本次大賽的新亮點。車路協同是橫跨智慧型交通系統和智慧型汽車兩大領域的最新研究方向,通過無線通訊和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實現人車路的全方位實時信息共享和協同互動,大幅度提高車輛和行人的安全與交通的效率。

第八屆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2016年11月12日,常熟)

2016年“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11月13日在江蘇常熟順利落下帷幕,經過激烈比拼,來自軍事交通學院的“軍交猛獅2號“和“軍交猛獅1號“綜合成績分列第一、二名。挑戰賽分為城區道路和高速道路兩部分,模擬現實道路設定多重障礙,包括U-turn,識別紅綠燈,識別假人,躲避靜止車輛,換道超車等等。

智慧型車

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智慧型汽車,也可以稱之為輪式移動機器人,主要依靠車內的以計算機系統為主的智慧型駕駛儀來實現無人駕駛。無人駕駛汽車集自動控制、體系結構、人工智慧、視覺計算等眾多技術於一體,是計算機科學、模式識別和智慧型控制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
目前國內對於無人駕駛車輛主要有三大系統支撐:環境感知系統,定位導航系統,控制系統。環境感知系統先用車上安裝的感應器去感覺周圍環境,緊接著,感知系統將信息傳回“大腦”,用定位導航系統作出相應判斷,是否要拐彎、剎車、加速、移動方向盤,隨即對控制系統發出指令,車輛則自行完成上述“動作”。

意義

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
智慧型車輛技術是涵蓋智慧型控制、模式識別等學科前沿的熱點研究領域,其研究與套用具有巨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交通安全方面,由無人駕駛車輛研究形成的輔助安全駕駛技術,可以通過感測器準確、可靠地感知車輛自身及周邊環境信息,及時向駕駛員提供環境感知結果,從而有效地協助提高行車安全,同時也能降低駕駛員對車輛駕駛管理的複雜度,提高單個車輛的運行效率,可以緩解我國城市道路擁堵、交通系統運行效率較低的現狀。在汽車產業自主創新方面,通過對無人駕駛車輛理論、技術研究,突破國外汽車行業專利壁壘,掌握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可以為我國汽車產業自主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同時在國防科技方面,“快速、精確、高效”的地面智慧型化作戰平台是未來陸軍的重要力量,無人駕駛車輛將能代替人在高危險環境下完成各種任務,在保存有生力量、提高作戰效能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無人作戰系統的重要基礎。
該賽事不僅能推動和促進視聽覺信息認知計算模型、關鍵技術與驗證平台研究的創新與發展,確保重大研究計畫總體科學目標的實現,而且將促進我國在智慧型車輛技術方面的研究,進而促使我國在未來智慧型汽車技術和產業上的原始創新。

發展狀況

美國在無人駕駛技術上應該是全球走得最遠的國家。他們在2004年、2005年就已經舉辦過智慧型車挑戰賽。
2004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主辦首屆機器車挑戰大賽。“機器車挑戰大賽”(Grand Challenge)吸引了眾多民間機構的興趣,冠軍獎金100萬美元,全程142英里(約合227公里),路程崎嶇,看哪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能夠最快地跑完全程,關門時間是10個小時。那次大賽共有105支車隊報名,15支車隊參賽,但沒有一輛車跑完7英里,也就是整個賽程的5%。
2005年9月,第2次比賽繼續進行,冠軍獎金也提高到了200萬美元。史丹福大學的“斯坦利”獲得了第1名,所用時間是6小時53分58秒,時速達到19.1英里。參加挑戰賽的車隊,有幾個共同點,一是贊助商中都有英特爾的影子,他們的處理器來應對各種感測器上的數據;二是都用體量較大的SUV車型進行改裝,只有大車才能在車頂、車輪上大動手腳,後備箱裡才放得下大個兒的電腦;三是車隊里的人都不把這些車當做汽車,而是叫機器人。
2006年5月15日,德國舉辦了歐洲陸地機器人競賽,這個比賽是由德國軍方組織的。與美國的“挑戰賽”不同,歐洲賽事更強調自主性。德國的比賽只有8公里賽程,但參賽車輛必須通過影像處理來尋找道路,周圍景物會被處理成3D影像,由光學定向與測距系統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導航決策,分析哪裡是行人哪裡是樹木。據介紹,其中一輛參賽車途銳在通過關鍵的十字路口時還是得靠手動駕駛,它自主行駛了90%的賽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