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藥雜誌

中國新藥雜誌

《中國新藥雜誌》是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和中國藥學會共同主辦的藥學類學術期刊,1992年創刊,現為半月刊。2005年改制成立《中國新藥雜誌》有限公司。目前雜誌已經成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藥學會系列期刊。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中國新藥雜誌》以我國自主創製的新藥為重點,跟蹤世界新藥研發前沿,報導我國新藥開發研究與套用最新成果,宣傳新藥政策法規和審評技術,傳播化學藥、中藥、生物醫藥領域新進展,介紹世界上市新藥,是我國新藥創製與臨床套用領域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

編委

《中國新藥雜誌》擁有一支高層次、高知名度的編委和專家團隊。主編是桑國衛院士(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中國藥學會理事長)。編委會主要由147名國內外從事藥學基礎研究及臨床研究的知名專家和學術帶頭人組成,其中包括院士17名,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審評專家28名。

欄目

辟有世界新藥之窗、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巡禮、新藥研發論壇、新藥申報與審評技術、生物醫藥前沿、新藥述評、綜述、臨床研究、實驗研究、藥師與臨床、不良反應、新藥合理使用等欄目。

獲獎

《中國新藥雜誌》發行量逐年遞增,每期發行量達到1萬冊以上,年發行量達到30萬冊。《中國新藥雜誌》以質量求生存,以聲譽求發展,創刊20年來不斷擴大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曾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等稱號。

收錄

已被美國《化學文摘》(CA)、荷蘭《醫學文摘》(EMBASE/EM)、《國際藥學文摘》(IPA)、荷蘭SCOPUS等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國內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中國藥學文摘(CPA)、中國生物文摘(CBA)、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CMCC)、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資料庫(CMCI)收錄。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進入北大中文科技期刊目錄(核心版,排名第5)。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投稿須知

稿件處理

對所]有來稿的處理嚴格執行“三審一定”制度。
1.1 初審 網上投稿成功並收到作者的投稿登記表或單位介紹信之後,編輯部會對稿件進行登記,以郵件形式給作者傳送收稿通知並告知作者稿號;初審周期為1~2周。
1.2 外審 通過初審的稿件即進入外審程式,將送同行專家進行審評。作者可[通過本刊網站的“作者線上投稿/查稿”系統隨時查詢稿件的處理狀態和專家意見,外審時間為1~2個月。
1.3 定稿會 在外審專家意見返回後,編輯部將組織召開定稿會,根據外審專家意見對稿件是否錄用作出審定。定稿會時間為1~2周。
1.4 退修或退稿 定稿後不錄用的稿件將給作者傳送退稿通知。對於定稿後退修的稿件,作者務必按照退修通知的要求,按時保質地修改稿件並逐條答復專家意見,退修時限為2個月,逾期未修回並未作任何說明者將作退稿處理。論文專有使用權授權書請作者按文章署名先後順序依次親筆簽字後,通過郵寄或傳真傳送至編輯部。
1.5 編輯加工 依據《著作權法》有關規定,編輯部對來稿可作文字性修改和刪節,涉及內容的重大修改須徵求作[者同意。
1.6 終審]編輯加工完成的稿件則進入終審程式,由編輯部根據稿號先後、稿件質量和具體欄目的稿件數量安排最終發表時間。
1.7 發表對於有國家級基金支持的論文,一經錄用將優先發表,對於優秀稿件本刊將酌情減免版面費且稿費從優。若3個月未收到稿件處理情況的通知,作者欲改投他刊必須先與本刊編輯部聯繫,說明情況。文稿刊登後,酌付稿酬並贈送第一作者當期雜誌2冊。
1.8 網路版 已加入中國知網(CNKI)光碟版和網路版,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給作者。如果作者不同意將文稿編入該資料庫請在來稿時說明。

撰寫要求

來稿須提供中英文的題名、作者、單位、摘要以及關鍵字。正文內容一律用5號宋體,1.5倍行距格式錄入,文中的英文字母、單詞、希臘字母和阿拉伯數字一律用Times New Roman格式輸入。可登錄本刊網站下載論文模板進行參考。
2.1 題名 題名一律用4號黑體,居中。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反映論文主旨。一般不宜超過26個字,避免使用“……的觀察或……的研究”等表述,並儘可能不用代號,不用副標題。
2.2 署名 作者署名和單位用5號宋體,居中。作者署名僅限在選定課題、制定研究方案、具體研究工作和撰寫文章等方面作出主要貢獻並能就論文內容進行答辯者。為文章提供幫助的其他人員可放在志謝欄,需標明作者的工作單位名稱、城市名、郵編等。不同單位的作者,依次按單位順序在署名右上角用“1,2,3…”標註。作者工作單位、城市名、郵編放在圓括弧內。若作者署名有變動,應有單位證明信。署名的英文名稱用漢語拼音,姓全拼大寫,名的第1個字母大寫,如:王二小WANG]Er-xiao,歐陽青OUYAN]G Qing。單位英文名稱用斜[體。
2.3 中英文摘]要 摘要均採用5號字。文稿一般要有中英文摘要,研究型論文需按“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的格式書寫,中文摘要150~300字。英文摘要不少於150個實詞。中英文摘要對應一致。摘要中儘量不[出現公式。
2.4 中英文關鍵字 一般[列出5~8個關鍵字(K]ey words),關鍵字之間用分號隔開。中英文關鍵字應一致。
2.5 腳註 如論文屬基金資助項目,或國家攻關項目,或獲科技成果獎,或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宣讀者,請在論文首頁下方腳註中註明“基金項目(寫明基金編號)”信息,另外,腳註中還應提供“[作者簡介]和[通訊作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學歷、職稱/職務、研究方向、聯繫電話、E-mail等。
2.6 正文 一般包括引言、材料、方法、結果、討論等內容。引言說明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及國內外前人研究的歷史和現狀,包括立題理論依據、方法選擇、實驗設計等。勿作文獻綜述,不可輕易使用“國內未見報導、國內外首創”等詞句。材料與方法 藥物名稱採用藥物通用名,若研究中使用的是藥物專有商品名,則在方法部分給出藥物商標名。儀器需標明生產廠家和型號。比如:頭孢唑啉(批號:0421-9630,規格:100 mg,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1100 高效液相色譜儀(配有四元泵、線上脫氣機、自動進樣器、UV檢測器和Chemstation工作站,美國Agilent公司)。結果與討論 重點闡述作者自己的新發現及得出的結論與觀點,應交代本試驗的不足之處及存在的問題,勿作文獻綜述,討論中不要重複在結果中已敘述過的內容。討論中應聯繫試驗的目的與研究結果,並可與其他研究結果相聯繫。理由充足時,可恰如其分地提出構想和建議。
2.7 圖和表 文稿中的圖、表應力求精簡,設計正確、合理、簡明易懂。圖表的題目應具有自明性,本刊暫不需提供英文的圖注、圖題和表題。圖表中儘量使用中文,小5號宋體,數字、英文字母或單詞用小5號Times New Roman。圖號、表號和題目占1行,圖號和表號後無標點,空1格。表格均採用三線表,表內不用標點符號。若表示有顯著性差異或極顯著性差異,在數字或曲線取值點的右上角用“a,b,c”表示,並在圖注和表注中說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