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會

中國教育會

1902年4月27日,中國教育會在上海正式成立,蔡元培當選為事務長,王慕陶等被舉為幹事。中國教育會在其章程中宣布:“本會以教育中國男女青年,開發其智識而增進其國家觀念,以為他日恢復國權之基礎為目的。”中國教育會提倡教育是出於改造中國的政治目的,是為在中國建立民主共和的國家而辦教育,鮮明地揭示了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的教育宗旨。為了實現這一宗旨,教育會計畫認真地從事造就“共和的國民”這一工作。它設立了教育、出版、實業三個部,預備設立男女學堂,編印教科書、教育報,創辦商店、工廠、公司。

簡介

中國教育會時駐日公使蔡鈞禁止各省私費留日學生學習陸軍,率眾到使館請願的吳敬恆(稚暉)、孫揆均被押解回國。

1902年8月13日,中國教育會在上海開會歡迎吳、孫,他們在會上報告東京留學風潮經過。22日,繼續開會時提出“此後留學生由中國教育會報送,不歸公使主辦”,和自設學堂,不必赴日留學。

1902年11月14日,上海南洋公學學生因受校方壓迫而集體退學。16日,請求中國教育會協助。21日,開特別會議,決定建立共和學校,由蔡元培任學校總理,吳敬恆為學監,黃炎培、蔣智由、蔣維喬等為義務教員,後定名為愛國學社。不久,又辦愛國女學校。

此外,常熟支部辦有塔後國小,吳江支部創辦同里自治學社,吳縣創辦吳中公學社,杭州創辦杭州公學社,還擬設紹興教育會,規模悉仿愛國學社。會員還為《蘇報》撰文,對“振興學務”、“救國保種”的革命宣傳起過作用。

1907年該會活動停止。

教育會成立

1902年4月15日,蔡元培葉瀚蔣觀雲等議定,成立中國教育會,專門編訂教科書。27日,中國教育會在上海正式成立蔡元培當選為事務長,王慕陶、蔣觀雲、戢翼翬、蒯壽樞等被舉為幹事。

中國教育會在其章程中宣布:“本會以教育中國男女青年,開發智識而增進其國家觀念,以為他日恢復國權之基礎為目的”。中國教育會提倡教育,是出於改造中國的政治目的,是為在中國建立民主共和的國家而辦教育。它激烈地反對封建教育和奴化教育,鮮明地揭示了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的教育宗旨。為了實現這一宗旨,中國教育會計畫真地從事造就"共和的國民"這一工作。它設立了教育、出版、實業三個部,預備設立男女學堂、編印教科書、教育報,創辦商店、工廠、公司。會中的激進分子成了愛國運動和革命運動的中堅。

與學社分裂

1903年6月1日,《蘇報》刊登了中國教育會的廣告,聲明通訊地址是“大馬路泥城橋外福源里二十二號中國教育會”,特彆強調“切勿誤寄愛國學社”。愛國學社與中國教育會的分裂,出人意料。愛國學社成立後影響日大。5月,教育會在張園開會時,有人提到“學社即教育會之一部分”,學生大嘩,他們在自辦的刊物《童子世界》上刊出《愛國學社之主人翁》一文,針鋒相對地說:“愛國學社之主人翁誰乎?愛國學社者,愛國學社之愛國學社也”。這標誌著中國教育會愛國學社這兩個革命團體的公開分裂。自此事情日僵。

1903年6月13日晚,在學社召開評議會,討論會與社誰為主體?愛國學社代表認為學社為獨立機構,不受教育會教導。蔡元培、黃宗仰主張“聽學社獨立”。雙言語衝突,不歡而散。蔡元培氣得不願再管事,兩三天后便去了青島。裂縫無法彌補。

1903年6月19日,愛國學社社員發表《敬謝教育會》一文,宣布獨立。

25日,黃宗仰代表教育會在《蘇報》發表《賀愛國學社之獨立》。教育會與學社正式分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