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

研究院實行院長負責制,大膽引入以課題為中心的新型科研體制,實行研究人員聘任制和獎優罰劣的獎懲制度,貫徹駐所研究制度。研究院設立以下機構:學術委員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所、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所、行政訴訟法學研究所、證據法學研究所等四個研究所;《訴訟法學研究》、《中國訴訟法判解》編輯部;資料室;辦公室;中國訴訟法律網。院長為博士生導師卞建林教授。

概況

研究院實行院長負責制,大膽引入以課題為中心的新型科研體制,實行研究人員聘任制和獎優罰劣的獎懲制度,貫徹駐所研究制度。研究院設立以下機構:學術委員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所、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所、行政訴訟法學研究所、證據法學研究所等四個研究所;《訴訟法學研究》、《中國訴訟法判解》編輯部;資料室;辦公室;中國訴訟法律網。院長為博士生導師卞建林教授。我國著名刑事訴訟法學家、博士生導師陳光中教授、樊崇義教授擔任該院名譽院長。著名民事訴訟法學家、博士生導師楊榮新教授擔任該院顧問。研究院主要學術骨幹有:陳光中教授,楊榮新教授,樊崇義教授,卞建林教授,楊宇冠教授(副院長)、顧永忠教授(副院長)、肖建華教授、高家偉教授、王萬華教授、譚秋桂副教授、吳宏耀副教授等。研究院校外主要兼職研究人員有:劉家琛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沈德詠教授(上海市紀委書記,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應松年教授(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博士生導師),江必新教授(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龍宗智教授(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左衛民教授(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汪建成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陳瑞華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阿爾布萊希教授(德),楊誠博士(加)等。
該院具有如下特色:(1)專業搭配合理,輕重有致,研究內容具有前沿性、實踐性;(2)研究人員力量雄厚,梯隊合理,校內外、國內外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3)嚴格貫徹以課題為中心的聘任制,初步形成了機構開放、人員流動、競爭創新的“產學研”一體化的運行機制;(4)擁有豐富的訴訟法學圖書資料,尤其是近年來國內外最新出版的訴訟法學書籍、論文,外國訴訟立法、理論研究的最新動態等資料。
該院深深紮根於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學科的堅實基礎之上。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學科在學術研究、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均擁有明顯的優勢:(1)國內最早獲得本專業碩士、博士學位的授予資格。該校訴訟法專業1979年就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資格,1986年又率先獲得博士學位授予資格。(2)科研成果數量多、質量高。該院專職研究人員1999年以來出版學術著作90多部,發表論文500餘篇,提交研究諮詢報告近20份,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和國家級獎勵20多項,成果的數量、質量和所獲獎項居於本學科領先地位。(3)對國家立法作出的貢獻大。該院專家、教授先後參加了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立法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複議法、國家賠償法、破產法、仲裁法、公證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式法等20多部法律的起草、修改工作。尤其是在三大訴訟法的制訂、修改過程中,起草、修改小組中均有該院的專家、教授參與,為我國訴訟法制的建立健全作出了突出貢獻。其中,我國刑訴法的成功修改,舉世矚目,同本學科專家教授的積極參與和卓越貢獻緊密相連。(4)人才培養的數量多、質量高。該院專家、教授培養了大批的訴訟法學博士、碩士等高級法律人才,這些專門人才在中央和地方政法機關和科研單位,均已成為重要的業務骨幹或領導骨幹。(5)學術交流活動廣泛。多次組織全國性的訴訟法學學術研討會,並通過合作項目等形式,與實務部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自1999年以來,該院專職研究人員應邀外出講學和參加學術會議達數十人次,與英、美、法、德、日等20多個國家進行了學術交流,並同許多國家有關機構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學術合作關係。該院已經成為本學科對外交流的學術基地。
該院的任務是依據教育部提出的建設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標準,以建設我國訴訟法學的重點研究基地、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學術交流基地、情報資料基地、研究諮詢基地為目標,集中開展訴訟法學和證據法學研究,引導和促進我國訴訟法學的繁榮和發展,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深入研究外國訴訟法學理論和司法制度,為我國法制建設和司法改革建言獻策。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計畫》的標準和要求,該院的發展目標是:
保持學術研究全國一流水平地位,在訴訟法學科領域積極發揮組織和協調作用,成為全國訴訟法學和證據法學界的學術交流中心,並走向世界,使之成為國內唯一、在國外有重大影響的科研基地。
通過學術研究與學術活動,不斷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訴訟法學者;注意培養博士、碩士等高級專門人才;為國家法律實務部門和法學教學、研究機構、律師界提供以知識更新為主要內容的短期培訓,早日建成全國訴訟法學科方面的高層次研究基地,充分發揮訴訟法學科人才庫的作用。努力建設本學科領域全國種類齊全、設備先進的現代化圖書資料庫,建成全國訴訟法學研究的信息交流中心;努力使該院創辦的《訴訟法學研究》薈萃三大訴訟法學研究最新成果和國內外學術動態,積極推進訴訟法學研究的學術和信息交流。
參與國家立法和司法諮詢,積極承擔實際部門的套用研究課題,採取多種形式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諮詢,把該院建成全國訴訟法學研究的"思想庫"和諮詢服務機構。

科研項目

序號
主持人
項目名稱
立項時間
項目金額(萬)
1
樊崇義
訴訟法原理研究
2000年
20
2
卞建林、陳桂明
證據立法研究
2000年
20
3
馬懷德
行政程式法研究
2001年
20
4
楊榮新
民事強制執行法研究
2001年
20
5
陳光中
加入《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對我國刑事訴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2002-2003年
20
6
張樹義
入世與中國行政救濟制度的完善
2002-2003年
20
7
陳桂明
民事糾紛解決的司法與非司法機制研究
2004年
20
8
宋英輝
刑事強制措施研究
2004年
20
9
卞建林
依法治國與律師權利保障
2005年
20
10
高家偉
行政行為與行政訴訟的關係
2005年
20
11
楊宇冠
死刑案件的程式控制
2006年
20
12
胡建淼
行政訴訟法的修改
2006年
20
13
樊崇義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我國職務犯罪偵查研究
2007年
20
14
肖建華
訴訟真實與民事訴訟立法建構
2007年
20
15
顧永忠
刑事和解與程式分流研究
2008年
20
16
喬 欣
民事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2008年
20
2005年-2009年橫向科研項目一覽表
主持人
項目名稱
來源
立項時間
項目經費
已到帳經費
陳光中
中國刑事法律援助中的辯護律師調查取證
外資項目
2006年1月
7萬美元
7萬美元
澳門司法體制考察
與港澳台合作項目
2006年10月
8萬澳元
8萬澳元
在刑事司法領域貫徹《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和《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國際標準
國際合作項目
2006年4月
3萬加元
3萬加元
刑事二審程式改革與完善
外資項目
2007年10月
20萬美元
20萬美元
澳門刑事訴訟法修改
與港澳台合作項目
2008年5月
15萬澳元
15萬澳元
樊崇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基本原理
最高檢項目
2006年7月
6萬元
6萬元
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時建立錄音、錄像、律師在場制度試驗研究
外資項目
2005年10月
7.98萬元
7.98萬元
恐怖案件特殊刑事程式課題研究
企事業委託項目
2005年7月
2萬元
2萬元
死刑案件一審程式改革研究
外資項目
2008年5月
19.46萬元
19.46萬元
刑事審判方式改革研究
外資項目
2006年3月
18萬
17.8852萬元
卞建林
警察調查中防止酷刑
外資項目
2007年6月
20萬元
20萬元
刑事和解與程式分流
北京市教委哲社項目
2008年3月
20萬元
20萬元
刑事和解與程式分流
企事業合作項目
2007年12月
20萬元
20萬元
楊宇冠
完善我國反腐敗制度體系研究
中國法學會項目
2006年
5萬元
5萬元
顧永忠
檢察人員二審出庭問題研究
最高檢項目
2006年7月
2萬元
1.4萬元
肖建華
公益訴訟研究
最高檢項目
2006年7月
2萬元
1.4萬元
吳宏耀
刑事搜查與憲法權力之保障
企事業委託項目
2008年4月
5萬元
2萬元
司法工作人員瀆職行為的檢查監督
最高檢項目
2005年6月
1萬元
0.6萬元
羅海敏
反恐怖主義犯罪訴訟程式研究
中國政法大學校級項目
2009年5月
2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