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勇[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勇,男,漢族,1955年3月出生,安徽無為人,1974年參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 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歷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制史研究所所長,法律系主任,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中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全國法律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2016年12月9日,擔任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主講教授。

基本信息

學術研究

朱勇教授為新中國第一屆法律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在學術領域獲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先後發表論文《清代宗族法研究》、《法律與現代社會》等,並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論文《衝突與統一——中國古代社會中的親情義務與法律義務》、《中國古代法律的自然主義特徵》等;合著《中國法制史研究綜述》、《清朝法制史》、《法律史研究》、《台灣司法制度》、《台灣法律概論》、《中國法律史》等多部著作與教材;主編《中國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主編《中國法制通史》(第九卷),該叢書系新中國第一套系統研究中國法制發展史的多卷本著作,曾獲得“國家圖書獎”。

朱勇博士和他的導師張晉藩教授 朱勇博士和他的導師張晉藩教授

朱勇教授的著作《中國法律的艱辛歷程》(2002年出版),為系統研究中國法律近代化的開拓性學術專著。

另外,其譯著《中華帝國的法律》(該書作者為美國漢學界著名學者D·波迪及法學家C·莫里斯),是迄今為止西方漢學家同類研究中最重要的著述之一,1993年出版以後,受到中國法律史學界的極大關注。

朱勇教授自1997年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以來,門下已經有19位博士生。在朱勇教授的指導下,其中有的已經成為中國法律史學界的新秀,有的在教學、研究、實務等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發揮重要的作用。朱勇教授一貫要求學生“從簡務實”,“少一些功利之心,多一點淡薄之志”,以“水滴石穿、積學待用”作為治學的信條,謙遜、謹慎、不驕、不躁。他還要求學生精誠團結,互幫互愛,積極進取,共同進步。

朱勇教授的學術領域,從對中國傳統法律制度進行研究,轉向以中國近代法律史學為中心,以中國法律近代化為突破。

目前,朱勇教授承擔著以“中國近代司法改革”等國家級科研課題為中心的一批科研項目。以朱勇教授為學術帶頭人,在中國法律史學術界,已基本形成一個研究中國近代法律制度和中國法律近代化問題的學術中心——中國近代法律研究中心。

主要經歷

擔任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教授 擔任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教授

1973年高中畢業,插隊於安徽省合肥市郊區蜀山園林場。

1978年2月在安徽大學哲學系學習;

1982年入安徽大學法律系,師從陳盛清教授,攻讀中國法制史學碩士學位;

1985年2月入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師從著名法學家張晉藩教授,攻讀中國法制史學專業博士學位;

1987年畢業留校任教;

1990年晉升為副教授,1993年晉升為教授。

1995年任中國法律史研究所所長,1996年任法律史學博士生導師;

1998年調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主任,兼任中國近代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9月起,任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系中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2015年5月,不再擔任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

2016年12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上,就中國歷史上的法治和德治做講解。

研究領域

中國法制史、比較法制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