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自強社

中國政法大學自強社

中國政法大學自強社是中國政法大學校園內具有特色的學生組織,其主要以舉辦公益活動、志願服務、愛心捐贈為平台,本著“傳遞社會關愛,鍛造自強之才”的宗旨,服務法大的學子。

機構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自強社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項目辦公室主導成立,在校學生處、團委共同指導和支持下,以“傳遞社會關愛,鍛造自強之才”為活動宗旨,主要為大學生樹立自強精神而開展各項活動。

社徽社徽

中國政法大學自強社從籌建階段就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學生處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馬抗美教授還接受聘請擔任了自強社的名譽社長。自2003年12月13日成立後,在新長城的領導和校學生工作部指導下,圍繞“傳遞社會關愛、鍛造自強之才”的宗旨,開展了多種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為傳遞社會關愛、培養社員高度的社會責任心我們組織開展了“自強之星”暨“感動法大人物”評選表彰活動、“薪火支教”項目、“愛地陽光行”進“愛地”敬老院、心靈火炬項目、智光關愛行、愛心義賣、暑期實踐調研、寒假甘肅支教、“師說”系列講座、“愛心宿舍•環保助學•放飛夢想”大型校園公益活動等系列活動。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社員們以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和愛心加入到活動中來,克服了重重困難,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得到了支教學校及我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2、在校內關愛方面,我們積極組織各種社內的交流活動,如社內每學期定期的籃球友誼賽,在社員過生日時送上附有自強社全體社員祝福的小賀卡等活動,為社員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機會,營造社團內部和諧、溫馨的氣氛。
3、在社員的素質培訓方面,我們配合李陽老師以及伍傑的國際青年領袖特訓計畫,承辦了成功素質、英語勵志進校園活動,還舉辦了演講與口才進校園,奧運法大行、素質拓展、心靈火炬等系列活動,開闊了社員眼界、培養了社員的綜合素質。由校學生處主辦、自強社承辦的“感動法大自強之星”以及“心靈火炬”計畫和“愛心班級”作為我校的大規模活動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認可,自強社的知名度空前提高。社員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到組織策劃活動中來,既鍛鍊了組織協調能力、又打造了其自強、自信的品格。
4、在學校各級領導、老師的關注和支持下,我們堅持出版社刊《自強之聲》,把社刊建設成為我社對外宣傳的平台,各部之間、社員之間學習交流的平台,社員們都積極踴躍的投稿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社會關愛,文明之源,接力傳遞,生生不息!自強社將聯合一切有自強自立精神的當代大學生,接力傳遞愛心,促進社會和諧與文明。

宗旨

傳遞社會關愛,鍛造自強之才

名譽社長——馬抗美

馬抗美,女,漢族,北京市人,1951年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原中國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8年12月參加工作,曾在陝西延安插隊,當過工人,之後在蘭州大學學習並任教。1979年考入北京政法學院攻讀研究生。1982年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主任、政管系副主任、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等職,現分管組織和學生工作。目前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人才研究會副秘書長、人才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市高校德育研究會副會長,海淀區第十二、十三、十四屆人大代表。
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物色人才理論。近幾年來,著有《大學德育新視野》(專著)、《新時期高校穩定工作體系和機制研究》(主編)、《青少年創造力國際比較》(主編)等著作。先後發表《人才工作法制化思考》、《在德育工作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當代大學生創造力培養狀況與對策分析》等論文多篇。
近幾年來先後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全國青少年創造能力培養狀況及對策研究》(課題負責人之一)、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委託研究項目《新時期維護高校穩定工作體系及機制研究》(首席專家)、《中國公民人文素質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子課題負責人)、北京市教工委委託研究課題《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法制環境研究》(負責人)。
《全國青少年創造能力及對策研究》獲人事部第四次全國人事(人才)科研成果二等獎;《從主體演化、權利覺醒到管理震動》獲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當代大學生創造人格研究》獲北京市德育研究會優秀德育成果二等獎。

形象大使——雷慶瑤

雷慶瑤 ,女,1990年1月3日生,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人,現為四川樂山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2008級心理學專業學生。3歲時被電擊失去雙臂。這位堅強的女孩克服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學會了用雙腳穿衣、做飯、吃飯、寫字、縫補衣裳、騎腳踏車、游泳、繪畫等等。
2006年,她出演《隱形的翅膀》片中女主角,獲得2007年華表獎優秀兒童女演員獎,2008年獲得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成為2008年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形象大使。
2008年,她獲四川省十佳青年稱號、2009年獲全國自強模範稱號,被評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
2008年9月,雷慶瑤考上樂山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專業,成為一名大學本科學生。
2009年4月,在雷慶瑤的積極倡導下,“慶瑤陽光工作室”在樂山師範學院成立,工作室以雷慶瑤及其所在團隊的示範和表率作用,幫助大學生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培養大學生陽光的心態,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
2009年7月,雷慶瑤成立了“四川博愛感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本著感恩社會,將堅強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傳遞下去的宗旨,雷慶瑤開始了自己艱辛的創業歷程。
2009年10月,雷慶瑤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自發行以來一直受到社會各界好評,雷慶瑤本人獲亞太音樂榜2009年度最佳公益新銳歌手獎。專輯中的歌曲《白色的鳥》由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專門為她作詞,詞句間流露出雷慶瑤的執著。何永紅介紹:“雷慶瑤的新歌曲調優美,感情豪邁而又細膩,透過歌詞我們能夠感受到她每一步的艱辛,同時又被她那種積極向上的衝勁所感動,所震撼。”
2010年4月16日,被聘為“中國政法大學自強社形象大使”。

自強宣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讓我們樹立自信、自強的精神,

於困境中崛起,在磨難中堅強。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我能;

人之所以勝,是相信我能勝

自強,需要廣采博學,刻苦鑽研,敢於挑戰,勇於創新,

自強,需要奉獻愛心,反哺社會,誠實守信,樂於奉獻

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

只有一顆心不能丟失——那就是感恩的心。

讓我們在微笑中堅強,在堅強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長!

讓我們始終堅信:自助者天助,自強者必強!

精品活動

感動法大

感動法大是自強社的品牌活動,旨在發掘出我們身邊同學的自強事跡,以鼓勵法大學子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感動法大感動法大

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並對選出的自強之星以及感動法大人物進行鼓勵和嘉獎,為我們樹立目標,彰顯榜樣的力量。

這是一個強者的舞台。鎂光燈下,他們笑靨如花,抑或淚光盈盈。舞台下,觀眾掌聲雷動,抑或哽咽無聲。而這一切,都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感動法大。

愛心宿舍

愛心宿舍是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支持的一項大型公益活動。通過組織志願者蒐集各宿舍自願捐獻的廢舊紙張、塑膠瓶等,利用將它們集中變賣所得,資助貧困孩子。將環保與愛心集合起來,既可以幫助我們樹立環保意識,也為貧困兒童送去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愛心宿舍愛心宿舍

宿舍,是一個溫馨的小家。

或許,多了愛心的加盟,又會多一份凝聚的力量。

師說講堂

通過邀請名師大家舉辦講座,為同學們提供一個了解高端思想、體會學術高見,並與所到名師交流溝通的平台。其目的是借名家之口,激勵塑造新一代的有志青年。這裡,能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醍醐灌頂般的暢快淋漓。無限可能盡師說。

師說講壇師說講壇

心靈火炬

通過大學生志願者與農村籍兒童一對一的結對形式,以通信為主要交流方式,使志願者(大火炬手)與受關懷學生(小火炬手)建立友誼、互相幫助。同時,志願者在一年內將支持鼓勵受關懷學生完成三件有意義的事情。

飛鴿傳書,我們將牽起他們的手,幫他們了解世界。雁字回時,我們會把每一份溫暖和愛心,都傳遞給他們。

薪火支教

薪火支教是自強社的又一特色活動,取“薪火相傳,傳遞愛心”之意而得名。通過招募前往英才國小以及沙河滋根工作室的志願者,向孩子們講授知識、傳授學習經驗,以彌補他們師資匱乏的狀況,為孩子們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薪火支教薪火支教

我們幫助的,是這樣一群孩子們,他們有著各自的天賦特長,卻因為師資缺乏,荒廢著一個又一個的周末。我們面對的是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和一顆顆純潔無暇的心。

組織機構

自強社組織機構圖自強社組織機構圖

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27號中國政法大學主樓D09

郵編:10224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