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抽象藝術學

《中國抽象藝術學》是許德民編著,2009年2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中國抽象藝術學中國抽象藝術學
《中國抽象藝術學》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抽象藝術理論學術專著,作者許德民,由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中國抽象藝術學》具有獨立的智慧財產權、原創抽象藝術理論、全新的學術觀念,全面闡述中國本土抽象藝術的歷史觀、學術觀、審美觀和價值觀。這本書的出現,填補了中國本土抽象藝術系統理論的空白。《中國抽象藝術學》擁有六大突破性的、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學術成果:

第一,系統論述“抽象藝術中國早已有之”的觀點,堅定認為中國擁有五千年抽象審美和創造歷史。

第二,提議重寫中國美術史(或撰寫中國抽象美術史)。

第三,提出並建立中國抽象藝術的審美和價值標準。

第四,以“藝術是不一樣的形式”的觀念,挑戰“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的權威論點。

第五,在中國首次提出“抽象詩學”(抽象文學)觀念。

第六,創導開展抽象藝術圖式、技法的“智慧財產權“和“專利”研究。

另外,本書對抽象藝術尋根、如何發展中國本土抽象藝術、抽象畫創作入門、抽象藝術理解的誤區、抽象藝術審美方法論、西方抽象藝術歷史和主要線索等等,都作了系統性的闡述。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抽象藝術學緒論

一、抽象是宇宙的自然本質

二、抽象畫、抽象藝術的概念

三、藝術非理性的意義

四、抽象畫需要宇宙思想

五、抽象畫更需要讀者情緒

六、藝術創造:不一樣的形式

第二章 中國抽象藝術的價值標準

緒論:為什麼要建立抽象藝術的價值標準

一、抽象藝術原創

1. 繪畫圖式原創

2. 符號原創

3. 繪畫材料原創

4. 繪畫技法原創

5. 題目原創

6. 題材原創

7. 原創與原作

二、抽象藝術審美

1. 色彩

2. 構成

3. 點、線、面

4. 細節

5. 氣氛

6. 意味

7. 設計性

三、抽象藝術精緻

1. 繪畫技法

2. 技巧難度和時間

3. 絕技

4. 上帝之手,神來之筆

5. 精良高級的繪畫材料

四、中國文化元素

五、中國人文意境

六、藝術家資歷

第三章 中國抽象藝術的民族化、本土化研究

一、中國抽象藝術的民族化、本土化

1. 中國抽象符號和元素的誕生和發展歷史

2. 建立中國抽象藝術民族化、本土化的信心

二、中國抽象藝術民族化、本土化方向

1. 中國傳統抽象審美符號和元素

2. 中國傳統抽象審美中的意境和人文精神

三、弘揚中國抽象藝術民族化、本土化的意義

1. 中國抽象藝術審美滯後的原因分析

2. 中國抽象藝術民族化、本土化的意義

第四章 抽象畫是中國美術史之源

一、抽象審美的三個途徑

二、“抽象”是中國美術史的源頭之一

三、中國篆刻和書法是高超的抽象藝術

四、抽象藝術和中國大寫意

五、抽象藝術和音樂

第五章 中國抽象藝術怎樣與世界同步

一、中國抽象藝術的最新動態

二、融合現代生命意識和審美觀念的抽象藝術理論

三、中國應該在世界當代抽象繪畫中占有領軍地位

四、系統的抽象藝術理論是世界空白

五、虛空靜穆是抽象畫中最難追求的意境

六、萬籟俱寂、寧靜致遠的境界是一種宇宙本質境界

第六章 中國抽象藝術初學入門

一、抽象藝術初學入門的彷徨

二、認識抽象藝術,堅信抽象藝術

三、純粹的創作狀態靠什麼來保持

四、現行美術教學體制的陷阱

五、當今美術學院考生的典型經歷

六、天才有時是自己扼殺的

七、青年畫家如何走向藝術市場

八、贏得市場的戰略和戰術

第七章 中國抽象藝術的認知誤區

第八章 抽象畫審美方法論

第九章 中國抽象詩學

第十章 抽象攝影與觀念攝影

附錄一 世界架上抽象畫的起源和形成 附錄二形式主義美學的歷史研究

附錄三 抽象藝術智慧財產權和“專利”研究

附錄四 許德民抽象藝術作品

後記

中國抽象藝術

中國抽象藝術就是中國人創作的、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符號、元素、意味傳承的抽象藝術。

中國抽象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的祖先在史前人類早期的活動中,就在生活和生產用具上,在岩畫、石器、瓦罐和骨針上留下了他們最早的抽象符號。

中國人大規模創造抽象符號、圖案是從彩陶時期開始的。5000-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中的彩陶上,已經有了大量成熟的抽象符號,有各類幾何圖形和抽象水紋形狀,無論是構圖、線條排列還是符號對稱,在陶器上都表現得相當完整。彩陶上還有少量魚和鳥的抽象、寫意圖案,這是人類最早的半抽象藝術。

歷史上中國美術史最早的圖案是彩陶圖案。彩陶圖案中最早的、數量最多的是抽象幾何形圖案。但是,由於觀念的原因(中國歷代的美術文化,對抽象符號和圖案的審美都沒有系統理論支持),文本的中國美術史引用的圖案不是幾何抽象圖形,而是相比抽象圖案要來得晚的魚紋和鳥紋圖案。儘管它們都是彩陶圖案,是同時期作品,但是在量的比例上,抽象幾何圖案的彩陶數量要遠遠超過具象的彩陶數量。文本的中國美術史的源頭只選取鳥圖和魚圖的具象圖案,而不是幾何抽象圖,這也使得中國美術史只是具象美術史,是“一半”中國美術史,而美術史的另一半“中國抽象美術史“卻被忽略了。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文本的中國美術史的源頭,讓中國的抽象美術的歷史得以還原和貫穿。

彩陶抽象圖案是中國人抽象審美的開始,也幾乎就是人類審美軌跡的開始。無數事實都證明,抽象審美是人類的天賦,也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中國彩陶時期的抽象美術時期,儘管人類在抽象審美中賦予了人類早期的意識,但就客觀形式而言,幾何線條規則排列、符號構圖多變,無不顯示出先民對線條、符號抽象審美的天賦。同時,將具象的魚和鳥“抽象“描繪的天賦。人類具有這樣的天賦,就必然會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最早的美術都是和實用品聯繫在一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