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復興

中國復興

《中國復興》,是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雲。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陳雲,1963年生於廣東東莞,普通商人,民間學者。

主要著作:

《超越台灣》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超越台灣》台灣秋水堂書局(2004);

主要論文:

當前中國幾個熱點經濟問題,《中國戰略觀察》2005年1月。

誰為台灣的巨額債務買單?

中國網評論專欄2005年9月。

台灣與大陸經濟著距及實質得港《經濟導報》2006年3月。

內容簡介

《中國復興》主要內容:中國復興,是21世紀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等歷史發展的必然。它不是簡單的崛起,也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21世紀中國人一系列的飛躍。中國,在1644年之前一直是個強國。“中國在農業生產力、工業創新和生活水平方面領先於全世界”(布熱津斯基)。與此同時,中國人的精神財富、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等高高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早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中國就處在封建時代,其物質和精神的文明程度遠遠超過歐洲的羅馬時代和封建時代。在那時,中國已經崛起。然而,受地理及當時文明引力的限制,中國沒有隨即引爆近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也沒有像歐洲歷史那樣直接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中國人有自己的軌跡。

1840年以後,由於列強的入侵和大規模掠奪,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巨額財富被一掃而光,人民被荼毒,文化被壓抑。中國從一個強人富庶的中央帝國一下子墜落成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窮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中國人的慘狀遠遠甚於“文藝復興”前的歐洲。

目錄

第一篇二0一八年的中國

大踏步進入汽車時代

將一步跨人數字社會

名副其實的貿易強國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

中國本土資本的興起

人民生活的改善

人均財富及社會發展動力

引人注目的中國年輕人

自然環境與人口問題

21世紀,中國新農業

中國對能源和礦物的需求

人民幣升值不可避免

2018年中國的經濟能量

中國軍事力量的最低要求

第二篇中國文化的復興

經濟崛起,文化復興的前提

自由民主,中國復興的要件

文化,中國復興的核心

復興,不是簡單的重複

我們急需21世紀的中國文化

“我是中國人”,一張值錢的名片

第三篇中國復興的外部環境

對內講仁,對外講利

中美關係的癥結

不排除中美“結盟”的可能

歐洲力量的重組與中國

阿拉伯世界的工業化

日本的沒落不可避免

第四篇中國人的倫理思想

“人是萬物之靈”

道,中國人的宗教

中國的人性論

中國人的審美觀

中國人的慈孝觀

孔孟之道,中國人的“聖經”

政治思想

重農意識

敬工思想

“重商”主義

第五篇中國軌道

文明的軌跡

中西封建社會比較

第六篇中國資本主義的起源

呂不韋,中國第一個資本家

地主階級,中國第一個歷史怪胎

官商合一,中國第二個歷史怪胎

“新”貴族階層

……

第七篇中國大變革——一九四九

第八篇教訓

編輯推薦

《中國復興》以全球視野,破解大國之道。以一張“我是中國人”的名片,遠走天涯,文字率真,拳拳之心見證:中國世紀,和平崛起。

文摘

第一篇 二0一八年的中國

在21世紀的某一天,中國將迎來偉大的復興。復興;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l3億中國人在新世紀的大飛躍,是我們跨人幸福生活的新明天。

未來十年,是中國復興的前夜,是困難與希望、危險與機會等交織的關鍵時刻。

大踏步進入汽車時代

最近幾年,筆者曾多次陪同歐洲朋友乘坐上海的磁懸浮列車。當列車的時速達到431公里時,車廂內的人們無比興奮,這可是比飛機起飛還快兩倍的速度啊。列車要進站了,速度逐漸下降,400公里,350公里,300公里……興奮過後,車廂里突然間安靜了許多,要不是看見窗外飛速掠過的景物,真不知列車還在以200多公里的速度飛馳。一位德國朋友不由自主地說:“在高速公路上飆車已經沒有意義了。”

下了磁懸浮列車,打的進市區,周邊的景色更令人驚訝:筆直寬敞的馬路,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令人目不暇接。在您的周圍,“堆”滿了各式各樣最新款的汽車。這哪裡是想像中“貧窮落後”的中國?這分明是已開發國家!

外國的朋友以為也許這僅僅是中國極少數地方才有如此。然而,我們在隨後的旅行中卻發現,整箇中國的東部地區情況基本如此。不管是熙熙攘攘的城市,還是偏僻的農村,到處是忙碌的人們,到處是工地,人們雖然不算很富裕,但很開心。今天的中國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奮發向上的氣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