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觀經濟運行軌跡

從2002年投入產出表看我國的經濟狀況 出口變化對我國經濟成長和就業的影響 從2007年投入產出表看我國的經濟狀況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統計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平裝: 72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3760860
條形碼: 9787503760860
尺寸: 25.6 x 18.2 x 3 cm
重量: 1 Kg

內容簡介

《中國巨觀經濟運行軌跡(2006-2009)》是繼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1995年出版第一部《中國巨觀經濟運行軌跡》之後編輯出版的第五部反映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系統經濟分析和核算方法研究成果的系列書籍。2006~2009年間,我國巨觀經濟呈現出高位回落後見底回升的複雜多變的運行態勢。從2003年至2007年,GDP一直保持10%或10%以上的增長速度,國民經濟實現了“高增長、低通脹”的健康發展。但在連續的高增長之後,經濟運行中也積累了一些矛盾和壓力,巨觀經濟運行存在周期性調整的要求。而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陷入了衰退,我國經濟在周期性回落與外部衝擊雙重作用下,經濟增速明顯大幅回落,2009年1季度GDP增長率僅為6.5%。

目錄

國家篇
改革開放以來兩輪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比較研究
如何實現經濟成長由投資拉動為主向消費拉動為主的轉變
“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關於我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思考
GDP數據修訂對若干問題的影響
國外地區GDP核算模式研究
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研究
年度GDP歷史數據修訂方法研究及數據測算
提高1個百分點的消費率可以使第三產業比重上升0.26個百分點
我國能源消費與GDP增長關係研究
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歷史性轉變:從MPS到SNA
加拿大的投入產出核算/齊舒暢劉慧平邱瓊
我國居民消費的特點及擴大消費應採取的措施
交通運輸與GDP增長關係研究
我國第三產業比重是否應該逐年上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三大需求走勢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
關於金融業產出核算的幾個問題
關於中國消費統計問題的研究報告
2004年末中國金融市場的資金存量格局
2005年出台的重要巨觀調控政策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1997~2002年中國經濟結構變化趨勢分析——基於投入產出表的對比研究
部分國家電力消費與GDF增長的關係
客觀認識環比速度
利用普查數據修正歷史數據的方法研究
2008年全國居民收入分配總體狀況
2006年出台的重要巨觀調控政策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從2002年投入產出表看我國的經濟狀況
投資高增長與經濟波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不斷發展壯大
我國非競爭型投入產出表編制及其套用分析
我國服務業統計現狀和難點研究
對我國生產率的分析和預測
國民經濟各部門水資源消耗及用水係數的投入產出分析
我國能源部門產業關聯分析——基於2002年投入產出表改進的結構係數研究
我國目前的產業關聯度分析
出口變化對我國經濟成長和就業的影響
最終需求對國民經濟及其各部門的誘發分析
從2007年投入產出表看我國的經濟狀況
濺地區篇
總部經濟發展對北京產生重要影響
津稅收與增加值關係研究
河北省經濟發展協調性情況分析
提高“兩個比重”,促進社會和諧,譜寫山西發展新篇章
未來加快內蒙古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遼寧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的相關分析
投資需求對7省市GDP突破10000億元的作用及給吉林省的啟示
對黑龍江省經濟技術結構的研究與分析
上海市金融業投入產出研究
江蘇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關聯度分析
新時期下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
充分發揮金融槓桿作用撬動安徽經濟加速崛起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