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要籍精解

第二章 第十章 第二十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叢書名: 博雅大學堂·中國語言文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平裝: 45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47771
條形碼: 9787301147771
尺寸: 22.6 x 15 x 2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費振剛,性別:男,出生年月:1935,民族:漢族,遼寧遼陽人。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歷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編委會委員、秦漢魏晉南北朝分類編寫組副主編。1961年其主編作品《中國文學史》(合作)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特別獎。
2002應邀受聘於廣西大學梧州分校中文系(現梧州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史等,多年來與夫人馮月華教授長駐梧州學院。
常森,山東新泰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副教授。
專著與論集
1、《二十世紀先秦散文研究反思》,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版。
2、《先秦文學專題講義》,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3、《先秦諸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中國古代文學要籍精解》(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版。
5、《莊子散論》(合著),安徽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版。
6、《漢字闡釋與文化傳統》(合著),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趙長征,湖南省湘潭市人,生於1973年6月。1995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同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2001年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講師。
研究領域:中國古代文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國傳統文化。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文學要籍精解》介紹的是文學古籍的舊注和舊評。初版的評述論析對象限定在經、史、子、集的四部書內,而沒有元、明、清時期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主潮的戲曲小說。這次增訂,不僅增加了先秦諸子的《老子》、《墨子》、《荀子》、《韓非子》,而且增加了金聖歎評《天下才子必讀書》、《第五才子施耐庵水滸傳》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又在“相關連結”部分專門介紹了《史記評林》、《漢書評林》等以評註為主的現代學者所作的古籍注釋本,以便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相關信息。歷代產生的對於古籍的注釋,存儲了彼時彼地的信息,而它們之間的相互連結也構成了古今人溝通的橋樑,考察它們的發展,解讀其信息,是今人注釋的依據,也是讀者貼近作品產生的時代的重要途徑,這正是古籍的舊注所具有的學術價值。

目錄

緒論 略論文學要籍注釋的特色及其學術意義
第一節 古籍注釋的演進
第二節 古籍注釋的體式
第三節 古籍舊注的學術價值
第一章 朱熹《詩集傳》
第一節《詩經》概說
第二節 從漢代今古文《詩》學到《詩集傳》
第三節《詩集傳》的特點
[相關連結]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
第二章 《楚辭補註》與《楚辭集注》
第一節 屈原與《楚辭》
第二節 王逸《楚辭章句》
第三節 洪興祖《楚辭補註》
第四節 朱熹《楚辭集注》
[相關連結] 蔣驥《山帶閣注楚辭》
第三章 杜預《春秋左傳集解》
第一節 《春秋》與《左傳》
第二節 《左傳》的早期流傳與杜預《春秋左傳集解》
第三節《春秋左傳集解》的特色
[相關連結]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第四章 高誘注《戰國策》
第一節 《戰國策》的性質及文學成就
第二節 高誘注本及古代其他注本簡介
第三節 高誘注的價值
第四節 高誘注的缺失及姚宏續注和黃丕烈《札記》
[相關連結] 金正煒《戰國策補釋》 繆文遠《戰國策新校注
第五章 朱熹《論語集注》
第一節 《論語》及其流傳
第二節 朱熹及其《四書章句集注》
第三節 《論語集注》的特點
[相關連結] 楊伯峻《論語譯註》
第六章 王弼《老子注》
第一節 老子其人其書
第二節 王弼的《老子注》
[相關連結]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
第七章 孫詒讓《墨子間詁
第八章 朱熹《孟子集注》
第九章 郭慶藩《莊子集釋》
第十章 王先謙《荀子集解
第十一章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
第十二章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第十三章 王先謙《漢書補註》
第十四章 郭茂倩《樂府詩集》
第十五章 《文選》李善注和五臣
第十六章 吳兆宜《玉台新詠箋注
第十七章 丁晏《曹集詮評
第十八章 陶澍《靖節先生集注》
第十九章 倪璠庾子山集注
第二十章 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
第二十一章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第二十二章 仇兆鰲《杜詩詳註》
第二十三章 蔣之翹輯注《唐柳河東集
第二十四章 《三家評註李長吉歌詩
第二十五章 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
第二十六章 《唐詩三百首》和陳婉俊《補註》
第二十七章 李壁《王荊公詩注》
第二十八章 王文誥注《蘇軾詩集》
第二十九章 任淵《山谷詩集注》、史容《山谷外集詩注》、史季溫《山谷別集詩注》
第三十章 《宋詞三百首》
第三十一章 金聖歎《天下才子必讀書》
第三十二章 金聖歎評《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
第三十三章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