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

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

《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作者劉勇強,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7-10-1出版。描述的是中國古代小說史的發展分為兩大階段。

基本信息

作者劉勇強
ISBN:10位[7301122306]13位[9787301122303]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定價:¥48.00元

內容提要

本書將中國古代小說史的發展分為兩大階段,上編《從肇始到成熟:兩種體式及其演進》,著眼於小說文體的成熟過程,下編《文人獨立創作普遍化時代的小說世界》突出小說文體成熟後,以小說家為中心的小說創作特點。全書貫穿文本的敘述策略,從文體、題材、敘事、語言、風格等角度,全方位描述古代小說演變的動態過程,並對眾多經典作品進行了精細的分析。全書敘論結合,理據兼備,新見迭出,文筆流暢,使讀者在親近小說原典的同時,又能了解相關的小說史知識及分析方法,是一部體現了當前小說史研究前沿水平的著作,適應大學中文系專業課教學,亦可作為通識課教材及大眾讀本。

編輯推薦

本書將中國古代小說史的發展分為兩大階段,上編《從肇始到成熟:兩種體式及其演進》,著眼於小說文體的成熟過程,下編《文人獨立創作普遍化時代的小說世界》突出小說文體成熟後,以小說家為中心的小說創作特點。全書貫穿文本的敘述策略,從文體、題材、敘事、語言、風格等角度,全方位描述古代小說演變的動態過程,並對眾多經典作品進行了精細的分析。全書敘論結合,理據兼備,新見迭出,文筆流暢,使讀者在親近小說原典的同時,又能了解相關的小說史知識及分析方法,是一部體現了當前小說史研究前沿水平的著作,適應大學中文系專業課教學,亦可作為通識課教材及大眾讀本。

作者簡介

劉勇強,1960年生於江西南昌,1988年於北京大學獲得文學博士學位後即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曾赴日本東京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等高校講學。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小說及宋元明清文學,出版過《西遊記論要》、《奇特的精神漫遊——西遊記新說》、《幻想的魅力》、《中國神話與小說》等專著,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同時,參與了北京大學《中華文明史》等集體項目的工作,並主編過高中課程標準實驗語文教科書兩種。

目錄

緒論小說史意義上的文體與文本
第一節小說文體的確立與小說史的展開
第二節小說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及其民族特點
第三節小說發展的動力與小說史的分期及本書的內容
上編從肇始到成熟:兩大系統及其演進
概說
第一節體多性殊的古代小說及其相互關係
第二節創作主體與接受者的清晰化
第三節小說的功能
第四節文言與白話
第一章小說文體的孕育
第一節“小說”觀念的起源與小說化敘事的產生
第二節神話傳說的小說史意義
第三節先秦兩漢敘事散文對小說的推動作用
第四節寓言與小說的寓意化
第二章小說的原初形態
第一節舊題漢人小說的歷史價值
第二節志怪小說:背景與藝術
第三節志人小說的三種體式
第四節志怪、志人小說的異同及其對後世小說的影響
第三章文言小說的文體獨立
第一節多體式共生並進的格局
第二節傳奇的產生、發展及其文體特點
第三節唐代傳奇的文體與敘事特徵
第四章說唱藝術的初潮
第一節說唱藝術的淵源
第二節從俗講到市人小說:唐代說唱藝術諸體的創作
第三節唐代說唱藝術在體制上的特點及其影響
第五章說話藝術的繁榮
第一節宋元說話的家數與體制
第二節“小說”的藝術風貌
第三節“講史”及“小說”中的涉史題材作品
第六章文言小說的輯集與流變
第一節從《太平廣記》到《夷堅志》
第二節傳奇小說在宋元時期的新變,
第三節“三燈”及明代中期的新體傳奇小說
第七章章回小說的形成
第一節章回小說的體制
第二節《三國演義》的敘事理念
第三節《水滸傳》精神內涵的矛盾
下編文人獨立創作普遍化時代的小說世界
概說
第一節小說創作的社會背景與輿論環境
第二節小說傳播的商業化
第三節小說理論的小說史意義
第四節小說家
第一章從世代累積向文人獨創的過渡
第一節《西遊記》:寓意與風格
第二節《金瓶梅》的文本與接受
第三節“三言二拍”的編撰:如何“擬”話本,
第二章小說題材的類型化與發展
第一節歷史演義、英雄傳奇及時事小說
第二節神怪小說與其他題材類型的合流及哲理化
第三節才子佳人小說:中篇體制的限度
第四節家庭小說的主題:懼內及其他
第三章短篇白話小說的新發展
第一節編纂與傳播:世俗文化對文人精神的裹挾
第二節抒憤與開拓:文人作家對世俗文化的矯正
第三節圓熟與超越:小說文體的新變及局限
第四節短篇白話小說的變體與迷失
第四章文言小說的中興
第一節《聊齋志異》:鄉村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
第二節《新齊諧》和《閱微草堂筆記
第三節乾隆嘉慶時期的其他文言小說
第五章《紅樓夢》
第一節曹雪芹的寫作理由與《紅樓夢》的性質及其時代意義
第二節“末世感”與“悲金悼玉”
第三節結構與細節:小說敘事的精緻化
第四節心理描寫與抒情意味:敘事文學的藝術兼容性
第六章思想化和才學化向小說創作的挑戰
第一節《儒林外史》:對文化的反思
第二節才學小說的深與淺
第三節《鏡花緣》:小說的內涵與外延
第七章文人精神的衰退與回歸世俗
第一節小說原創性的減退與續書、仿作
第二節狹邪小說中的“自戀”
第三節俠義與公案的分與合
第八章小說觀念變化中的晚清小說
第一節小說觀念的變化與小說創作態勢
第二節報刊與小說創作方式的變化
第三節小說體制中的“短”
第四節晚清小說中的中國社會
餘論小說觀與小說史的回顧與期待
第一節“以西例律我國小說”之背景與流變
第二節知識結構的雙重欠缺與角度偏差
第三節“以西例律我國小說”的文體偏見與正面效應
第四節《中國小說史略》的學術理念與表述方式
第五節重建小說史的坐標體系與敘述線
參考書目
附錄中國古代小說要目簡釋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