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志怪小說史》

《唐前志怪小說史》

《唐前志怪小說史》集著名學者李劍國先生20多年研究之心血,以縝密、細緻、紮實的材料研究為基礎,系統整理、論述了中國唐代以前志怪小說的創作情況及藝術風貌,是一部博大精審、精彩煥然的中國古代小說研究必讀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唐前志怪小說史》對於志怪小說的敘述,分三個時期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又概括為三個類型。三個時期是:(1)先秦:為志怪的醞釀和初步形成時期,有些“準志怪”小說,表現為史書、地理博物書、卜筮書的形式,尚屬幼稚階段;(2)兩漢:為志怪趨於成熟的發展時期,多數作品仍帶有雜史、雜傳和地理博物的體式特徵,題材多為神仙家言;(3)魏晉南北朝:為志怪的完全成熟和鼎盛時期,分魏晉與南北朝兩段,此時志怪紛出,作者甚眾,題材廣泛,無所不包,且有由短幅演為長篇的趨勢。

三個類型是:(1)地理博物體志怪小說:由漢人的《括地圖》、《神異經》等到晉張華的《博物志》等,屬於這一類;(2)雜史雜傳體志怪小說:由漢人的《漢武故事》、《列仙傳》到晉葛洪的《神仙傳》、苻秦王嘉的《拾遺記》等,屬於這一類;(3)雜記體志怪小說:由漢人的《異聞記》到晉乾寶的《搜神記》、陶潛的《搜神後記》等,屬於這一類。

作者簡介

李劍國,山西靈丘人。1943年生。南開大學中文系本科、研究生畢業。現為南開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與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小說、古代文化等。在國內外出版有《唐前志怪小說史》、《唐前志怪小說輯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宋代志怪傳奇敘錄》、《新羅殊異傳輯校與譯註》(韓國)、《新羅殊異傳考論》(韓國)、《宋代傳奇集》、《中國狐文化》、《古稗斗筲錄——李劍國自選集》等著作。

目錄

古小說的新探索(序)
志怪敘略
第一章 志怪小說的起源與形成
一、原始宗教與神話傳說
二、巫教、陰陽五行學與宗教迷信傳說
三、地理博物學的志怪化
四、史乘的分流與志怪小說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 戰國志怪小說與準志怪小說
一、“古今紀異之祖” 《汲冢瑣語》
二、“古今語怪之祖” 《山海經》
三、其他戰國準志怪
第三章 兩漢志怪小說
一、兩漢志怪生長發展的基礎與條件
(一)讖緯迷信與神仙方術的興盛
(二)《山海經》的傳播與影響
(三)雜史雜傳的發達與分化
二、地理博物體志怪小說
(一)《括地圖》與《神異經》
(二)《洞冥記》與《十洲記》
三、雜傳體志怪小說與志怪題材的雜傳小說
(一)雜傳體志怪小說:仙傳小說《列仙傳》
(二)雜傳小說:《漢武故事》、《蜀王本紀》、《徐偃王誌異》
(三)《漢武內傳》及西王母傳說的演化
四、雜記體志怪《異聞記》及其他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志怪繁榮與進步的社會原因及此期志怪的時代蘊含
一、志怪繁榮進步的社會原因
(一)道教與佛教的昌熾
(二)談風的盛行
(三)史傳及文學創作的活躍與進步
二、此期志怪的時代蘊含
第五章 魏晉志怪小說
一、《列異傳》與西晉志怪
(一)《列異傳》
(二)《神異記》、《異林》等
二、地理博物體志怪之遺響
(一)張華《博物志》
(二)郭璞《玄中記》及《外國圖》
三、“鬼董狐”乾寶的《搜神記》
(一)乾寶的生平事跡與《搜神記》的寫作過程
(二)《搜神記》的流傳、散佚與輯錄刊行
(三)《搜神記》的主要內容
(四)《搜神記》的藝術成就及其影響
四、雜傳雜史體志怪《神仙傳》與《拾遺記》
(一)葛洪《神仙傳》
(二)王嘉《拾遺記》
五、東晉其他志怪小說
六、兩晉志怪題材的雜傳小說
第六章 南朝志怪小說
一、陶淵明《搜神後記》
二、劉義慶《幽明錄》
三、劉敬叔《異苑》
四、宋齊其他志怪小說
(一)《齊諧記》等宋志怪
(二)祖沖之《述異記》
五、任防《述異記》與吳均《續齊諧記》
(一)任疇《述異記》
(二)吳均《續齊諧記》
六、其他梁陳志怪小說
七、南朝“釋氏輔教之書”
(一)《觀世音應驗記》三種
(二)《宣驗記》與《冥祥記》
(三)其他弘佛小說作品
第七章 北朝隋代志怪小說
一、北朝隋代佛教徒及數術家的志怪
二、顏之推《冤魂志
三、《八朝窮怪錄
四、其他北朝隋代志怪小說
第八章 朝代不明的志怪小說
一、《隋志》、《唐志》著錄的志怪
二、諸書稱引的志怪
主要引用與參考書目
後記
修訂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