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極考察

中國南極考察

中國南極考察(Chinese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1980 年初,中國開始進行南極考察。

英文名稱

中國南極考察(China‘s Antarctic expedition)

概述

1980 年初,中國派董兆乾張青松 赴澳大利亞的南極凱西站度夏考察,至1984年,先後派出40名科學工作者分赴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阿根廷和日本等國的南極站參加度夏和越冬考察,並參加1981年1~3月首次國際南大洋生物系統和資源考察等國際考察活動。
1984~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派出由南大洋考察隊、南極洲考察隊、向陽紅10號遠洋科學調查船和J121號打撈救生船所組成的南極考察編隊,共有 591人參加考察,以陳德鴻為總指揮,進行考察活動,航程 26433.7海里,歷時142天。向陽紅 10 號曾進入南極圈內的南極半島附近海域考察,有36人登上雷克魯斯角;南大洋考察隊進行了磷蝦資源和環境狀況的多學科調查;南極洲考察隊進行了生物、地質、地貌、高層大氣物理、地震、氣象、測繪和海洋科學等領域的考察。
1985 年2月20日首次在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上建立了中國南極長城站,為常年(越冬)站,站址在南緯62°12′59″,西經58°57′52″處。1989年2月26日又在東南極大陸普里茲灣邊的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國南極中山站,其坐標為南緯69°22′24″、東經76° 22′40″。到1992年中國已先後開展了9次南極科學考察。此後基本上每年一次。2009年1月27日又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里建立了中國南極崑崙站,其坐標為南緯80°25'01"、東經77°06'58"。這也是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

中國科考隊挺進南極內陸進程

第一次1997年中國第13次南極考察期間,8名考察隊員歷時13天,向冰穹A方向挺進了300公里。
第二次1998年中國第14次南極考察期間,8名考察隊員歷時17天,向冰穹A方向推進了464公里。
第三次1999年中國第15次南極考察期間,10名考察隊員進入冰穹A地區。
第四次2002年中國第18次南極考察期間,8名考察隊員在距中山站170公里處架設了1台自動氣象站。
第五次2005年在中國第21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13名考察隊員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到達冰穹A最高點。
第六次2008年,台北時間1月12日14時45分,17名中國南極科考隊員成功登上冰穹A,開展各項南極內陸冰蓋考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