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極崑崙站

中國南極崑崙站

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正式命名為“中國南極崑崙站”。位置確定為南緯80度25分01秒,東經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於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里。這也是中國繼在南極建立長城站、中山站以來,建立的第三個南極考察站。

基本信息

概述

中國南極崑崙站中國南極崑崙站 地理位置

中國南極崑崙站,簡稱崑崙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後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三個科學考察站,名稱公布於2008年10月18日,位於南極大陸內部冰穹A最高點西南方向約7.3公里處,南緯80度25分01秒,東經77度06分58秒(80°25′01″S77°06′58″E),海拔4087米,是中國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極內陸科考站,也是人類在南極地區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落成與開站

崑崙站於2009年1月27日正式落成。2009年2月2日,當地時間上午9:25,台北時間中午12:25,中國南極崑崙站正式開站。開站儀式在南極中山站和崑崙站通過衛星電話連線同時舉行,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在南極中山站代表中國政府宣布南極崑崙站開站。

相關規劃

初期的崑崙站站區計畫總建築面積558.56平方米,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配備發電、水處理、交通和通訊等配套設施。近期目標是建成可供24名科考人員生活和工作的度夏站(12、1、2月的夏季開展科考),3至5年後,再逐步升級擴建為滿足科考人員越冬的常年站。初期計畫完成後,該站將可開展深冰芯鑽探、天文學觀測、冰下山脈地質鑽探等科學觀測計畫。

人員任免

首任崑崙站站長為內陸冰蓋隊隊長李院生,副站長為內陸冰蓋隊副隊長夏立民李侍明

選地原因

正在建設中的中國南極崑崙站正在建設中的中國南極崑崙站

首先,冰穹A又稱南極最高點,和經線交會的南極極點、全球溫度最低的南極冰點、地球磁場南極的磁點並稱為南極科考的四大“必爭之點”。中國南極崑崙站在冰穹A地區的建立將成為繼美國在南極極點建站,原蘇聯在南極冰點建站,法國在南極磁點建站後,人類南極科考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它標誌著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研究將實現從南極大陸邊緣向內陸的跨越。

其次,冰穹A地區空氣稀薄,年平均溫度接近零下60攝氏度,含氧量僅為內陸的60%左右,被學者稱為“不可接近之極”,崑崙站則正是位於南緯80度25分,東經77度06分,海拔4087米的“不可接近之極”。

冰穹A作為南極“冰蓋之巔”,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是一座“天然實驗室”,那裡的觀測指標對全球氣候變化非常有說服力,是大氣與氣象研究方面獨一無二的“觀測站”。此外,這裡的冰蓋是原始堆積而成,儲存著反映全球氣候和大氣環境演變的信息,在這個區域最有可能找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

另外,冰穹A地區也是進行天文觀測的最佳場所。冰穹A地區具備地球上最好的大氣透明度和大氣視寧度天文望遠鏡顯示圖像的清晰度),有3至4個月的連續觀測機會和風速較低等條件,被國際天文界公認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結構

中國南極崑崙站中國南極崑崙站

崑崙站主體建築為鋼結構,工程的建築面積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區和科研區,可供15至20人進行夏季科考。

崑崙站主體建築由11個工程艙拼接而成,它包括宿舍、醫務室、科學觀測場所、廚房、浴室、廁所、污水處理場所、發電機房、鍋爐房、制氧機房和庫房等。

主體建築主要採用模組化或貨櫃式建築構件組裝而成,以減少現場的安裝工作量。

崑崙站的主體結構全部採用耐低溫的不鏽鋼,外包複合加芯的保溫板。整個科考站設計成內部功能艙與外部保溫層兩部分,內部功能艙由若干個可獨立運輸的貨櫃式預製工程艙拼接而成,施工人員在國內將工程艙及其內部裝修、設備全部做好,把這些工程艙運往冰穹A地區組裝後,再現場安裝外部保溫圍護層。

崑崙站室內設計與家具多採用暖色調,從而減少環境對科考隊員造成的心理影響。崑崙站內共設有10間宿舍,這種宿舍有些類似於火車的小包廂,有上下鋪,但床更寬、更長,屋裡有專門的空間放置行李,還有一張可摺疊的工作檯。由於處在高原缺氧環境下,在每個床頭都有一個供氧終端,科考隊員通過它可以補充氧氣,緩解缺氧造成的不適。

根據規劃,3至5年後,崑崙站將逐步升級擴建到558.56平方米,成為滿足科考人員越冬的常年站。以崑崙站為依託,中國將有計畫地在南極內陸開展冰川學、天文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空間物理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

建立意義

中國南極崑崙站中國南極崑崙站 地理位置

中國南極崑崙站在冰穹A地區的建立將成為繼美國在南極極點建站,原蘇聯在南極冰點建站,法國在南極磁點建站後,人類南極科考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它標誌著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研究實現從南極大陸邊緣向內陸的跨越。

在南極內陸冰蓋建立科學考察站,還體現著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學研究的實力。目前,世界上共有28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53個科考站,多數站建在南極邊緣地區;除中國外,只有美國、俄羅斯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這6個國家在南極內陸地區建立了內陸科考站。崑崙站的建成,標誌著中國進入國際極地考察的第一方陣,實現了中國極地科考事業“從大到強”的跨越。

崑崙站的建成意味著,中國將成為第一個在南極內陸建站的開發中國家。南極有四個最有地理價值的點,極點冰點(即南極氣溫最低點)、磁點和高點。此前,美國在極點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羅斯人的東方站位於冰點之上,磁點則是法國與義大利聯合建造的迪蒙迪維爾站,只有冰蓋高點冰穹A尚未建立科考站。

2005年1月18日,中國第21次南極考察隊從陸路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頂冰穹A。2005年11月,中國又首次對中山站與冰穹A之間的格羅夫山地區進行為期130天的科學考察活動。由於率先完成冰穹A和格羅夫山區的考察,中國最終贏得了國際南極事務委員會的同意,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

評價

日本

崑崙站崑崙站

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負責極地觀測的副所長白石和行表示,能在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南極內陸建成科考站,表明了中國在南極研究領域的實力。崑崙站位於在冰層和大氣研究領域稱得上要塞的南極大陸東部制高點,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都期待著中國同行能夠早日獲得科考成果。

德國

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後勤保障部門負責人哈特維希·格南特博士表示,他非常欽佩中國同行的科學探索精神,因為冰穹A地區自然條件極端惡劣,4000多米的海拔高度和極度寒冷是對前去建站的中國技術人員和科學家的嚴峻考驗,但他們經受住了考驗。

格南特說,南極冰穹A地區擁有4000米厚的冰層,此前從未有人在那裡建過科考站,因而當地的科研信息收集非常不夠,中國在那裡建科考站後,會在冰芯研究等許多領域取得新成果,這些成果將會惠及包括德國在內的各國南極研究。

俄羅斯

俄羅斯聖彼得堡北極和南極研究所副所長瓦列里·盧金表示,中國對南極科考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這令人欽佩。在冰穹A區地區建立科考站對於全球氣象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那裡有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冰層,通過對此研究有可能繪製出100萬年間地球氣候變化的圖像。

質疑

2013年10月21日澳大利亞官方智庫發布報告《冷靜思考:我們的南極策略選擇》。該報告指出,中國正籌備在南極建設第四座科考站。報告將矛頭對準了中國:中國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的第三座科考站“崑崙站”所處的位置是“傳送、接收、攔截衛星信號的理想地點”。該智庫副主管安東尼-博金認為,一些國家的南極科考站日趨“雙功能化”,一旦其角色發生變化,成為衛星監測站,那么在未來10年中,世界主要大國有可能在南極洲爆發軍事衝突。中國軍事專家宋曉軍表示,從理論上講,澳智庫報告所說的南極科考站的“軍事用途”不是沒有道理,但這是很遙遠的事情。報告的預測還只是戰略想像,而戰略想像與現實之間存在距離。

南極相關知識

南極相關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