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德行

中國人德行

《中國人德行》是一部出版於2005年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節選

“事前說明白,過後無爭議。”是中國人明智的格言。然而,當人們在預先協定中耗盡才智之後,誤解仍會發生。無論你注意力集中在哪一點上,在中國,錢都是最引外國人煩惱的突出原因。不管與你打交道的中國人,是受過教育的學者,還是目不識丁的苦力,在這一點上區別很小。所有的中國人都天生具有從誤解中取利的本能。他們感到自己就像一月的北風颳進門縫兒,像水流滲入船洞兒,及時而毫不費力地利用誤解。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奇異地適應了中國人這一天賦的發展過程。就像古代波斯人被教會了拉長弓與說實話兩種技能那樣,中國人很快察覺,盎格魯-撒克遜人具有對敵人和朋友都同樣真誠、公正的天性。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些品質就像台塔斯統治下的羅馬人對猶太人的感受一樣,驚訝不已。猶太人有這樣的習慣,無論戰事多么緊張,都要每隔七天停止一天軍事行動。這種怪癖有利於羅馬人的進攻,同樣,盎格魯一撒克遜人的那些品質也有利於中國人。 1860年之前一個世紀的中國外交,是中國人誤解才能的漫長例證。以後的年代裡,中國人的這種才能也沒有耗盡。中國的外交史,就是一部執意誤解又力圖解釋的歷史,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認為外國人會履行諾言的最初印象已經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心目中,儘管也有個別不強行遵守規則的例外現象,對外國人的這種觀念還是生長繁盛起來了。他們非常相信外國人做事的公正性,縱然一些個人和許多國家也有相反的例子,這種信念還是同樣堅定。有了這樣兩個既定的觀點,中國人也就有了支撐點,希望動搖最頑固的外國人。“你這樣說,這樣。”“不,我不這樣說。”“但是我認為你是這樣說的。我們都這樣理解。請原諒我們的愚蠢,請給錢,你說過你要給的。” 這就是中國人與外國人成千上萬次爭論的實質,一百次爭論中有九十七次是外國人付了錢,正如中國人所了解的那樣,外國人為了表示自己誠實與公正也會付錢的。在其餘三次中,他們會通過其它手段設法達到目的,三次中有兩次是成功的。 日常生活中誤解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經驗的觀察者可以發現很多,其數目可以構成一個軍團。你吩咐一個苦力把院裡的荒草拔掉,而將開始露芽的珍貴草皮留下,透過這些草皮你看到了久已嚮往的草地的影像。但是,這位漫不經心的笨牛拿著一把鋤頭,鏟鋤了他遇到的所有綠色植物,弄成了一片荒地,還稱之為安寧之處。他不“明白”你的意思。打發廚子到遠處僅有的一個菜市場上買一條鯉魚和一隻小雞。他沒買回魚,卻買了三隻壯鵝,他以為這就是你的旨意。他不“明白’’你的意思。派信差在郵局關門之前把一包重要信件送到法國領事館,他回來後卻報告說對方不收信。原來他把信送到比利時領事館去了,這時郵局已經關門。他不“明白”你的意思。

編輯推薦

中國人究竟是怎么樣的?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究竟是怎樣的?雖然我們不必以他人的模式來改造自己,卻也通過他人來審視自己、改進自己。這是一部100多年前,由旅居中國20多年的美國人所撰寫書,可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表現出對它越來越強烈的興趣,為什麼?一方面說明了“偏不肯研究自己”的中國人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教訓,逐步覺出了認識自己的極端重要性,漸漸地肯於研究自己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書裡面所批評的中國人的種種毛病並沒有得到根治,有些甚至愈加嚴重了。究竟作者是怎么說的,我們身上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毛病,就請在書中一窺究竟吧!

目錄:

序 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緒論面子節儉勤勞禮節缺乏時間觀念忽視精確誤解的才能欺瞞的才能柔順的頑固性智力混沌麻木不仁輕視外國人缺乏公共精神守舊不講究舒適和方便生命力忍耐與堅韌知足長樂孝心仁慈缺乏同情心社會颱風連坐受法 互相牽連互相猜疑缺乏信多神論 泛神論 無神論現實環境和目前需要 附錄1 譯後評析附錄2 史密斯為中國所做的一件大事 再版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