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的前身是成立於1953年的中南民族學院民族文物陳列館,文革期間,中南民族學院被撤銷,陳列館藏品也被轉移至中央民族學院保管。1984年,在著名學者吳澤霖先生的倡議、主持下,博物館得以復建,並正式命名為“民族學博物館”,國家副主席烏蘭夫同志親筆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座以“民族學博物館”命名的專業性博物館。

基本信息

概述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為中國第一所民族學博物館,在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博物館學家、民族學s家和教育家吳澤霖教授的指導下創建於1953年,由前國家副主席烏蘭夫親題館名。 

館舍按中國傳統建築藝術而建構。數畝之境,高閣凌空。重檐迭翠,顯示著炎黃子孫的獨特匠心。館內辟民族服飾、民俗、民族工藝品、民族文化等展室。館藏中南、華東、西南29個民族的一萬多件文物及圖片,或古樸粗擴,或典雅玲瓏,或裝飾華麗,或構圖冼練,不少堪稱珍品。舉步之間,便能領略中國南方民族豐富多彩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

的傳統文化和風俗民情,有志於民族學、人類學、文化學者,更可登堂入室,尋根本,溯源流,探究我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真諦。 

本館座落於武昌南湖之濱,觀展之餘,若有興登樓臨遠,江南之白雲藍天、畫山繡水、朝陽夕暉、荷風花色,可盡情欣賞。樓中小憩,南方民族的油茶糯酒,也有無窮回味。

自對外開放以來,本館己接待100多個國家的文化人士和觀光遊客,國內參觀者更是絡繹不絕。不少客人為本館的特色和收藏而驚嘆,並以寶貴的題詠留下永久的紀念。建館以來,本館走過了輝煌的光榮歷程。

歷史文化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民族學博物館是建立在民族學學科基礎之上的專業博物館,它與民族學的關係,正如化學和物理與它們的實驗室的關係似的,是一體中的兩個部分,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實際上民族學博物館就是民族學的一個間接的田野調查基地,雙方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種共生狀態。每種學科負有兩種使命:一是使本學科的知識理論不斷深化更新;二是把已有的知識廣為傳播。在民族學學科總的範圍內,民族學主要承擔了第一使命,第二種使命則由民族學博物館來肩負。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自開館以來,一向重視為民族學及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服務。民族學博物館不僅是我校民族學及相關學科的教學實習基地,而且還成為武漢市有關高校社會學、人類學、建築學、工藝美術等相關學科專業的教學實習基地,為高校相關學科的教育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優質的服務。

早在1966年之前,民族文物陳列館作為當時武漢市有特色的文化部門就曾接待了包括印度總理尼赫魯在內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各方面人士,為宣傳我黨和中國的民族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6年新館落成後,即向社會開放。面向廣大觀眾,尤其是武漢市及其周邊的廣大中小學生普及民族知識。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們對精神文化的渴求,民族學博物館加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每年接待國內外觀眾達數萬人次,成了武漢市科教旅遊線路的重要景點之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許多國際友人參觀後都題辭留念。黨和國家領導人、學術界人士、同行專家也曾多次到博物館視察交流、參觀指導。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湖北日報等諸多新聞媒體用專題、專欄形式對民族學博物館作過宣傳介紹。

光榮稱號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由於宣傳教育工作成績突出,1995年,民族學博物館成為武漢市首批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0年榮獲“湖北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光榮稱號,在弘揚民族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武漢市重要的外宣視窗之一。

建築特色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武昌南湖之濱,展館面積2600多平方米,館舍建築依山就勢,隨自然地貌高低分布。在空間處理上,以3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高低錯落的內院為中心,利用不同尺度和長寬比及閉合、開敞等富有變化的組合方式精心構築,將庭院、走廊、大廳、內室連為一體。屋上蓋琉璃瓦,並綴以飛閣重檐,秀麗玲瓏。整個建築既莊重典雅,又和諧明快,其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融入了我國傳統建築的精髓和少數民族的建築風貌,顯示了炎黃子孫的獨特匠心。觀展之餘,若有興登樓臨遠,江南之白雲藍天,畫山秀水,朝陽夕暉,荷風花色,可盡情欣賞。

陳列展覽

自1986年新館落成開放以來,根據博物館的實際情況和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民族學博物館先後在館內以及上海、洛陽等地主辦了定期及臨時性的展覽十幾次。目前在館內主辦的展覽有“館藏文物集粹”、“中國少數民族服飾藝術”、“土家族民間傳統工藝”、“黎族傳統文化”、“南方少數民族造型藝術”等。展覽以實物為主,配以適當的圖片和文字說明。舉步之間,便能讓廣大觀眾領略我國南方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和風俗民情,有志於民族學、人類學、文化學者,更可登堂入室,尋根本、溯源流,探究我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真諦。

作為專業性很強的文化教育機構,民族學博物館不僅在中南民族大學和武漢有關高校相關專業的教學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還是武漢市重要的社會教育資源。

藏品特徵

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民族學博物館,經過幾十年幾代博物館人的不斷努力積累,目前已收藏中國中南、華東、西南等地區二十多個少數民族的民族文物一萬餘件,包括少數民族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服飾、文史檔案、宗教器物、書畫等方面的內容。她們或古樸粗獷,或玲瓏典雅,或裝飾華麗,或構圖冼練,其中不少堪稱珍品、孤品,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象京族的“繡花彩”宗教服裝、仫佬族的對襟繡花女服、黎族的刻木記事實物等在各民族地區民間早已失傳,甚至不見於當地博物館等文化機構,成為國內唯一。

創始人

吳澤霖,中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教育家,1898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常熟。14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前身)。1922年赴美留學,先後在威斯康星密蘇里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就讀,1927年獲博士學位。在留美學習期間,他除主攻社會學外,還系統學習市政學、統計學心理學人類學哲學政治學美國史等,為後來從事跨學科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1927年,學成後的吳澤霖先生經歐洲考察後回國,受聘在大夏大學社會歷史系任教,先後擔任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和教務長。三十年代,他還先後兼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社會學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學海外文化事業部主任、教務長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隨大夏大學西遷貴陽。1941年應清華大學之邀,任昆明西南聯大社會學系教授,期間曾主持昆明譯員訓練班。抗日戰爭勝利後,他隨清華大學返回北京任教授、教務長兼人類學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他調入中央民族學院任教,1953年調到西南民族學院任教,並主持籌建了該校的民族博物館。1958年秋調北京民族文化宮參加籌建工作。1960 年調回中央民族學院任教。“文革”期間,吳澤霖教授遭受殘酷迫害。1978年恢復工作後,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併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1981年他被天津南開大學聘為兼職教授。1982年,調任武漢市中南民族學院教授,直至他去世。1985年被貴州民族學院聘為兼職教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