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劇時代

中劇時代

自2006年《武林外傳》、《暗算》和《潛伏》播出後,圍繞國產電視劇的諸種話題頻出,甚至動輒被輿論上升為文化現象、社會現象,在網民中,國產劇的話題更是大熱,網民俏皮地將國產劇暱稱為“中劇”。美劇按季播出的方式,也讓中國的冬粉著急,新一季出來,上一季的內容都忘了。而國產劇看起來很痛快,周一到周五,一個晚上連播兩三集。此外日劇過於精短,不符合國內觀眾的收視習慣,很難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韓劇的拖沓冗長和情節雷同則是久被詬病的“致命傷”。新鮮感一過去,日韓劇的退潮也在情理之中。

基本信息

概述

潛伏潛伏

現在中劇復興之時,也是海外劇吸引力漸弱之刻。《越獄》、《急診室的故事》等美劇已走向尾聲,能引發話題的新劇卻寥寥無幾。美劇按季播出的方式,也讓中國的冬粉著急,新一季出來,上一季的內容都忘了。而國產劇看起來很痛快,周一到周五,一個晚上連播兩三集。此外日劇過於精短,不符合國內觀眾的收視習慣,很難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韓劇的拖沓冗長和情節雷同則是久被詬病的“致命傷”。新鮮感一過去,日韓劇的退潮也在情理之中。

歷史原因

武林外傳武林外傳

原來有許多人不愛看中劇,其原因是一些內容品質欠佳,是年輕人不愛國產劇的主要原因。而品位,也成了大量“80後”、“90後”遠離國產劇的另一大因素。美日劇的“死忠”,“‘死忠’的理由,一是美劇日劇確實好看,二是其冬粉都是教育程度比較高的年輕人,你要沒看,就跟老土似的。物以類聚人以“劇”分,看劇,代表著不同品位。美劇類型眾多,內容豐富,品位最佳;日劇情節緊湊,題材新穎,次之;韓劇雖然拖沓冗長,但打上了“時尚浪漫”的標籤;再下來是港劇,偶爾能有《金枝欲孽》之類的精品出現。而看國產劇是“沒品”的事情,“古裝戲扎堆,苦命女人扎堆,盡瞎編些漏洞百出的故事給中老年人打發時間”。

傳媒也在推波助瀾。時尚版上寫文章,動輒把《欲望都市》的四個女人拉出來評頭論足一番;娛樂版上的大彩照,“米帥”和“主婦伊娃”都是常客。不知道這些熱門劇的人,都會感覺跟不上潮流。有意無意間,“小年輕”都把國產劇拒之門外。

觀念轉變

(圖)《闖關東》《闖關東》

前一段時間是《武林外傳》風靡大江南北的時候。《武林外傳》不僅把年輕觀眾拉回電視機前,還深刻影響了年輕人。“額的神啊”等經典台詞成了很多人的生活用語。有評論稱,年輕人要沒看過《武林外傳》,簡直是從火星

上來的。僅僅一部《武林外傳》,還遠不能將年輕觀眾從此鎖定在電視機前。《奮鬥》、 《闖關東》 、《我的團長我的團》,《團長》、《潛伏》,曾經不屑國產電視劇的年輕人,也是沿著這個軌跡一頭扎進中劇,如果哪個劇要漏看了,聊天時就插不上話,似乎就在一夜之間,看中劇,成了年輕人的流行。

中劇復興之時,也是海外劇吸引力漸弱之刻。《越獄》、《急診室的故事》等美劇已走向尾聲,能引發話題的新劇卻寥寥無幾。美劇按季播出的方式,也讓中國的冬粉著急,新一季出來,上一季的內容都忘了。此外,日劇過於精短,不符合國內觀眾的收視習慣,很難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韓劇的拖沓冗長和情節雷同則是久被詬病的“致命傷”。新鮮感一過去,日韓劇的退潮也在情理之中,與此同時,國產劇卻在慢慢變得好看。

共享快樂

(圖)電視劇 《潛伏》電視劇 《潛伏》

好看的電視劇無非三點,編劇好,導演好,演員好。現在大家追著看的幾部劇,都是這三點相當到位的,比如《潛伏》。概念化、拖沓等“國產劇幼稚病”在《潛伏》里得到了很好的修正。情節緊湊精彩,五分鐘一個小驚險,

十分鐘一個危機,趕上《越獄》的水平了。眾多演員準確到位的表演,也是“潛艇”們津津樂道的。而曾被痛斥為“虛假做作矯情得要死”的國產生活劇,也以寫實、貼近生活的風格,重新贏得了年輕觀眾。 《金婚》雖然寫的是上一輩人的婚姻生活,卻被年輕觀眾奉為生活教科書,並引發了關於愛情和婚姻的大討論。 《奮鬥》一路“貧”到底,卻讓大批的80後感慨:“裡面的男女主人公沒有一個是我們的樣子,但是三對主人公的身上都存有我們的影子。”

看中劇,還有一個中劇迷們意料之外的收穫——融洽了人際關係。在父母看《潛伏》時瞄了兩眼,一下子迷上,此後每天晚飯時就跟父母討論劇情,很久沒這樣陪父母看電視聊天了。進單位跟老同事們聊聊天,覺得在單位的人際關係也能融洽點,看中劇,讓人們找到了共享的快樂。

理性分析

熱播中的《潛伏》在北京召開研討會。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司長李京盛在會上表示,《潛伏》是中國電視劇經過這么多年來的整體發展,在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等等各方面的基礎之上的一個成果,它代表的是一種電視劇創作的總體趨勢。與會專家也一致把《潛伏》推為諜戰劇的一個高峰,稱其為近幾年來最好的一部劇。

《潛伏》大熱,能讓國產劇迎來“全民中劇時代”嗎?在看完《潛伏》之後開始看《我的青春誰做主》 ,同樣看得津津有味。《青春》之後她也每晚堅守在電視機前,現在迷戀的是《人間正道是滄桑》 、《誓言永恆》。認為全民中劇是必然的趨勢。觀眾的審美和要求不斷提高,中劇也不能原地踏步,只要拍得用心,好看的電視劇還是能吸引到很多觀眾的。

全民中劇時代並不樂觀。《潛伏》太成功了,把各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而且有關信仰,還能引發職場話題,估計今後幾年都難有超越《潛伏》的作品了。而且僅有一部《潛伏》是不夠的,要想讓全民看中劇,還得靠以後有精彩的中劇能把大家鎖定到電視機前。此前有報導稱,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國產電視劇每年產出超過1萬集,電視台播出的總量也達到6000餘集。然而,能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上達到較好的平衡,能讓觀眾叫好的電視劇仍處於稀缺狀態。國產劇能否迎來“全民中劇時代”,最終還得取決於國產劇本身。

美好時代

繼國產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備受熱捧後,這股中劇熱潮即將全面擴大。日前有訊息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等單位,正合力把10部國產電視劇、52部電影、5部卡通片、4部紀錄片等優秀影視作品譯製成不同語言推向非洲,以此開啟“中劇”輸出的新時代。

國產電視劇出口的“美好時代”,最早還要從三年前說起 。2010年9月,時任國際台西亞非洲地區傳播中心主任的王剛建到訪坦尚尼亞,我國駐坦使館文化參贊劉東談到了一個想法:何不讓我國優秀電視劇在非洲當地播出,成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想法固然是好,但選擇什麼樣的電視劇就成了難題。四大名著的翻拍劇?非洲人難以理解。《太極宗師》?非洲人看多了我們的功夫片。《渴望》?年代早已過時。經過縝密的思考《媳婦的美好時代》成了最終選擇。因為它能夠反映當代中國的都市生活,這是非洲觀眾最想要了解的。

經過6個月的譯製,2011年11月23日,斯瓦希里語版的《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坦尚尼亞正式播出。不出所料,非洲的觀眾對這部中國電視劇非常喜愛。媳婦“毛豆豆”在當地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能夠在非洲落地生根,“嫁”到坦尚尼亞的“媳婦”成了一次成功的經驗。這個經驗能不能就此推廣,成為中非文化交流的又一個橋樑呢?

當下,國際台影視譯製中心正在加緊製作《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的斯瓦希里語和阿拉伯語版本、《媳婦的美好時代》的葡萄牙語版本,以及《北京愛情故事》的豪薩語版本。這些語種將分別適用於非洲各個地區。理論上,所有劇作的譯製版本都將在6月底完成製作,為下半年的落地推廣留出時間。

據了解今後3到5年內,優秀的國產電視劇將逐步全面推向非洲各國:今年為15國,明年計畫達到30國,而初期這些電視劇都將以免費形式播出以培育市場。

國產電視劇進入非洲市場,最重要的作用恐怕就是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中國形象。以往在非洲播出的中國電視劇大多是沒有配音的古裝武俠片,在非洲人民心中還誤認為中國人一個個都是會武功的綠林好漢。現在他們有機會看到反應中國當代人民生活的配音版電視劇,對中國人有了全新的正確的認識。

而未來,“中劇”出口將不只是面向非洲地區。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正在申請,準備在影視譯製中心的基礎上建立一個“非通用語譯製基地”,計畫利用國際台的各種非通用語專業資源,為將來國產電視劇向世界全面出口提供平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