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年縣委

最早的中共永年縣委員會是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931年6月建立的,縣委書記由韓樾(韓蔭亭)擔任,趙錦秀任組織委員,李青雲任宣傳委員。

最早建立

最早的中共永年縣委員會是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931年6月建立的,縣委書記由韓樾(韓蔭亭)擔任,趙錦秀任組織委員,李青雲任宣傳委員。

1928年秋,十三中學成立了黨小組,1929年底建立了黨支部,十三中黨支部在學校中秘密發展黨員,壯大黨的組織,先後在青年學生中發展了一批黨員,十三中黨的活動非常活躍。1931年2月,直南特委決定成立肥鄉中心縣委,縣委書記由柳林溪擔任,韓蔭亭、劉鴻賓、趙錦秀3人擔任中心縣委委員,這3人當時均是十三中在校學生,十三中黨支部又隸屬肥鄉中心縣委領導。隨著十三中黨組織的日益壯大,並逐步在農村中發展黨員,還在田寨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根據工作需要,於1931年6月在永年城(現廣府城)外東北角的蓮亭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十三中黨支部書記杜秀生、黨員韓蔭亭、趙錦秀、李青雲、楊夢筆、康寅辰。杜秀生同志受直南特委書記王子青的委派主持了這次會議,並宣布了特委的決定;“特委決定成立中共永年縣委,縣委書記由韓樾(韓蔭亭)擔任,趙錦秀任組織委員,李青雲任宣傳委員。”

發展壯大

中共永年縣委成立後,先後在楊莊、正西、李寨、閻門寨、弓莊等村建立了黨支部,還在農民中組織了“貧農團”、“窮人團”等民眾性組織。1932年2月,李青雲考入大名七師,6月韓蔭亭調直南特委。由韓蔭亭擔任書記的中共永年縣委,是永年縣建立最早的一個縣級領導機構。

韓蔭亭擔任中共永年縣委書記後,他在十三中學秘密開展黨的工作的同時,還把黨的工作開展到農村去。發展農村黨員,創建中共農村黨組織。
一九三一年初,韓蔭亭利用放假機會,在南沿村一帶秘密組織了一部分窮苦農民進行學習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黨在現階段的任務,提高農民的思想覺悟。夏,韓蔭亭走鄉串村,和農民積極分子談話,準備發展黨員工作。
韓蔭亭就是革命的火種,走到哪裡那裡紅。在黨的培養下,他懂得發動農民起來參加革命的重要性,他巧妙地利用節假日,有意接近農民,田間地頭、走親訪友、鄰里往來,都是他宣傳馬列主義、共產黨主張的好陣地。他常常用平實的語言,結合農村的具體事例,把黨的主張揉合進去,比如:村里某個窮苦農民受到地主欺負,他就會說,要是農民都團結起來,地主就不敢胡來等等,看似無意,實則用心良苦。他還特別留意人們的反映,以物色農民中的積極分子。
一九三一年五月,韓蔭亭發現田寨其堂兄韓棣支持他的革命行動,思想進步,就首先介紹韓棣參加了共產黨。接著韓棣在本村發展李守慈、杜清堂等加入了共產黨,經上級黨組織批准,當月建立了田寨黨支部,韓棣為黨支部書記。田寨是永年縣最早的農村黨支部。
田寨,在艱苦年代,組建了永年農村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出了箇中共永年縣首任縣委書記。這便注定永年農村的革命之火,要從田寨燃起。毛澤東同志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九三一年七月,韓蔭亭介紹西沿村農民李琴堂入黨,李琴堂在本村發展高聘卿、高韻生等同志為共產黨員。八月,建立了西沿村黨支部,李琴堂任支部書記。
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八日,韓蔭亭介紹弓莊農民弓少峰加入了共產黨,弓少峰在本村發展張祥、弓德俊、弓潤身、李蔭槐、宋石寶等人入黨。八月建立了弓莊黨支部,弓少峰為支部書記。
一九三一年七月底,韓蔭亭在李寨介紹李建堂加入共產黨。李建堂在本村發展了楊錫珍、楊錫恩、楊宗印、李誠心、李臣的等人入黨。九月建立了李寨黨支部,李建堂任支部書記。
一九三一年秋,范莊成立黨支部,支部書記張希太。
到了這年年底,韓蔭亭在南沿村一帶,鄭吉甫在“五灣”(即鄭灣、張灣、楊灣、台灣、劉灣)一帶,遊興武在北杜村一帶,楊異才、劉洪賓,趙奉信在趙莊、楊莊、豆莊、西楊莊一帶,李洪彬在小卷子一帶,分別發展了一批黨員、共青團員。由於韓蔭亭的榜樣力量,使永年縣革命之火初步形成燎原之勢。
農村黨組織建立後,在黨支部領導下,黨員利用走親友、田間勞動和秘密串連等方式向農民宣傳革命道理。並組織農民向封建地主和國民黨永年黨部進行了多種多樣的鬥爭。

救窮濟民

韓蔭亭不僅是學潮運動的先鋒、骨幹,農村革命的火種,還是一位搞農民運動的傑出人才。組織窮人團體,借糧抗捐濟民
一九三二年初,韓蔭亭在王莊村後一棵大樹下秘密召開各黨支部會,提出組織窮人團。首先要求各黨支部向農民宣傳生活困難的原因是國民黨的黑暗統治和封建地主剝削造成的。只有組織起來,才能取得鬥爭的勝利。會後不久就組織起了“窮人團”,提出了“窮人難、窮人難、窮人組成窮人團,借糧吃大戶,窮人把身翻”的響亮口號。參加窮人團的,有的村十幾個人、多者一百個人。“借”糧時窮人排著隊,拿著布袋到地主家去。曾去東大慈、范莊等多家地主家“借”過糧。
出身農民家庭的韓蔭亭,深知農民的疾苦;受黨培養的韓蔭亭,更懂得發動農民起來革命的重要性。他不等不靠,一點一滴從自身做起。
他鄰村西大慈村,有一戶地主名叫弓老蘭,仗著自己錢大氣粗,時常欺壓貧苦農民。他的慣用伎倆是趁火打劫,誰家遇上天災人禍,他便主動上門,以假行善的手段,霸占、勒索窮人的土地。1932年春天,該村貧苦農民胡小成,因父親久病無錢醫治不幸去世,而胡小成更無錢料理父親的後事。這當兒,弓老蘭便故伎重演,以關心為名,想以低價收買的方式霸占胡小成一家賴以生存的幾畝薄田。韓蔭亭知道後,便同西沿村支書李琴堂、弓莊支書弓少峰等定下妙計,如此這般地告訴了胡小成。當弓老蘭拿著幾個臭錢,想誘迫胡小成在他早已代為胡小成寫好的出賣土地的地契上籤字畫押時,胡小成假裝感恩地收下弓老蘭的幾個小錢,然後裝作要簽字畫押的樣子,趁弓得意忘形之際,冷不丁對弓一陣拳打腳踢,霎那間弓老蘭鼻青眼腫,當弓老蘭醒過神來正要耍陰風時,他的身邊出現了多個怒氣沖沖、緊握拳頭、曾經受過弓老蘭欺負的窮苦農民,狡猾的弓老蘭一看這陣勢,心裡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嚇得他直打哆嗦,那還敢討要那幾個小錢,立馬抱頭鼠竄了。這件事後,農民們真正懂得了窮人團結的重要性,弓老蘭們也領教了農民的厲害。窮人的靠山共產黨讓農民挺直了腰桿,而啟蒙人正是韓蔭亭。
中共直南特委了解了這個情況後,為了讓農民運動更好地開展,先後兩次派人找到韓蔭亭等,指導他如何組織農民與地主作鬥爭。永年縣南沿村一帶,地處滏陽河畔,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是魚米之鄉。但由於河道年久失修,河堤不斷決口,由於連年遭受水災,土地被淹,民眾生活相當困難。1932年春夏之交、青黃不接之時,為了解決貧苦農民的吃飯問題,韓蔭亭在永年西王莊村後一棵大樹下召開會議,他們商量分糧吃大戶問題。恰逢直南特委秘書長李尊榮到此指導工作,建議把分糧吃大戶改為“借糧”更合乎情理。這個意見得到大家的一致贊成,韓蔭亭召集各村黨支部書記開會,要求各自回村,同支部成員分頭宣傳農民教育農民,要農民知道,想過好日子,就得團結起來同地主進行鬥爭。這次鬥爭,具體作法是動員農民參加“窮人團”,大家一起向地主“借糧”,弄來糧食好度荒。經過各黨支部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各村都有敢於參加窮人團的人。合到一起有數百人。韓蔭亭等召集這些人開了會,統一了思想,統一了行動的具體時間。“借糧”開始的那天,由窮人團的領頭人帶隊,他們身著破衣爛衫,手拿各色破舊口袋,朝著韓蔭亭他們指定的目標,到各村大地主家去“借糧”,其實“借糧”根本不過秤,實際同分糧一樣。由於窮人太多,又口口聲聲說是“借糧”,地主們知道不借不行,只能答應,那真叫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樣,黨指導韓蔭亭領導的“借糧”行動獲得勝利。經過十幾天“借糧”,數百名農民“借”走地主數千斤糧食,解決了農民的實際困難,很受農民們就懂得了跟著共產黨才能得解放的道理。
同時,還組織賣蒜農民進行抗捐抗稅鬥爭。南沿村一帶盛產大蒜,所以一到收蒜季節,農民們將收穫的大蒜拿到集市上賣。國民黨政府警察所人員不按規定,而巧立名目到集市上捐款要錢,老百姓對此十分不滿。針對這種情況,韓蔭亭召集田寨、西沿村、弓莊、范莊等村共產黨員韓棣、李琴堂、弓少峰、張希太等人研究決定要組織賣蒜農民進行抗捐抗稅鬥爭。他們到集市上分頭宣傳:稅警按車要款這是敲詐、勒索,是不合理的。號召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不向國民黨政府警察所交捐納稅。一次警察收捐時賣蒜農民誰也不交,警察抓住一個農民要帶往警察所,這時賣蒜農民們紛紛把警察圍住,並且高喊:“不準帶人,沒有這樣的規定,我們不交款。”警察見人多心齊,自知理虧,怕把事態擴大,就溜回了警察所。從此再也沒人到集市上收捐了。
黨領導的永年農民鬥爭的初步勝利,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地主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增強了廣大農民同反動勢力進行鬥爭的勇氣和信心。

歷任書記

姓名任職時間建國後最高職務
韓蔭亭1931.06--32.06廣東省農墾廳副廳長

李福祥1933.02--33.11曾任河南省委常委監委書記

曹海波1935夏---38.02曾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正部)
侯苛一1938.02--38.07曾任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鄭吉甫1938.07--38.081944年底在館陶病逝

孔慶祥1938.08--39.04曾任天津中醫學院黨委書記

郭坦1939.04--40.05曾任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李亭1939.12---曾任河南省人民防空辦主任

田仕周1940.05--40.06不詳(雞澤縣第一名黨員)
王玉露1940.06--41.01不詳(曾在雞澤工作)

胡若嘏1941.01--42.07國防科委核武器基地政委正軍

白連成1942.07--45.05地質部中南地質局局長?

郭坦1945.05--46.04曾任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康健生1946.04--46.07曾任陝西省政協副主席

李新1946.07--48.09曾任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哲1948.09--49.03曾任湖南省長沙市委書記

趙幼博1949.03--50.10曾任河北地質局局長
秀恒生1950.10--52.09
馬子寬1952.09--55.02後任省民政廳黨組成員

李連生1955.02--57.05永年縣委書記

康敏1957.05--58.05河北省交通廳副廳長兼

陳靜波1958.05--58.08代
李清治1958.08--59.10
武堃195910--60.07
侯順德1960.07--64.12曾任邯鄲地委副書記

李生育1964.12--64.11代
郭獻瑞1964.11--66.09北京市副市長(曾在永搞四清)

楊耀賢1970.09--75.12永年縣委書記

寧全福1975.12--78.01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玉臣1978.01--80.07永年縣委書記

常華亭1980.07--83.11永年縣委書記

田修章1983.11--91.04後任地區交通局黨委書記

鄭漢先1991.04--95.04後任河北省台辦主任

李辰增1995.04--98.01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主任

李少波1998.01-01.09後任邯鄲市政協副主席,

李士傑2001.09-08.06後任邯鄲市政協副主席

邊飛2008.06-11.08後任大名縣委書記
翟廣平2011.08-22.05後任邯鄲市財政局局長

杜樹傑2012.05--------任永年縣委書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