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麻鄉

丙麻鄉

丙麻鄉隸屬於雲南省保山隆陽區,位於區境東南部,東和昌寧縣交界,南與西邑區毗鄰,西河漢莊接壤,北與瓦渡鄉相交。丙麻鄉南北長25千米,東西寬21千米,總面積約230平方千米。丙麻鄉大部分屬山區。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一角一角

丙麻鄉以鄉政府駐地丙麻街得名。丙麻街是隆陽區、昌寧兩縣區交界處較大的貿易集市,建街於清朝道光丙午年(1846年),因“丙午”年頭一字是“丙”,又因當地盛產竹麻,故名“丙麻”。

丙麻鄉南北長25千米,東西寬21千米,總面積約230平方千米。丙麻鄉大部分屬山區。地勢東北略高於西南,中部低。境內有薄刀山、平嶺子、楊家山、四個山、大山、朝山、力古大山等9座山嶺,最高處朝山,海拔2383米;最低處畢家寨河與東河交匯處,海拔1051米。

經濟概貌

2003~2007年(2007年為預計數,下同),全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4405萬元、5219萬元、6057萬元、7069萬元、8836萬元,年均增長19.1%。

基礎設施

水庫建設

丙麻電站丙麻電站

小(一)型水庫:沙溝橋,工程地點瓦渡鄉大松坡,壩高38米,1958年開工,1963年完工,1973年改閘復修,1980年7月28日竣工。

渠道建設

丙麻大溝環繞整個丙麻壩子,是丙麻的小(一)型渠道,取水於東河,始建於1970年4月28日,流量1.5m3/秒,渠道至清水塘水庫21.6千米,灌溉面積5898畝,工程總投資15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60萬元。1989年底列入商品糧基地工程,國家撥款20萬元,進行部分三面、二面、單面,交叉工程支砌維修。

教育狀況

全鄉有完小17所,單小4所,一師一校4個。有國小教學班102個(複式班1個),在校小學生2933人。有初級中學1所,24個教學班,國中在校生1506人。

資源條件

動植物資源

一角一角

丙麻鄉根據1995年土地詳查資料可知,全鄉森林面積22萬餘畝,覆蓋率為68.9%,除小寨、老南窩、秀嶺等村用材林分別較少外,其他各村自給自足外,大部分用材還外銷。羊山飛播區,四個山飛播區幾千畝雲南松鬱鬱蔥蔥,保山-丙麻-太和公路沿線植有3000餘畝藍桉,總體上全鄉範圍內封山育林保護區累計7萬多畝。境內較珍貴的樹種有紫椿、樺樹、香樟等。蘭花種類20餘種,蓮瓣花的分布群體生長優勢為市內之最。野生藥材上百種,吳萸、杜仲、天麻、重樓等搶手貨也有分布。森林中棲息著白鷳、錦雞、鷓鴣、斑鳩、畫眉等各種飛禽30多種,深山密林里出沒著豹、麂子、麝、穿山甲、刺蝟、狼、野貓、小土狗等10餘種獸類。

礦藏、礦產資源

礦藏資源沒有詳實的勘測資料,僅從1978年以來逐步開發情況可知:位於奎閣村小寨壩的煤礦和丙麻紅磚廠煤礦,儲量十分有限;位於丙麻發電廠東北側半坡上發現有一蘊藏量甚微的銅礦,經化驗品位較低,沒有開採;迭水柳溝等地發現有煤層分布,現沒有開採。小寨村的洗澡塘溝局部有一縱縱帶赭紅色石床,所產石塊當地人除當作磨刀石用外,還可用作煉鐵爐擋火石,極耐高溫。

山脈水系

丙麻鄉地處怒山山脈尾端山嶺間,地表多呈燥紅壤土類型,大部分缺磷、鉀,間有紅、黃、黑膠土和風化型砂石地貌,四山溶岩裸露的情形較為多見。境內有薄刀山、平嶺子、楊家山、四個山、大山、朝山、力古大山等9座大山嶺,山脈多為南北走向,主脈可為三條:一條是西端的薄刀山~楊家山~四個山;一條是縱貫中部的朝山~蒿芭林~大山山脈;一條是東部的大箐山~石丫口~力古大山山脈。丙麻坎、小田壩就分別嵌於這三大山脈之間。

特色產業

支柱產業-蠶桑支柱產業-蠶桑

1、烤菸生產穩步發展,基本煙田建設力度不斷加強,煙水工程、烤房改造、標準化站點建設、菸草科技推廣、輔導員隊伍建設等工作落到實處,菸草產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步伐不斷加快。
2、蠶桑產業不斷壯大,五年來面積分別為1367畝、1820畝、2945畝、4130畝、5618畝,年均增長51.4%。
3、甘蔗產業異軍突起,種蔗村由原來的2個村發展到4個村,種蔗面積由原來的725畝發展到2860畝,06/07年榨季入榨甘蔗11440噸,實現產值252萬元,分別較2006年增長179.5%、207.8%。

歷史沿革

丙麻鄉明時太和里,清屬保山縣秉禮邑,民國29年(1940年)屬滄蓮鄉。1953年屬十一區為丙麻鄉。1956年設丙麻區。1958年為丙麻公社。1984年設丙麻區,1987年撤區建鄉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