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狀交錯層理

丘狀交錯層理

丘狀交錯層理(hummocky cross bedding),由一些大的寬緩波狀層系組成,外形上像隆起的圓丘狀,向四周緩傾斜。一般丘高為20~50厘米,寬為1~5米;底部與下伏泥質層呈侵蝕接觸,頂面有時可見到小型的浪成對稱波痕。是在正常的浪基面以下,風暴浪基面之上的陸棚地區,由風暴浪形成的一種重要的原生沉積構造。

基本信息

簡介

 丘狀交錯層理 丘狀交錯層理
丘狀交錯層理
(hummocky cross bedding)由一些大的寬緩波狀層系組成,外形上像隆起的圓丘狀,向四周緩傾斜。是在正常的浪基面以下,風暴浪基面之上的陸棚地區,由風暴浪形成的一種重要的原生沉積構造。最早稱為截切浪成紋層,後來重新命名為丘狀交錯層理。丘狀交錯層理一般丘高為20~50厘米,寬為1~5米;底部與下伏泥質層呈侵蝕接觸,頂面有時可見到小型的浪成對稱波痕;層系的底界面曾被侵蝕,細層平行於層系底界面,它們的傾向呈輻射狀,傾角一般小於15°;在一個層系內,橫向上有規則地變厚,因此,在垂直斷面上它們像“扇形”,傾角有規則地減小;層系之間以低角度的截切浪成紋層分開。丘狀交錯層理主要出現於粉砂和細砂岩中,常有大量雲母和炭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