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獨存

故宮博物院舉辦《丘壑獨存——張仃書畫藝術展》並“張仃書畫藝術研討會”。 同時,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丘壑獨存——張仃畫集》、《大家談張仃》。 此書將張仃先生捐贈故宮博物院書畫作品印為單頁置於書前,另收錄彩墨、焦墨繪畫作品187幅,分為“1954—1956

內容介紹

2009年4月,張仃先生將九幅繪畫《故宮雪柳》(1960年代)、《景山之春》(1960年代)、《趙伯駒江山秋色焦墨摹本》(1977年)、《避暑山莊文津閣圖》(1980年)、《寨子灣》(1992年)、《神舍》(1992年)、《空山無人》(1994年)、《天山古柏》(1997年)、《海南西樵石燕岩》(2002年)、一幅書法篆書《王維山居秋暝》捐獻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舉辦《丘壑獨存——張仃書畫藝術展》並“張仃書畫藝術研討會”。同時,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丘壑獨存——張仃畫集》、《大家談張仃》。
《丘壑獨存——張仃畫集》前有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所作《序·也無風雨也無晴》,後有《張仃藝術簡表》和王魯湘《大美術家張仃》。
此書將張仃先生捐贈故宮博物院書畫作品印為單頁置於書前,另收錄彩墨、焦墨繪畫作品187幅,分為“1954—1956 水墨寫生”(14幅)、“1961—1963 裝飾繪畫”(35幅)、“1974—2002 山水懷抱”(128幅)。展示張仃先生中國畫創作以來不同時期的藝術成就。

作者介紹

張仃,號它山,遼寧黑山人,1917年出生。當代著名國畫家、漫畫家、壁畫家、書法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美術理論家。
1932年入北平美術專科學校,同年開始美術創作,先中國畫後漫畫;1938年赴延安,先執教魯藝,後到文協,任陝甘寧邊區美術家協會主席;1945年任《東北畫報》社總編輯;1949年設計全國政協會徽與紀念郵票,設計改造懷仁堂、勤政殿;1950年任中國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主任、教授,領導中央美術學院國徽設計小組,參與國徽設計;1957年調任中央工藝美院第一副院長;1981年任中央工藝美院院長。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書記、中國美協常務理事、中國美協壁畫藝委會主任、中國文聯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等;現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中國黃賓虹研究會會長等。
創作涉及廣泛,善於駕馭多種繪畫形式,亦擅漫畫、壁畫、郵票設計、年畫、宣傳畫等。後其創作多以焦墨作山水,倚重傳統筆法,吸取民間藝術養分,筆力遒強,構圖豪放,畫面空靈而有筆觸,蒼健卻顯腴潤,內涵沉雄,風格樸拙而雄強,別樹一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