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華人消化雜誌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是一份同行評議性和開放獲取(open access, OA)的旬刊;由世界華人消化雜誌編輯部出版,主要報導胃腸病學、肝膽病學、胰腺病學、內鏡介入與消化外科等多學科的評論及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等各類文章。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報導內容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報導內容涉及:食管疾病, 如反流性食管炎、Barret's食管、食管靜脈曲張和食管癌等;胃部疾病,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胃炎、胃動力障礙、胃出血、胃癌和幽門螺桿菌感染等;腸道疾病, 如腸道出血、腸穿孔、腸梗阻、腸道炎症(如IBD/CD等)、腸道感染、大腸癌和大腸腺瘤等;肝膽部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纖維化、肝衰竭、膽石病、膽汁鬱積、梗阻性黃疸、肝癌、膽囊癌、膽管癌和門靜脈高壓等;胰腺疾病, 如胰腺炎和胰腺癌等; 全身性疾病涉及消化系統, 如自身免疫性及瘀膽性疾病、腹腔疾病、消化不良和代謝性疾病等;以及與以上疾病相關的基因及基因組學、微生物及分子生物學、病因學、流行病學、免疫學、臨床內外科診斷與治療(如影像、化療、移植、營養等);除以上外, 該刊也報導診斷與篩選、內窺鏡檢查法、影像及先進技術。

收錄情況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被國際檢索系統美國《化學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荷蘭《醫學文摘庫/醫學文摘(EMBase/Excerpta Medica, EM)》和俄羅斯《文摘雜誌(Abstract Journal, AJ)》收錄. 國內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期刊(科技部列選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內科學類的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RCCS權威、核心期刊排行榜與指南》和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收錄。

影響引子

2008年度《世界華人消化雜誌》總被引頻次為2480, 位居內科學類41種期刊的第6位; 影響因子為0.547, 位居內科醫學類41種期刊的第17位.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即年指標0.059, 他引率0.79, 地區分布數29, 基金論文比0.340, 國際論文比0.00, 學科影響指標0.59, 綜合評價總分49.5, 位居內科學類41種期刊的第8位。

主要欄目

設有述評, 基礎研究, 臨床研究, 焦點論壇, 文獻綜述, 研究快報, 臨床經驗, 病例報告, 會議紀要等欄目。

投稿須知

1.本刊實行以同行審稿為基礎的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外審、編委會終審)。在投稿時作者須告知與該研究有關的潛在利益衝突。審稿過程中保護作者稿件的私密權。對不擬刊用的稿件將告知退稿意見,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者,作者有權申請複議,並提出申訴的文字說明。
2.稿件退修:經審核初步擬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見整理後,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請先通過稿件遠程管理系統發回稿件,修改稿列印件寄回本刊編輯部,並需作者簽字註明該稿件無一稿兩投。
3.“快速通道”的稿件要求: 對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論文採用特定審稿流程,在收稿後1個月內就論文審稿結果(以“快速通道”發表、按普通稿件處理、退稿)給予答覆,對符合要求的論文在收稿後4個月內予以發表。“快速通道”論文必須具備創新性、重要性和科學性,該論文的早日公布將對臨床和科研工作產生重大影響。作者在投稿前應與編輯部聯繫說明研究的基本情況。在得到確認後,在稿件遠程管理系統投稿,投稿成功後將稿號告知編輯部並通過特快專遞將紙版稿件寄送編輯部。稿件應符合本刊稿約的要求並附單位介紹信。作者應提供說明論文需要通過“快速通道”發表理由的書面材料,同時提供省級及以上圖書館或醫學信息研究所等單位出具的“查新報告”。同時有2位高級職稱的同行專家(至少有1位為非本單位專家)書面推薦意見。作者可推薦3~5名審稿專家(需註明其詳細聯繫方法,包括Email)供編輯部參考。應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電話、Email等聯繫方式。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在網上投稿成功後3個月內未明確處理意見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繫,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本刊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進行如下處理:(1)刊登撤銷該論文及該文系重複發表的聲明,並在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上通報;(2)向作者所在單位和該領域內的其他科技期刊進行通報;(3)2年內拒絕發表以該文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已在非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或已用其他文種發表(需徵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屬於一稿兩投,但投稿時必須註明。
5.作者對來稿的真實性及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期2個月不修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