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簡史:從舊石器時代到20世紀末

世界經濟簡史:從舊石器時代到20世紀末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十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7月1日)
外文書名: A concise Economic Hostory of the World: From paleolithic Times to the Present
叢書名: 大學譯叢
平裝:457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532747566, 7532747565
條形碼:9787532747566

內容簡介

世界經濟簡史:從舊石器時代到20世紀末(第4版)》由美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是供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閱讀的關於世界經濟史和經濟發展的教科書,由埃默里大學的龍多·卡梅倫和伊利諾伊大學的拉里·尼爾兩位資深經濟學教授合著。《世界經濟簡史:從舊石器時代到20世紀末(第4版)》簡要而系統地介紹了從舊石器時代至20世紀末的人類經濟發展歷史,分析了經濟發展和經濟成長的內在機制,揭示了世界各國各地區形成今日之不平衡經濟發展格局的內在原因,並探討了有關21世紀未來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比如經濟成長的極限等。《世界經濟簡史:從舊石器時代到20世紀末(第4版)》自1989年出版以來一直受到廣泛好評,並反覆修訂和增補,保持了資料的新穎性和完整性,至今已出到第四版(2003年),被譯成13種文字,暢銷全球,是一本權威的經濟史教材,也非常適合國內大學經濟學本科和研究生作為參考讀物。

編輯推薦

《世界經濟簡史:從舊石器時代到20世紀末(第4版)》為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 卡梅倫(Cameron.R.) (美國)尼爾(Neal.L.) 譯者:潘寧 等
龍多·卡梅倫(rondo Cameron)是美國埃默里大學的資深經濟學教授,曾擔任國際經濟史協會副會長,本事他身前最後一部重要著作。伊利諾伊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拉里·尼爾(Larry Neal)參與了本書第四版的修訂工作。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言:經濟史與經濟發展
發達與不發達
增長、發展與進步
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
生產與生產率
經濟結構與結構變化
經濟成長的對數曲線
第二章 古代經濟發展
經濟學和文明的出現
帝國的經濟基石
地中海世界的貿易和發展
古代文明的經濟成就和局限性
第三章 中世紀歐洲的經濟發展
土地基礎
農業社會
穩定的模式
變革的力量
歐洲的擴張
城市生活的復興
商業潮流和技術
工業技術和機械動力的起源
中世紀經濟的危機
第四章 西方擴張前夜的非西方經濟體
伊斯蘭教國家
奧斯曼帝國
東亞
南亞
非洲
美洲
第五章 歐洲的第二次S曲線增長
人口與生活水平
探險與發現
歐洲的海外擴張與回報
價格革命
農業技術與生產率
工業技術與生產率
貿易、貿易路線、商業組織
第六章 國家主義經濟與帝國主義經濟
重商主義:一個誤用的名稱
共同要素
西班牙和西屬美洲
葡萄牙
中歐、東歐和北歐
法國的柯爾貝爾主義
荷蘭的偉大崛起
英國的“議會柯爾貝爾主義”
第七章 近代工業的黎明
近代工業的特徵
工業革命——一個措辭不當的名稱
工業化的先決條件及其影響
工業技術與創新
地區性差異
工業化早期的社會各層面
第八章 世紀的經濟發展:基本要素
人口
資源
技術發展與擴散
制度框架
第九章 早期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模式
英國
美國
比利時
法國
德國
第十章 發展模式:後發工業國與未工業化國家
瑞士
荷蘭與斯堪的納維亞國家
奧匈帝國
南歐與東歐
沙皇俄國
日本
第十一章 戰略部門
農業
金融和銀行業
政府的作用
第十二章 世界經濟的增長
英國選擇自由貿易
自由貿易時代
“大蕭條”與回到保護主義
國際金本位制
國際移民與投資
西方帝國主義的復興
第十三章 世紀世界經濟概況
人口
資源
技術
制度
第十四章 世界經濟的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濟後果
和平的經濟後果
大蕭條,年-年
對立的重建嘗試
俄國革命和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濟表現
第十五章 世界經濟的重建(1945年-1973年)
對戰後經濟的規劃
馬歇爾計畫與經濟“奇蹟”
高增長時代
蘇聯集團的出現
非殖民化的經濟
第三世界的陣痛
歐盟的歷史
第十六章 世紀初的世界經濟
蘇聯集團的瓦解
歐盟的發展
增長的極限
參考書目

序言

隨著2001年新千年的臨近,龍多·卡梅倫覺得必須對他這部簡明概要的世界經濟史進行修訂了。然而,2000年夏季迅速惡化的健康狀況,使他無法完成這個任務。就像在第三版的修訂中他慷慨地給予我極大的信任一樣,這次他再度請我為第四版的修訂做必要的準備工作。我做的修訂,恰好在2000年12月,20世紀的末尾結束,可惜龍多再也看不到了——他在2001年1月1日去世,享年75歲。
龍多是最具有世界性的美國經濟史學家之一,作為訪問學者,他曾到過英國、法國、德國、巴西和日本,並擔任國際經濟史協會的副會長。除此以外,他指導過一些歐洲頂尖的經濟史學家的論文,包括西班牙的加布里埃爾·托爾特拉、德國的理察·蒂利和瑞士的富蘭克林·門德爾斯。在經濟史學家中,龍多以他對金融機構在促進工業化傳播中的作用的開創性研究,以及堅持認為歷史進步具有基本連續性的觀點而著稱。不過,他在這本為大學初級生和感興趣的外行所撰寫的教材中,對於技術、人口增長、自然資源和組織機構等各自的作用,保持了一個平衡的總體看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