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經濟

世界盃經濟

世界盃經濟是指每四年舉辦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帶給各國經濟的影響。影響有正面和負面影響。

2002年韓日世界盃

正面影響

高盛證券02年6月發表一份有關世界盃與經濟的報告,稱全球最富有的幾個國家足球水平也非常高。02年七大工業國中的六國均打進世界盃決賽圈,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GDP的84%,足見足球與經濟之間息息相關。
2000年高盛全球股票基金髮表的一份論文中,提到七大工業國要配合俄羅斯巴西中國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其中俄羅斯和巴西是足球強國,證明一個國家的經濟與其足球發展,是朝著同一方向前進的。
日本股市02年表現良好,反映很多人憧憬日本能借世界盃之力跳出經濟低谷。
2001年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滙豐銀行的一項分析,發現自1966年以來,捧得世界盃的國家的股票表現,跑贏全球指數達9%以上,但在這段期間,英國德國法國都是以主辦國身份贏得錦標的。
由此可見,國家經濟好的原因,是興建場館及籌備工作令經濟氣氛向好,與他們最終贏得冠軍無必然關係。
日本電通廣告公司指出,世界盃可為日本帶來3000億日元收入,如果小組賽日本隊能出線,更會帶來超過3500億日元收入。
日本的一項獨立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日本能奪得世界盃冠軍,將對當地的經濟有更大的促進作用。
韓國世界盃籌委會也指出,主辦世界盃賽事,已為國家帶來8800億韓元收入,並製造35萬個職位。

負面影響

日本和韓國牽手舉辦世界盃,被認為是促進該國經濟發展與提升國際地位的一個大好契機。不過對於一些日本人而言,事實卻並非如此。世界盃剛剛落幕,人們在清點錢包後就大叫不爽。
據“共同社”報導,九州的一家餐館表示,“足球帶來了不景氣!”南關東的一家百貨商店表示:“每逢日本隊比賽,無論是顧客數量還是銷售額都會出現前所未有的減少。”
而日本內閤府02年7月8日公布的一項6月份的景氣調查表明,正當人們熱衷於世界盃時,因為世界盃的原因,以服務業為中心的多個行業都陷入了不景氣的狀態中。內閤府分析說,世界盃給本次景氣調查帶來了負面影響。

2006年德國世界盃

股市

按照以往的慣性思維,世界盃期間因為除了北美以外的主要經濟國家都被捲入了長達一個月的足球狂潮,很多投資人尤其是散戶會降低對股市投資的關注。而且調查表明,世界盃期間媒體的轟炸嚴重影響了歐洲主要國家多數人的心理承受狀態。此時,股市和投資市場的活躍就會因投資者的熱情轉移而出現明顯的冷靜期。如此背景下,部分銀行和上市公司都打算在此期間抑制交易,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但包括高盛集團和瑞士銀行在內的多數投資諮詢公司都選擇了積極的觀點,富達投資的世界盃股市回報預測同樣非常樂觀。早在2002年世界盃前,英國《金融時報》刊登的滙豐銀行的一份分析報告就已表明:1966年以來,捧杯國的股票表現,至少超過當年全球平均指數的9%。只是進入1998年後,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才將股市變化推向了全球。摩根斯坦利集團的證券分析師得出規律:世界盃的紅牌數量與股市走勢的關係度高達98%。例如,1998年法國世界盃賽上一共有22張紅牌,該公司的全球股市指數升高超過900點。自1974年以來,統計數據表明,被趕下場的選手越多,股市上升幅度就越大。
世界盃對股市的影響,最突出的個案在2002年。當時南美正遭遇2001年開始的“阿根廷金融危機”洗劫,巴西股市也出現了危機前兆。但巴西隊的順利奪冠,為國內股市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反,阿根廷過早出局,經濟危機加劇,這個號稱“南美首富”的國家至今仍未擺脫經濟危機的噩夢。
在分析了2002年韓日世界盃以來4年的全球股市走向後,富達投資列出了本屆世界盃32強球隊所在國家股市的回報比例。同時,證券分析師也相應建議,投資者可以選擇在世界盃期間向回報率最高的烏克蘭(588%)、沙特(444%)、阿根廷(418%)、捷克(277%)和巴西(240%)投資。幾家諮詢公司都建議投資者儘量選擇第三世界的股市投資。
2006年世界盃,西歐八大經濟強國悉數入圍,加上經濟復甦最快的波蘭、捷克和克羅埃西亞,歐洲主要股票市場對世界盃期間各國的經濟走勢普遍樂觀。精彩的世界盃與黯淡的世界金融市場間重疊的可能性十分有限。德國最受歡迎的動物是熊,但6月的全球股市絕對不會是熊市。瑞銀財富預測義大利和阿根廷會進入決賽,高盛集團則看好巴西和英格蘭,富達投資對德國表示了特別關注……無論最後的贏家是誰,全球股市都不會是世界盃的輸家。

例外的中國股市

1994年世界盃於6月18日開賽,上證指數從527點跌至7月17日閉幕時的413點,跌幅達21.63%;1998年世界盃於6月10日開幕,上證指數從6月4日的1422點跌至7月12日閉幕時的1360點,跌幅為4.36%;2002年世界盃於5月31日開幕,上證指數自1515點最低下跌到1455點,雖然最後憑藉6月24日的“井噴”,至世界盃閉幕時重新回到了1700點附近,但滬深股指世界盃期間所走出的下跌走勢表明,滬深股市還是沒能逃脫世界盃的魔咒。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又於6月10日的凌晨拉開了戰幕,滬深股市一改2006年以來的強勢而走出急劇下跌的走勢。

2001年南非世界盃

南非

第19屆世界盃足球賽將於6月11日在南非舉行。有研究顯示,世界盃能為舉辦國帶來不錯的經濟收入,相關國家和受益行業的股票也有望搭上世界盃的東風。基金經理們也可能放下手中的報告,關注各支球隊的進球積分--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整個市場的交投陷入短期低迷。從歷史上來看,作為世界頂級賽事的世界盃也會對資本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世界盃舉行當月往往會有較普通月份有更低的收益率,在過去14屆世界盃舉辦的月份,僅有三次市場是上漲的,而舉辦當月的歷史平均漲幅為-1.65%。在南非電力緊缺的國情下,為保障賽事順利進行,消減工礦企業的電力供應將影響作為該國支柱產業的貴金屬礦產業的產量。此外,在南非這個足球狂熱的國度,世界盃可能會影響工人的工作效率,進而導致貴金屬產量的下滑。
目前全球學術界普遍認為,儘管全球經濟復甦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新興市場的經濟前景依然看好,整體增速將快於發達經濟體。說起新興市場,大家談論最多的是“金磚四國”,而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亞、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在內的“前景五國”(VISTA)也非常有潛力。此次南非經濟有望憑藉世界盃再上層樓,有研究預計世界盃能為舉辦國帶來不錯的經濟收入。

美國《商業周刊》日前撰文指出,南非是非洲經濟發展無可爭議的引擎,其GDP占非洲大陸的39%。金融危機給南非帶來了一些影響,失業率從2008年的22%上升到24%,但值得欣慰的是,南非經濟已經反彈。2009年末,南非經濟重新開始增長,旅遊業收入達到270億美元。而世界盃將為南非提供一個爆發的機會,儘管南非花費了26億美元修建體育場、改善交通設施以及安排開閉幕式等,但可以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

另外,金磚四國中的巴西,已經被指定為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奧運會的主辦國。高盛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巴西經濟蒸蒸日上,在最初遭到人們的嚴重質疑之後,巴西越來越被公認為是金磚四國中一個經濟基礎雄厚的成員。

英國

高盛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以英格蘭隊為對象,作了專門的研究。在把所有32支球隊的資料翻了個遍之後,奧尼爾說,雖然不看好英格蘭奪冠,但他深信,英格蘭隊在南非的表現能直接影響到英國未來一個月的國民經濟狀況。

日常消費

根據吉姆•奧尼爾的測算,球迷們要到酒吧里看球,買身新款的國家隊球衣的消費預計將達3.6億英鎊;如果在家看球的話,老舊的電視被“踢”出視線換成大螢幕的液晶電視,這一項將對經濟貢獻6.2億鎊;在自家的花園裡趁著涼風習習看球,再能大快朵頤豈也是種享受,於是僅僅是園藝家具和烤肉架也能賣出6200萬英鎊。如果英格蘭隊能從小組賽順利晉級,英國零售商就會有9.87億英鎊的進賬。如果殺入決賽,光餐飲一項英國人就要消費8.74億英鎊。

贊助商

同時對於英格蘭隊球衣的贊助商———茵寶來說,場上的球星們表演的機會越多,品牌曝光的機會也就越多,這個被耐克和愛迪達逐步侵吞市場份額的英國本土品牌十分珍惜世界盃的展示平台。目前茵寶出品的英格蘭紅色球衣頗受球迷青睞,這件價值40英鎊的球衣在不少地方均告售罄,然而目前茵寶為世界盃叫好還為時尚早,因為2008年歐洲杯英格蘭隊輸球無緣決賽圈的第二天,茵寶公司股價下滑2.3%的教訓至今仍歷歷在目。當時英格蘭隊的球衣曾遭到5鎊一件的甩賣,而且之後一年裡茵寶牌的英格蘭隊相關產品一直銷售低迷。

世界盃經濟利弊分析

就像足球是圓的一樣,主辦足球世界盃也是“圓的”,經濟收益大小難料,關鍵在於你怎么“踢”,像中國足球隊那樣“踢”,肯定沒戲。
正像體育行銷專家羅伯特·巴德和維克多·馬西森所言:主辦這樣的賽事,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負擔。借用一句俗語:從經濟角度來看,承辦世界盃,有餡餅,也有陷阱。
我們不能因為有餡餅而把它的好處無限誇大,也不能因為有陷阱而把它看得一無是處。
利好分析
大餐盛宴難以割捨巨觀微觀都有好處
一談起世界盃,人們常常用“大餐”和“盛宴”來形容,是說大牌明星雲集和激烈、刺激的足球比賽,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精神享受。
其實,承辦世界盃也會給東道主帶來一場經濟方面的盛宴,這包括巨觀層面的大餡餅和微觀層面的多個美味佳肴。
從巨觀層面看,承辦世界盃,會給東道主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和刺激東道主國經濟的發展。一項針對1954年至1998年足球世界盃的研究表明,在歷屆東道主國家中,賽事後有8個國家的經濟成長速度比之前有所提高,而有4個國家的經濟增速降低。
諸多的研究報告顯示,一個經濟上成功和組織良好的世界盃能夠對投資氣候產生積極的影響,會為東道主國民生產總值帶來0.1%-0.5%的增長。2002年韓日世界盃,為韓國產生了40億美元增值,為經濟成長貢獻了0.74%。
從微觀層面看,承辦世界盃,會給東道主商家帶來諸多的商機。主要體現為外國球迷的大量湧入和現場觀看比賽帶來的經濟收益。
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期間,有200萬外國球迷和遊客湧入,帶來近30億美元的直接收入;門票銷售收入10億美元;體育用品業、建築行業、餐飲業、傳媒業約有90億美元的收入,另外還有一些其他收入。
樂觀地說,中國舉辦世界盃對中國經濟一定會起到拉動作用,對轉播、旅遊、服裝業、零售業起到促進作用,經濟利潤至少維持在200億美元以上。更為重要的是,還會拉動一部分短期就業。
投資經濟拉動基建眼球經濟吸引廣告
無疑,中國承辦世界盃,也會對經濟發展產生正向和積極的影響。
它是一種大規模的投資經濟,韓日世界盃,韓國相關支出是10個足球體育場和環境投資,總投資4.88億美元。
在德國準備2006年世界盃期間,政府斥資60億歐元用於修建道路交通控制系統和新的體育場館。
我國承辦世界盃,最早也將是2018年的事情了,北京奧運時的交通和場館在10年後,難以完全符合需要,因此交通、場館等基礎設施的新建和維修投資不可避免,而投資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承辦世界盃也是一種聚焦性的眼球經濟,世界盃比賽是產品,現場或通過轉播觀看就是購買和消費,世界盃中重要比賽會有幾億人關注,商家們會利用這些機會展示自己的品牌或產品,贊助和廣告支出都會是天文數字。
據測算,一家企業在世界範圍內提高品牌認知度,每提高1%需要2000萬美元廣告費,但如果藉助於大型體育比賽,同樣的費用則可提高10%。
因此,中國承辦世界盃,自然會為中國企業的品牌價值提升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也有利於把中國品牌通過賽事轉播傳到全世界。
輻射作用
形成城市經濟圈提升國家軟實力
與奧運會在一個重點城市舉辦不同,世界盃的比賽往往分散在各個城市,從而形成城市經濟圈。
由於需要為大量來賓提供住宿、出行等方面的消費服務,勢必會形成一定的輻射範圍,對周邊城市的經濟也產生拉動作用。
另外,還很有可能給整個國家的旅遊甚至周邊國家的旅遊帶來好處,比如,韓日世界盃的時候,我國的旅遊業也有一定上升。
最重要的是,世界盃會提升承辦國的軟實力。
由於種種原因,西方世界了解我國的渠道有很多是非規範的,因此對我們的認識並不非常全面準確。
通過世界盃等大型賽事,外國人可以親自到中國來看看,也可以通過各種傳媒更加真實地貼近中國。這樣就會產生巨大的品牌價值,提升國家的軟實力。這個價值可能是經濟價值無法比擬的。從奧運會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風險分析
遊客規模霧裡看花來多少人難以預計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自然也沒有免費的餡餅,餡餅常常伴隨著陷阱。
對東道主經濟影響的關鍵因素,就是外國遊客的數量和質量。承辦世界性的頂級賽事,一般認為一定是匯集大規模的全球範圍的遊客,這些遊客都是有錢人,會大把地在東道主國家花錢。
然而,現實總是達不到商家的期望。2002年世界盃期間,韓國旅遊產業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只有400300人,比上年減少了12.4%。日本的主要遊客減少45%,最大的原因是海外觀眾門票銷售不活躍。
相反,2006年德國世界盃期間,遊客超過預期人數的2倍,酒店、餐飲、酒吧等行業繁榮起來,200萬名旅遊者在德國消費1億歐元。
我國承辦世界盃會有兩種可能的“陷阱”。一是客觀方面,外國遊客由於距離較遠,來中國看球的積極性不高。
二是主觀方面,強調“平安世界盃”,適當限制外國遊客進入。這兩方面都會大大弱化世界盃對中國經濟的正向推動作用,使世界盃這個大餡餅成為“大陷阱”。
消費支出水中望月股市可能相對冷清
世界盃帶來的究竟是花錢還是待購,仍然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2002年和2006年世界盃期間,中國不是東道主,出現了商店沒有人流、商業街有人流沒有客流、餐館有客流沒有錢流(買杯飲料看一下午球)的現象,假如成為東道主,大量人流去現場看球,有可能陷入“門庭冷下車馬稀”的窘境。
國際上的研究顯示:世界盃期間,由於關注點集體轉移,會帶來股市的相對冷清,因此每到世界盃期間,股市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下跌。忽視負面影響效應,就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
總之,承辦世界盃,是難以割捨的盛宴和千載難逢的商機,同時也有著“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式的陷阱,看到陷阱並且預先提防,就會化解風險。

世界盃經濟世界盃經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