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形

世界地形

世界地形,亞洲:類型多樣,是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平原多分布在大河下游,為衝擊平原。非洲:高原面積廣大,有“高原大陸”之稱,西北部稱為“低非洲”。 歐洲:冰川地貌廣泛分布,古代冰川作用。山地南、北兩側。厄爾布魯士山為歐洲最高山峰。

亞洲

1 類型多樣,是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世界地形圖世界地形圖

2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起伏大。好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位於青藏高原南側的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年輕最高大的山脈。
3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下游,為衝擊平原。

非洲

1 高原面積廣大,有“高原大陸”之稱。
2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衣索比亞高原稱為“非洲屋脊”。西北部稱為“低非洲”。
3 東部有世界陸地上最長的斷層陷落帶—東非裂谷帶,南起贊比西河口,經紅海延伸到西亞的死海和約旦河谷,由板塊張裂而成。坦噶尼喀湖為世界第二深湖。吉力馬札羅山為非洲最高峰。

歐洲

1 平原為主,平均海拔低。歐洲2/3地區是平原,在各大洲中平原面積占全洲總面積的比例最高。
2 山地南、北兩側。厄爾布魯士山為歐洲最高山峰。
3 冰川地貌廣泛分布,古代冰川作用。

北美洲

地形分為明顯的三個南北縱列帶。
1 西帶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年輕的褶皺山系。東列山帶以落基山脈為主體,落基山是北美洲氣候的重要分界線和河流的重要分水嶺。
2 東帶是古老的阿巴拉契亞山脈。
3 中帶為低高原和平原。北部從東、南、西三面向哈得孫灣傾斜,為古老的勞倫琴低高原。平原包括大平原和內陸低原兩大部分,南半部由密西西比河衝擊而成。

南美洲

1 西部有年輕高大的山系南北縱貫,高大山系以東,則是高原和平原相間分布。
2 南美洲西岸的山系,屬於科迪勒拉山系,寬度不及北美洲內的科迪勒拉山系,但高度較大。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主峰阿空加瓜山為西半球最高峰。
3 南美洲自北而南有蓋亞那高原、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
4 三大平原由三條同名的大河衝擊而成。北部是奧里諾科平原,面積較小。亞馬孫平原由亞馬孫河衝擊而成是世界最大的衝擊平原。南部是拉普拉塔平原。三大平原水系相通,相互連線。

大洋州

澳大利亞:東部是大分水嶺,海拔較高,地形峻峭,自北向南縱貫整個東部沿海,對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影響很大;大分水嶺東側為迎風坡,降水豐富,河流徑流豐富,河水注入太平洋。大分水嶺西側降水少。澳大利亞最大的河流墨累河,發源於西側,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澳大利亞中部是平原,平原上降水少,河流也很少,但地下水十分豐富。該地的地下水的補給區位於大分水嶺東側。在中部平原地勢較低處鑿井。井水可自動流出地面,成為自流井。因此也有人稱中部平原為“大自流盆地”。自流井的井水鹽度較高,不宜作灌溉用水,但可作為牲畜飲水;西部是低矮的高原,面積廣大,氣候乾旱,沙漠廣布。

南極洲

冰雪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