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圖書之都

世界圖書之都

被選為“世界圖書之都”的城市將在一年的時間裡舉辦大量與圖書有關的活動,特別是要承辦一些國際性書業組織的活動,因此,對提升該城市乃至該國在國際出版界的影響很有幫助。

基本信息

簡介

世界圖書之都(World Book Capital)每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出版商聯合會IPA)、國際書商聯合會IBF)和國際圖書館協會和機構聯合會IFLA)共同評選而出。

起源

2000年,受世界圖書與著作權日啟發,世界書都(World Book Capital)項目啟動。每年有一座獲選城市以世界書都之名慶祝和傳揚人類的圖書事業,開幕於當年的4月23日,結束於翌年的4月23日。

歷年圖書之都

布宜諾斯艾利斯聖馬丁廣場“圖書通天塔”布宜諾斯艾利斯聖馬丁廣場“圖書通天塔

2001年:西班牙馬德里

2002年:埃及亞歷山大

2003年:印度新德里

2004年:比利時安特衛普

2005年:加拿大蒙特婁

2006年:義大利杜林

2007年:哥倫比亞波哥大

200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

2009年:黎巴嫩貝魯特

2010年: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

2011年: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2012年:亞美尼亞葉里溫

2013年:泰國曼谷

2014年:奈及利亞哈科特港

2015年:韓國仁川廣域市

部分簡介

2007世界圖書之都波哥大(哥倫比亞)
波哥大是首個獲得“世界圖書之都”稱號的拉丁美洲城市,其公共圖書館的蓬勃發展是其贏得這份美譽的最重要原因。波哥大共擁有102座公共圖書館,其公共圖書館網路每年為480萬名用戶服務。令人稱道的是波哥大的LuisAngelArango圖書館,它是全球擁有最多用戶的公共圖書館,而另外三間現代化超大型圖書館也被認為擁有頂尖的客戶服務質量。同時,波哥大擁有294家出版社、619間書店,哥倫比亞有50%的書籍都在這裡誕生。

2008世界圖書之都阿姆斯特丹(荷蘭)

阿姆斯特丹當選為2008“世界圖書之都”,主要得益於其圖書推廣計畫的高質量和多樣性,其推廣計畫也產生了國際性的影響,獲得了國內外公立和私營圖書業界的積極參與。突出表達自由也是阿姆斯特丹當選的一個重要原因。阿姆斯特丹素來以言論自由而著稱,自16、17世紀開始,阿姆斯特丹就成為了那些在自己的國家被剝奪了創作自由的作家們的避難地,他們在這個和平環境中自由寫作,至今仍然如此。在當選的這一年中,阿姆斯特丹以“開卷閱讀,開闊思路”(anopenbookanopenmind)為主題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激發了人們對表達自由的討論及對話。

2009世界圖書之都貝魯特(黎巴嫩)

貝魯特努力保持其文化多樣性、對話和寬容特色是她成為2009年“世界圖書之都”的原因。貝魯特的空氣里處處瀰漫著自由的氣息,對阿拉伯世界的學者而言,這座城市就是一個自由的避風港,這裡也沒有嚴苛的新聞審核制度,言論自由備受推崇。她自由寬鬆的環境更孕育了一大批藝術家,尤其在數十年的內戰中,貝魯特本土湧現了許多優秀女性作家,改變了阿拉伯戰爭文學的格局。此外,作為阿拉伯世界公認的“印刷工廠”,貝魯特城市中的書店有著各類裝幀精美的圖書,從勵志讀物到經典名著,每位讀者都能在書店的一角淘到自己心愛的書籍。

2010世界圖書之都盧布爾雅那(斯洛維尼亞)
2008年申請世界圖書之都那一年,恰逢斯洛維尼亞寫作語言的創立者――普里莫斯特魯巴爾誕辰500周年紀念。這不僅成為該國申請的最大由頭,並最終被列入活動目錄。斯洛維尼亞有著傳統而且豐富的出版業,主要集中在盧布爾雅那。自2001年開始,該國每年出版4000多部文學作品,位列人均出版文學作品國家第三,僅次於芬蘭和冰島。國家雖小,出版商數量卻非凡,超過1800家,並且各有特色。2004年,斯洛維尼亞還公布了公共圖書借閱權,使得作者能夠根據公共圖書館借閱其作品的次數獲得補償。另外,該國每年圖書館的借閱量超過了2000萬,即平均每位居民每年借閱量為11本,其中24%的借閱者來自盧布爾雅那。

2011世界圖書之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總統府前的五月廣場

2011年,布宜諾斯艾利斯成功申請成為世界圖書之都對這座城市有著極特殊的意義,因為這一年,阿根廷歷史上對公眾自由制度最早的貢獻――《自由出版社法令和條例》生效100周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文化傳統享譽全球,不僅由於著名作家不斷對外輸出世界觀,還因為這座城市人們熱愛閱讀的習慣。自1810以來,該市的公共圖書館已經遍地開花。據說,該市的讀者並不需要出門去找書,書就會自動呈現到他們面前,因為著名國際書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出席。即使在歷史最灰暗的時期,當地人都從來都沒有失去過信念,即表達和思考的自由。此類理念促使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為世界圖書之都,也將它推向另一個超越閱讀範疇、抵達文化層面的新起點。

2012世界圖書之都葉里溫(亞美尼亞)

比希臘年輕,比羅馬年長,這是對於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的準確描述。這座公元前就有人居住的古老城市,已獲評為2012年世界圖書之都。葉里溫最大優勢在於古老,即擁有質量上乘及豐富多樣的圖書項目。該城設有檔案館、歷史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以及藏有萬幅油畫的國家畫廊。另外,馬坦納達蘭文獻手稿陳列館聞名遐邇,裡面藏有萬多本亞美尼亞古代文獻和近2000份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希臘文、拉丁文和其他文字書寫的珍貴資料,不少手稿是直接寫在經加工的羊皮上的。

意義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世界圖書之都”評選活動已對促進世界圖書出版和公眾閱讀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世界範圍內促進圖書出版及公眾閱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圖書之都”評選活動意義在於促進普及閱讀,尤其是能給年輕人和邊緣化群體閱讀帶來幫助,同時是世界圖書之都向世界展示深厚文化傳統的良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