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的問題

不是孩子的問題

本書要給大家講的親職教育的九大難題,大家可以注意到前三個題目講的是大的背景,網路時代、獨時代、富時代,這是如今教育一個突出的背景。我們既講背景又講方法,後六個題目講兒童成長特別需要重視的一些問題。

基本信息

作者:孫雲曉
《不是孩子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6-1
字數:246000
版次:1
頁數:244
印刷時間:2010-6-1
開本:16開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ISBN:9787302225645
包裝:平裝
價格:¥27.80

編輯推薦

本書要給大家講的親職教育的九大難題,大家可以注意到前三個題目講的是大的背景,網路時代、獨時代、富時代,這是如今教育一個突出的背景。我們既講背景又講方法,後六個題目講兒童成長特別需要重視的一些問題。
作為最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長,不應該生搬硬套別人的各種成功教子經驗,而只能在開闊自己視野的同時,從各個細節處慢慢地摸索適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模式。

內容簡介

生一個孩子很容易,但要養好一個孩子,卻很難。
教育是一門藝術,有規律可循,卻法無定法
作為最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長,不應該生搬硬套別人的各種成功教子經驗,而只能在開闊自己視野的同時,從各個細節處慢慢地摸索適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模式。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家長們的自我修煉過程!
其間的忍耐和痛苦,有一部分來自對孩子的期待,另一部分則來自對自我的審視。
重視期待,會讓我們覺得養育孩子是件讓人沮喪的事情,重視自我審視,雖然會讓我們重歷否認自己的苦痛,但生活還是很公平的,作為我們養大孩子的獎勵,若干年後,我們也將擁有一個更美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

孫雲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中國親職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總編輯,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1999年被國務院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教育科學研究專家。2000年:被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優秀兒童工作者標兵”稱號。2008年被評為“中國教育風雲人物”。1993年7月,他采寫的報告文學《夏令營中的較量》發表後震撼全國,引發一場社會各界參與的教育大討論,中央電視台12集專題片《改革開放20年》稱這次大討論為“教育改革的前奏曲”。1995年以來,他先後主持了“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與教育”、“向孩子學習”、“21世紀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論與實踐”、“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系列調查”等多項課題研究。尤其是他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和“十一五”規劃課題“關於少年兒童行為習慣培養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目錄

破解親職教育九大難題之一
9-1網路時代的教育挑戰
36計之1:向孩子學習,變菜鳥為老鳥/3
36計之2:父母要永遠做孩子良性發展最親密的支持者/8
36計之3:培養孩子學會選擇/16
36計之4:讓孩子體驗沒有網路的快樂生活/23
破解親職教育九大難題之二
9-2獨時代的教育需要
36計之5:變小家為大家,變獨養為群養/34
36計之6:易子而教/38
36計之7:借個孩子去旅行/42
36計之8:三代人的互動才是完整的親職教育/46
破解親職教育九大難題之三
9-3富時代的教育方法
36計之9:延遲滿足才能學會自製/54
36計之10:從國小會理財/58
36計之11:獨立者需遠行/63
36計之12:人生有目標,做事有計畫/67
破解親職教育九大難題之四
9-4不要把早期教育變成早期摧殘
36計之13:保護兒童的理性休眠期/73
36計之14:遊戲是幼兒最好的學習/77
36計之15:道德智慧型決定人生成敗/81
36計之16:提倡童言無忌/88
破解親職教育九大難題之五
9-5讓每個孩子都成功
36計之17:每個人都是天才,成功在於選擇/97
36計之18:前進一步就是成功/102
36計之19:揚長補短才會信心百倍/109
36計之20:要學會競爭,更要學會合作/115
破解親職教育九大難題之六
9-6性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
36計之21:父母關係是最重要的性教育/123
36計之22: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美好感情/129
36計之23:小鳥只有飛上藍天才知道世界有多么的遼闊/136
36計之24:關係好壞決定教育的成敗/142
破解親職教育九大難題之七
9-7兒童教育需要尊重性別差異
36計之25:男孩不宜六歲前入學/151
36計之26:教育要尊重性別差異/157
36計之27:男孩教育從運動開始/162
36計之28:母愛似水,父愛如山/167
破解親職教育九大難題之八
9-8孩子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家
36計之29:家庭的本質是愛/177
36計之30:與孩子共享晚餐好時光/182
36計之31:即使離婚也要以兒童利益為先/188
36計之32:兒童需要生活教育/193
破解親職教育九大難題之九
9-9習慣決定命運
36計之33: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好習慣/202
36計之34:兒童教育需要細節指導/205
36計之35:好習慣是訓練出來的/210
36計之36: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216
附錄Ⅰ孫雲曉答問錄
附錄Ⅱ教育節目播出電台名錄

書摘

36計之1向孩子學習,變菜鳥為老鳥
為什麼講這個話呢,這是有原因的。由於現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父母未必全部了解自己的孩子接收到什麼信息。
比方說現在的好多孩子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現在中國的小朋友終於有了喜歡的國產卡通片。那有個媽媽就很好奇啊,問她三歲半的孩子你喜歡誰啊,你喜歡成為誰啊?她做夢都想不到她三歲半的兒子說我想做紅太狼的平底鍋。這媽媽也跟著兒子看卡通片,知道灰太狼的妻子叫紅太狼。平底鍋不是個人物,而個物件。這位媽媽想問的其實是你喜歡當喜羊羊還是當灰太狼啊,是當懶羊羊還是當紅太狼呢,沒想到她孩子說我想做紅太狼的平底鍋。這時候媽媽就很擔心,我孩子怎么喜歡平底鍋,你看看奇怪不奇怪。為什麼喜歡當平底鍋呢?因為紅太狼老讓她的先生抓個羊回來吃,但這個灰太狼老抓不著,紅太狼就拿平底鍋打它的頭,平底鍋成了個打人的工具。其實就這么簡單的理由,但是因為媽媽不了解具體的深層次信息,所以才對兒子的選擇表示了擔憂。
再比方說,中央電視台兩次批評一款兒童遊戲“摩爾莊園”。誰都沒想到有很多國小生在網上抨擊中央電視台,說你們這些臭大人不讓我們玩“摩爾莊園”,難道讓我們玩“魔獸世界”嗎?你們根本不了解我們。
兒童們會在網上發起攻擊,這很多人都不會想到。所以我在我的部落格上評論說,“兒童攻擊央視,網路時代驚現新代溝”。其實我們現在對兒童非常不了解,因為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
1997年,我曾經帶一個團到巴黎開會,參加“明日青少年與媒介”國際論壇。幾百個專家形成一個共識:“在計算機時代成年人心懷恐懼疑慮重重,而青少年無所畏懼滿懷信心地往前走,信息化的時代動搖了父母和老師的權威地位。”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顛覆,是一個讓人恐慌的顛覆。當一個小小的孩子知道得比你多的時候你不感到恐慌嗎?
2000年,我開通了個人網站,2005年新浪請我開了部落格,我的部落格訪問量將近五百萬,今年新浪又請我開了微博。所以我就有很多網友,一個中學生(男孩子)跟我說,孫老師跟你說實話吧,現在的父母都是菜鳥,菜鳥就是在網路上笨手笨腳好多東西都不懂的人。我就問他,那你們是什麼鳥啊?他說我們是老鳥,我們對網路很精通所以我們是老鳥。我說我明白了,今天的時代是菜鳥教育老鳥的時代,就是懂得少的人教育懂得多的人,這肯定是有困難的。有一種理論認為,信息多的一方有可能會欺騙信息少的一方,因為反正你不懂啊。
舉個例子,什麼叫欺負或者說騙你或者嘲弄你呢?比方說有的父母批評孩子,孩子可能不和你硬頂,而是說你對你對,你們大人多對啊,你們大人都是“蛋白質”。好多父母聽不懂這個詞,蛋白質不是好東西嗎?我們人人都需要蛋白質。但實際上,“蛋白質”是青少年的網上語言,蛋是“笨蛋”的“蛋”,白是“白痴”的“白”,質是“神經質”的“質”,他罵你呢你都聽不懂。
有一次,我到天津市一個機關去講課,一位領導摸著自個兒腦袋跟我說:“孫教授,我兒子前兩天說我像唐僧,我一開始聽著還挺開心,唐僧多了不起啊,歷盡苦難終成正果呢。後來我才知道唐僧不是什麼好詞,說你是唐僧意思就是你是個超羅嗦的人。”
所以你會發現在這樣一個時代,你很可能連話都聽不懂,那更談何溝通教育呢?
我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二十多年,發現現在70%以上的中國小生認為他們在網路方面比父母懂得多。患網癮的青少年更是認為自己在網路上比父母懂得多得多。所以現在孩子可以很猖狂地跟你嚷嚷“你懂什麼”。這句話很猖狂的,我們小的時候哪敢對父母說這話呢,但事實上現在你確實就是不懂。現在孩子還有一種網路語言叫火星語,我們就更是看不懂聽不明白。這樣的一個時代必然就增加了教育的難度,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今天的父母這樣需要學習。
我們最近剛剛完成了關於青少年網路成癮方面的研究,通過這次研究也發現一個問題,即什麼樣的孩子容易網癮?父母不會上網的,父母反對孩子上網的家庭里,孩子就容易染上網癮。很奇怪,倒是父母上網很有水平,支持孩子上網並引導孩子上網的,這種家庭里的孩子卻不容易網癮,因為他的需求被滿足,他可以被引導,因此他不容易有網癮。你不讓他上他偏偏想上,你不會上網你跟他沒法交流,這種孩子容易網癮。
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是,我們要向孩子學習變菜鳥為老鳥。先拋開孩子這個問題不談,我們作為一個信息化時代的人,每個人都需要終身學習,而學習如何使用網路工具就很有必要。所以我們需要向孩子學習變菜鳥為老鳥。
我可以跟大家坦率地說,我本人雖然是一個教授,也是個作家,但是我在五年前就可以說是菜鳥。當時新浪給我打了好幾次電話說,孫教授你是教育界的名人,你是不是在我們這兒開一個部落格啊。說句真心話,五年前我對什麼叫部落格怎么弄部落格一點也不明白。後來我女兒說,老爸,挺好的,開吧,我幫你,我給你當部落格的總監。
五年前我女兒還是上海復旦大學的學生,她的大學畢業論文就是關於部落格的研究,還獲得了復旦大學優秀論文,所以她對部落格很在行。我就在我女兒的慫恿下開了,我說你可得幫助我來弄這個部落格。
P3-5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