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多得

不可多得

不可多得(bù kě duō dé):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出自 漢·王充《論衡·超奇篇》。⑥良:王良,春秋時晉國大夫,善於御馬。在薦表中,孔融盛讚禰衡有驚人的才學和記憶力,只見過一次,就能背誦,只聽到一次就能記住。曹操本想殺了禰衡,但又怕留下害賢的壞名聲,便派他去荊州勸說劉表來降,實際上是企圖借劉表之手殺他。一次,兩人參觀了東漢文字家蔡邕(yōng)寫的一塊碑文,都覺得文筆很好,書法也很漂亮,深為讚美。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詞目:不可多得

發 音:bù kě duō dé

釋 義:得:得到;獲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成語典故

出 處

漢·王充《論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典故:鈞天廣樂①,必有奇麗之觀;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激楚”、“陽阿

禰衡墓禰衡墓

”②,至妙之容,掌技者之所貪③;飛兔、騕褭④,絕足奔放⑤,良、樂之所急⑥。臣等區區⑦,敢不以聞!

——東漢·孔融《薦禰衡表》

①鈞天廣樂:天上的音樂,即仙樂。《史記·趙世家》:“趙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簡子寤。語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

②“激楚”:曲名。《楚辭·招魂》:“宮廷震驚,發‘激楚’些。”“陽阿”:舞名。《淮南子·俶真訓》:“足蹀‘陽阿’之舞。”

③掌技者:一指宮中掌管樂舞的人。

④飛兔、騕褭(yǎoniǎo):皆古駿馬名。

⑤絕足:猶言跑得最快。

⑥良:王良,春秋時晉國大夫,善於御馬。樂:伯樂,春秋秦穆公時人,善於相馬。二人事分見《呂氏春秋·審分覽·審分》及《季秋紀·精通》。急:重視。

⑦區區:區區之心,指對朝廷表示忠愛之心。

詞語辨析

示 例

這顆鑽石真可以說是~的稀世珍寶。

他是個~的人才。

天上的音樂(指仙樂),必定有新奇美麗的曲調;皇帝這裡,必定有非常珍貴的寶物。像禰衡這樣的人才,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激楚”(曲名)、“陽阿”(舞名),那極妙的曲調,是宮中掌管樂舞的人所迷戀的;飛兔、騕褭(yǎoniǎo皆古駿馬名)跑的最快,十分奔放,是王良(春秋時晉國大夫,善於御馬,御馬:駕馬)、伯樂(春秋秦穆公時人,善於相馬,相馬:觀察品評馬之優劣)所重視的。我們這些大臣對朝廷的忠愛之心,怎么能聽說不到禰衡呢?

故事背景

禰衡醉酒禰衡醉酒

為了招攬天下人才,曹操下了招賢令,並說:“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

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因此孔融向曹操先後推薦了禰衡和盛憲兩個人才。孔融在彌衡的薦表中說:“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在盛憲的薦表中說:“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但這兩人都沒有被重用。相反,曹操因為看不慣彌衡,借刀殺人,將他送給別人,最後被殺。最後 曹操也容不下孔融,找了個罪名,將孔融處死了。

“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

(出自漢·孔融《薦禰衡表》和《論盛孝章書》)

故事

東漢末年,有個名叫禰(mí ,舊讀ní )衡的著名文學家。他博學多才,善於論辨,寫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當自傲,好與人爭鬥。當時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賞他,認為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特地寫了薦表,把他推薦給漢獻帝。

在薦表中,孔融盛讚禰衡有驚人的才學和記憶力,只見過一次,就能背誦,只聽到一次就能記住。像禰衡這樣的奇才,是不可多得的。 漢獻帝什麼都要聽命於獨攬朝廷大權的曹操,便把薦表交給了他,由他去作主。曹操決定召見禰衡,但禰衡瞧不起曹操,自稱得了狂病,不肯前往,後來總算去了,但在言語之間得罪了曹操。

擊鼓罵曹擊鼓罵曹

曹操心裡冒火,便讓禰衡當鼓吏,在自己大宴賓客的時候讓他擊鼓,藉以當眾侮辱。不料,禰衡竟利用當這個差的機會,擊一陣鼓罵一陣曹操。結果,受辱的倒反是曹操。

曹操本想殺了禰衡,但又怕留下害賢的壞名聲,便派他去荊州勸說劉表來降,實際上是企圖借劉表之手殺他。

不料,劉表仰慕禰衡之名已久,把他奉為上賓,並把他當作高級顧問,每次議事或發布文告,都要徵求他的意見,他不表態便不作決定。 但是,禰衡在劉表那裡的時間也不長。日子一久,他傲慢地對待劉表,使劉表無法忍受。於是,劉表將他派到江夏太守黃祖那裡去當書記。

黃祖知道禰衡的文名很高,讓他起草文稿。不論是什麼文稿,禰衡總是一揮而成,而且總是寫得非常得體,符合黃祖的要求。為此,黃祖很看重他。

黃祖的長子黃射也是當官的。他對禰衡的文才同樣非常欣賞,常常邀禰衡遊山玩水。一次,兩人參觀了東漢文字家蔡邕(yōng)寫的一塊碑文,都覺得文筆很好,書法也很漂亮,深為讚美。

回家後,黃射懊悔當時沒有把碑文抄下來,以便細細回味。禰衡知道了他的心思後,說:“不妨事,我雖然只看了一遍,但還能記住。且讓我寫出來。”

禰衡說罷,竟憑記憶把碑文全部默寫了出來。事後,黃射派人去核對,竟然一字不差。眾人知道,都夸禰衡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一次,黃射歡宴賓客,有人在宴會上獻給他一隻鸚鵡。黃射非常喜愛,當場請禰衡作一篇關於鸚鵡的賦。禰衡略一思忖,便舉筆疾書,不一會兒把賦寫畢。這就是他的代表作《鸚鵡賦》。

儘管禰衡才學很高,記憶力驚人,但他狂妄自傲的表現沒有絲毫收斂。一天,黃祖在船上宴客,他出言不遜。黃祖數說了他幾句,他竟當眾大罵黃祖。黃祖在盛怒之下,命人將他拉上岸去處死。當時禰衡才二十五歲。 辨 析用法: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屈指可數、寥寥無幾

、出類拔萃

反義詞:比比皆是、多如牛毛

、不乏其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