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脘穴

下脘穴

下脘穴,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脈經》名下管。足太陰、任脈之會。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下動、靜脈。主治胃痛,腹脹,嘔吐,反胃,腸鳴,泄瀉,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理論基礎

出處

《靈樞·四時氣》

穴名

下脘穴下脘穴

【別名】下管。
【釋名】脘,或作“管”,指胃腑。穴近胃脘下部,故名。

【穴義】任脈的上部經水在此向下而行。
【名解】

1)下脘。下,下部也。脘,空腔,空管也。下脘名意指任脈的上部經水在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質為任脈上部經脈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則繼續循脈而下行,如同流向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下脘。下管名意與下脘同。

2)足太陰任脈之會。本穴物質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它包括任脈的冷降之液,包括脾經的冷降之液,故為足太陰任脈之會。

穴位

【定位】在上腹部正中線上,當臍上2寸處
【解剖】同水分穴。

穴性

下脘穴下脘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循任脈下行。
【功能作用】疏導水濕。
【治法】寒則通之或灸之或循經向下推按,熱則水針或瀉針出氣。

臨床治療

辯證

督脈督脈

【功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主治】腹痛,腹脹,泄瀉,嘔吐,食谷不化,痞塊
【配伍】
陷谷,有行氣和胃的作用,主治腸鳴,食谷不化。
中脘,有和中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腹堅硬脹,痞塊。
足三里,有行氣降氣,寬中醒脾的作用。主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

治療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文獻摘要】
《甲乙經》:足太陰、任脈之會。
《外台》:引孕婦不可灸。
《聚英》:穴當胃下口,小腸上口,水谷於是入焉。

多指胸腔部痞塞滿悶,而外無脹急之形。

《素問·五常政大論》:“卑監之紀,其病留滿痞塞。”亦為土郁(脾郁)之常見症候。

《景岳全書·傷寒典》:“若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滿,……乃表邪傳至胸中,未入於髒,此其將入未入猶兼乎表,是即半表半里之證,只宜以小柴胡湯之屬加枳殼之類治之。”其治法,龔廷賢《壽世保元》主張“調中,補氣血,消痞清熱,攻補兼施。”

《雜病源流犀燭·腫脹源流》:“痞滿,脾病也。本由脾氣虛,及氣鬱不能運行,心下痞塞(月真)滿,故有中氣不足、不能運化而成者,有食積而成者,有痰結而成者,有濕熱太甚而成者。虛則補其中氣,宜調中益氣湯;實則消食,宜資生丸;豁痰宜豁痰湯;除濕宜二陳湯加豬苓、澤瀉;有濕熱清熱,宜當歸拈痛湯而消導之,亦不可用峻劑,致傷元氣。”參見痞、氣痞、痰痞、實痞、虛痞等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