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

下第:科舉時代考試不中者曰下第,又稱落第。”宋王栐《燕翼詒謀錄》卷一:“開寶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撾登聞鼓,言久困場屋。”清徐士鑾《宋艷·傅會》:“魏人王山,能為詩,標韻清卓。”唐白居易《長恨歌》:“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陳三立《十月十四夜飲秦淮酒樓聞陳梅生侍御袁叔輿戶部述出都遇亂事感賦》詩:“霜月闌乾照頭白,天涯為念舊恩存。黃滔(840~911年),字文江,莆田城內前埭(今荔城區東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閩中文章初祖”。

詞語解釋

詞目:下第

拼音:xìadí

基本解釋

1. [inferior] 下等;劣等

2. [fail in an exam]∶科舉時代指殿試或鄉試沒考中

應舉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傳》

3. 又

昨下第

詳細解釋

1. 下等;劣等。

漢 王充 《論衡·程材》:“論者以儒生不曉簿書,置之於下第。”《後漢書·獻帝紀》:“試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賜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罷之。”《晉書·杜預傳》:“在官一年以後,每歲言優者一人為上第,劣者一人為下第。”《宋史·蔡幼學傳》:“帝覽之不懌, 虞允文 尤惡之。遂得下第,教授 廣德軍 。”

2. 科舉時代考試不中者曰下第,又稱落第。

唐 韋應物 《送槐廣落第歸揚州》詩:“下第常稱屈,少年心獨輕。”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一:“ 開寶 六年,下第人 徐士廉 撾登聞鼓,言久困場屋。” 清徐士鑾 《宋艷·傅會》:“ 魏 人 王山 ,能為詩,標韻清卓。因省試下第,薄游東海。”

唐代黃滔詩作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下第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黃滔

【作品體裁】五律

作品原文

下第

昨夜孤燈下,闌乾泣數行。

辭家從早歲,落第在初場。

青草湖田改,腳踏車客路忙。

何人立功業,新命到封王。

詞語注釋

下第:科舉時代考試不中者曰下第,又稱落第。唐韋應物《送槐廣落第歸揚州》詩:“下第常稱屈,少年心獨輕。”宋王栐《燕翼詒謀錄》卷一:“開寶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撾登聞鼓,言久困場屋。”清徐士鑾《宋艷·傅會》:“魏人王山,能為詩,標韻清卓。因省試下第,薄游東海。”

孤燈:孤單的燈。多喻孤單寂寞。南朝宋謝惠連《秋懷》詩:“寒商動清閨,孤燈暖幽幔。耿介繁慮積,展轉長宵半。”唐白居易《長恨歌》:“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宋陸游《山寺》詩:“古佛負牆塵漠漠,孤燈照殿雨昏昏。”明範受益王錂《尋親記·相逢》:“不眠愁對孤燈照,誰與我伴寂寥。”呂劇《李二嫂改嫁》第三場:“李二嫂眼含淚關上房門,對孤燈想往事暗暗傷心。”

闌乾:橫斜貌。三國魏曹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乾。”金史肅《宿睦村》詩:“闌乾河漢已西傾,獨坐披衣過五更。”陳三立《十月十四夜飲秦淮酒樓聞陳梅生侍御袁叔輿戶部述出都遇亂事感賦》詩:“霜月闌乾照頭白,天涯為念舊恩存。”魯迅《集外集拾遺·詩》:“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乾。”

腳踏車:謂駕一輛車。形容輕車簡從。《史記·魏公子列傳》:“今腳踏車來代之,何如哉?”唐王維《使至塞上》詩:“腳踏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作者簡介

黃滔(840~911年),字文江,莆田城內前埭(今荔城區東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閩中文章初祖”。《四庫全書》收《黃御史集》10卷,附錄1卷。黃滔出身貧寒,志向遠大。青少年時代在家鄉的東峰書堂(今廣化寺旁)苦學,唐鹹通十三年(872)北上長安求取功名,由於無人引薦屢試不第,直到唐乾寧二年(895)才考中進士。其時藩鎮割據,政局動盪,朝廷無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899),黃滔才被授予“四門博士”的閒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