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金

三點金

三點金(學名:Desmodium triflorum (L.) DC.),是一種豆科、山螞蝗屬的藥用植物,作為醫藥。又名三點金草、三腳虎、六月雪、紗帽草、斑鳩窩、品字草、三點桃、哮靈草等。 三點金能夠行氣止痛,溫經散寒,解毒。用於中暑腹痛,疝氣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關節痛,狂犬病。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平臥,高10~50厘米。莖纖細,多分枝,被開展柔毛;根莖木質。葉為羽狀三出複葉,小葉3;托葉披針形,膜質,長3~4毫米,寬1~1.5毫米,外面無毛,邊緣疏生絲狀毛;葉柄長約5毫米,被柔毛;小葉紙質,頂生小葉倒心形,倒三角形或倒卵形,長和寬約為2.5~10毫米,先端寬截平而微凹入,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白色柔毛,老時近無毛,葉脈每邊4~5條,不達葉緣;小托葉狹卵形,長0.5~0.8毫米,被柔毛;小葉柄長0.5~2毫米,被柔毛。

花單生或2~3朵簇生於葉腋;苞片狹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1.3毫米,外面散生貼伏柔毛;花梗長3~8毫米,結果時延長達13毫米,全部或頂部有開展柔毛;花萼長約3毫米,密被白色長柔毛,5深化裂,裂片狹披針形,較萼筒長;花冠紫紅色,與萼近相等,旗瓣倒心形,基部漸狹,具長瓣柄,翼瓣橢圓形,具短瓣柄,龍骨瓣略呈鐮刀形,較冀瓣長,彎曲,具長瓣柄;雄蕊二體;雌蕊長約4毫米,子房線形,多少被毛,花柱內彎,無毛。

莢果扁平,狹長圓形,略呈鐮刀狀,長5~12毫米,寬2.5毫米,腹縫線直,背縫線波狀,有莢節3~5,莢節近方形,長2~2.5毫米,被鉤狀短毛,具網脈。花、果期6~10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浙江(龍泉)、福建、江西、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台灣等省區。生於曠野草地、路旁或河邊沙土上,海拔180~570米。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太平洋群島、大洋洲和美洲熱帶地區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有解表、消食之效。

壯藥:棵沙細:全草治急性腸炎《桂藥編》。

彝藥:敏的胸:根治療大葉性肺炎《滇藥錄》。明的凶:功用同前《滇省志》。

傣藥:胡蘆茶:全草治陽痿《德傣藥》。麻倒空:治濕疹,瘙癢《傣藥志》。丹活麻囡:治感冒發燒,咳嗽,消炎,肝炎《傣醫藥》。

醫藥:全草:苦、微辛,溫。行氣止痛,溫經散寒,解毒。用於中暑腹痛,疝氣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關節痛,狂犬病。

性味歸經:苦、微辛,溫。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溫經散寒,解毒。用於中暑腹痛,疝氣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關節痛,狂犬病。

用法用量:3~5錢(鮮草0.5~1兩)。外用適量,鮮草加食鹽少許,搗爛敷患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