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絡

三焦經穴位,主治五官科疾病和上至痹痛。

三陽絡 三陽絡 sanyangluo (SJ 8)

【標準定位】

在前臂背側,手背腕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取法】

半屈肘俯掌,手背腕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指伸肌、拇長展肌、拇短伸。皮膚由橈神經發出的前臂後皮神經的屬支分布。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前臂的深筋膜,入指伸肌腱,深進經拇長展肌和深面的拇短伸肌,直達前臂骨間膜,以上諸肌由橈神經深支發出的肌支支配。

【功用】

舒筋通絡,開竅鎮痛

【主治病症】

1為肺切除手術針麻常用穴之一。
2頭面五官疾病:暴喑卒聾,齲齒牙痛
3運動系統疾病:挫閃腰痛,手臂痛不能上舉。
4其他疾病:惡寒發熱無汗,內傷,腦血管後遺症,眼病,失語。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脹,可擴散至肘部。 斜刺2.0-3.0寸,透郄門穴,前臂感覺麻脹,並向指端傳導。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配伍

1配曲池、臂臑,有行氣通絡的作用,主治手臂痛。
2配聽宮、中渚,有開竅通絡的作用,主治耳聾。
3配大椎、百會,有振奮陽氣的作用,主治嗜臥。

文獻摘要

《甲乙經》:嗜臥,身體不能動搖,大溫,三陽絡主之。
《銅人》:治耳卒聾,齒齲,暴喑不能言。
《大成》:主暴喑啞,耳聾,嗜臥,四肢不欲動搖。

研究進展

據報導三陽絡穴,對胸部手術有良好的鎮痛作用。如對二尖瓣擴張術,三陽絡透郄門,以電脈衝輸出強度較大者效果好。肺切除術,以三陽絡透郄門,對133例的針麻效應統計I、II級率為85.7%。
對21例正常人,針刺鎮痛實驗表明,血中內啡呔增高,針刺前後數值相比,有顯著差異,其含量與鎮痛效果有平行關係。針刺三陽絡穴後,測痛,血中組胺不升高,而對照組(不針刺組)測痛,則明顯升高。說明針刺三陽絡,可抑制痛刺激引起的血中組胺升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